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指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2021-05-09樊明振吴农田党予彤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甘油高密度脂蛋白

樊明振,吴农田,王 坤,党予彤,项 羽

(1.渭南市第二医院心内科,陕西渭南 714000;2.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西安 710068)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标志为心功能症状出现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下降[1]。LVEF作为反映心力衰竭的最为可靠的指标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使用[2]。最近研究发现,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指标与心力衰竭相关[3-4],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急性心力衰竭[5-6],本研究旨在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指标与LVEF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渭南市第二医院216例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LVEF≤4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并且同意纳入研究;通过渭南市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各种血液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严重肝及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家族史;近3个月内有手术史、严重创伤史。在纳入本研究的216例患者中,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在35%~45%,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35%。

1.2 临床资料收集

患者的一般信息,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吸烟指数由渭南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进行采集。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2(m2)。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LVEF数据。

1.3 血液学及血小板指标检测

患者入院禁食、水8 h后,采第2天清晨静脉血送渭南市第二医院检验科进行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酐、总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也由渭南市第二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连续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使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使用卡方(χ2)检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检测LVEF与各影响因素及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存在线性相关影响因素及血小板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校正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射血分数组心力衰竭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LVEF<35% 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肌酐、总胆红素显著高于35%≤LVEF≤45%心力衰竭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35%心力衰竭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35%≤LVEF≤45%心力衰竭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男性:49.1%(55/112)vs.50.0%(52/104),P>0.05]、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白细胞计数、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1。

表1 不同射血分数组心力衰竭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表1 不同射血分数组心力衰竭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2 Pearson简单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血小板指标及心力衰竭影响因素与LVEF的Pearson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红蛋白、肌酐、总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白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与LVEF无显著相关性(P>0.05),详见2。

表2 血小板指标及心力衰竭影响因素与LVEF的Pearson简单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2.3 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LVEF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纳入与LVEF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肌酐、总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为校正因素,在经过校正后,血小板压积与LVEF显著相关(β=0.648,P=0.008),但血小板计数与LVEF无显著相关性(β=-0.428,P=0.096),见表3。

表3 LVEF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成为目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其中心力衰竭成为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我国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目前心力衰竭有450万人[7]。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心力衰竭患者4年病死率达50%,严重心力衰竭患者1年病死率高达50%[8]。在过去40年中,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心力衰竭正在成为21世纪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9]。

本研究纳入与LVEF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肌酐、总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为校正因素,在经过校正后,血小板压积与LVEF显著相关(β=0.648,P=0.008)。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小板压积(PCT)与射血分数相关在既往研究中未曾报道,其原因仍不清楚。其原因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状态导致了血小板凝集的高凝状态,消耗大量血小板,如再生功能降低会导致血小板的降低,且衰老的血小板增多,最终导致血小板形态学的的改变。

一项42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显示,血小板计数的降低是全因病死率升高的危险因素[5]。本研究显示,经多元线性回归校正,血小板计数与LVEF呈负相关(β=-0.428),但是其统计学意义还不显著,处于临界状态(P=0.096)。随后的研究应适当扩大样本量,观察血小板计数与LVEF是否显著相关。既往研究发现在稳定性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呈显著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论是否缺血的病因[3]。本研究显示在经过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后,平均血小板体积与LVEF无显著相关性,其原因还不清楚。有研究发现平均血小板体积>9.1 fL时,其才成为心力衰竭患者反复住院的危险因素[4],故该研究结果提示,二者相关性可能存在于平均血小板体积>9.1 fL时,而对于平均血小板体积≤9.1 fL的患者,该相关性可能不能成立。研究发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0]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11]患者中,血小板分布宽度与LVEF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未能发现出二者相关性。

本研究还发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肌酐与LVEF呈负相关(β=-0.346,P=0.004),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合[12]。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力衰竭导致肾脏低灌注,从而导致肌酐下降和肾脏功能不全。第二,本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VEF呈正相关(β=0.311,P=0.04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血管粥样硬化存在保护作用,高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导致粥样硬化源性的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改善LVEF[13]。有趣的是本研究发现三酰甘油与LVEF存在负相关性,但三酰甘油与LVEF的相关性尚存争议[14-15],且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患者营养情况与LVEF显著相关,故作为反映营养状态的三酰甘油与LVEF呈正相关[16]。

总而言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小板压积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但是,未发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与LVEF存在显著相关性。

猜你喜欢

甘油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怎么办?
甘油对锂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
Auto—focus Eyeglasses
“隐身”的小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