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思维指导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

2021-05-08陈若欣

中国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设计思维创客教育创新能力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创客运动的兴起,让各行各业都以创新作为指导思想。在国内外创客实践中,设计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创新思维,并被誉为开展创客教育的最佳途径。文章提出设计思维在我国市场营销创客活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将设计思维融入创客教育实践,结合具体实践案例,进一步阐述如何利用设计思维原则进行创客教育,为创客教育模式建设和创新人才能力培养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导。

[关键词]设计思维;创客教育;创新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0.174

1 引言

新时代的今天是注重创新的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引入新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各行各业值得探讨的问题。美国作为创新强国,在全球引领了设计思维在教育行业的实践。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DT)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学院(D.School)的创业课程“DP0”(Design Project Zero)项目中被采用,该项目让学习者在90分钟内接触到整个设计周期,用不同的方法强调每位学习者的分享與体验。实践证明,通过参与设计思维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学习者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也提升了教授者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设计思维也非常适合被应用于管理、营销和新产品开发等项目中。此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者逐渐开始关注设计思维、探索设计思维的实践。设计思维作为创新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体系,为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策略及方法的指导。

2 设计思维与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创客教育的起点,也是最终目标。其核心理念在于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Dunne和Martin(2006)认为,创新教育注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外展推理相结合的过程;把限制当作有利条件而不是障碍来引导;并强调同理心,以提高对用户观点和需求的理解,并更有效地与同事合作。与大多数商科本科学生学习的传统功能领域不同,创新教育需要有用的、新颖的体验式学习方法,以培养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所需的技能。在这种学习方法中,学习和实践创新的一种方式是参与设计思维。

早在1969年Simon(1969)《人工科学》一书中就提出了设计思维的概念,该书提出的其中一个观点是人工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一定离不开人的思维。研究表明设计思维专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自信力,通过培养移情、鼓励表达观点、强化发展元认知等,最终为复杂问题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3 设计思维的教育实践

目前,众多国际著名大学成立了设计学院,以设计思维为指导思想,开设了相关课程和项目,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波茨坦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最具有教学实践意义的是世界著名设计公司IDEO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设计思维工具包;应用最多的也是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学院(D.School)开放的五阶段模型。该工具包和模型共同点是,每个环节都包含多种策略和方法,实践证明,设计思维有效培养了学习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心。此后,不少外国教育研究者借鉴该思维模型在创客教育中进行实践。有学者将设计思维模式与专业特征进行了融合,提出“提出问题、进行观察、方案可视化、具体定义、原型与测试、广泛测试”的六步骤框架,通过创新型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创新思维;还有学者将设计思维模型与教师培训相融合,培养教师的设计思维来创造性地应对教育中的复杂问题;国内学者如闫寒冰教授团队(2017)推出了设计思维工作坊,结合多年从事创客教育的经验,形成“发现问题、集思广益、设计方案、快速原型、评估修订、演进发展”六个步骤;陈鹏(2017)等从教学实施过程入手,着重培养学习者的合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依据解决方案进行创作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将设计思维五阶段模型“共情、定义、构想、原型和测试”融合到创客教育活动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张红英(2019)等学者通过各种教育实践,也纷纷认为设计思维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设计思维的过程解析

设计思维是一套创新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体系,包括分析、创造的过程以及一系列促进创新生成的技能。设计思维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当有些问题不能以理性或经济的方法来解决时,特别是当解决方案存在模糊性时,设计思维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设计思维强调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使用发现、解释和构思过程来探索或拓宽问题空间,然后使用原型设计、实验和反馈周期来细化和发展想法并缩小问题空间。斯坦福设计学院的五阶段设计思维模型主要是用于解决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学者陈鹏(2017)将共情定义成同理心,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我以外的人和事物的同感和通感。主要是让观察者能融入被观察者的真实生活中,其核心目标是了解需求,关注问题的寻找,发现要解决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定义和构想奠定基础;定义是在共情的基础上,寻找需求点进行思维加工,将问题明确化。共情强调以人为中心,定义强调小组间的合作。视觉化手段在定义阶段能更直观地体现问题,为全面把握目标群体相关信息,最佳方案是将目标用户融入共同参与讨论过程中。构想是使想法进一步具体化,提出大量的想法或可能的多种解决方案。实施头脑风暴发现问题后进行分析归纳,激发创新性解决方案的提出,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理念整合。原型是逐渐靠近用户的需求,不断创建解决方案,生成更佳的解决方案。李炎炎(2019)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提出,构建“原型”可以就地取材,以共情和定义阶段收集的用户数据为基础,模拟环境,设想初步方案,让目标群体体验浸入式的角色扮演,故事化使用场景,虚拟化使用情境,最终获得更多的情感和反馈。测试是一个完善不足的阶段,前述阶段所出现的质疑和问题在这阶段都将得到回应,通过开放式问题、观察、多元化的评价等,获得用户的反馈,不断提升产品方案。

5 设计思维融入市场营销创客教育

(1)共情:学习意义就是让学生能成为情景的一部分,深入探索设计过程的感同身受阶段。学生首先通过观看视频中专业市场调研员的调研视频,面向真实调研项目,建立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回答视频中的调研案例,调研员说了什么、调查人员观察到了什么、调研人员是怎么说的、调研人员是怎么做的等问题,全班分组讨论,探讨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并绘制同理心地图。整个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播放视频,提出学习目标。

(2)定义:学生根据上一环节得到的同理心地图,来定义视频中专业调研人员的调研行为,提出自己对视频中调研方法的使用的观点。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不同调研方法的定义。小组内展开讨论,得出所观看到的调研员使用的调研方法的优缺点,并被鼓励在全班进行观点陈述分享。这一阶段,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的形式,更加直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构思:思维方式决定成败,成果的创造性通常都在这一阶段体现。学者们纷纷认为,这一环节应该融入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能力以及不同经验的同学,用头脑风暴法来发散思维,汇聚群体智慧。本堂教学活动的构思阶段,教师首先会向同学们介绍头脑风暴的游戏规则,并给学生提供如何在小组中进行头脑风暴的列表。然后,小组成员经过头脑风暴之后得到的想法进行汇总,通过反思对比,投票选出组内的最佳方案。最后,各小组在班上分享他们的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要结合不同调研法的定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调研对象的特征等调研数据来进行方案构思。

(4)原型:学生用自己得票最高的方案,戴上VR眼镜,进入虚拟现实,或者在调研App上进行调研实践,让学生体验完整的调研过程。在学生的调研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和讨论这个方法是否合适,优点在哪儿?缺点在哪儿?如何改进?等等。

(5)测试:学生已经完成了调研方案的设计,并进行了实践调研,所得的数据可以利用SPSS检测其信度和效度。同时,通过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得到具体反馈意见,由此,学生们可以重新思考其设计的调研方案是否达成调研目标,并继续优化调研方案。

本堂课“设计调研方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将设计思维融入专业课程中,根据斯坦福大学(D.School)提出的“共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五个环节,结合市场调研理论、统计分析、调研实践,实现在真实情景中解决调研方案设计的问题。该课程分为4个课时,教师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以共享单车如何与城市共享共融为主题,并将解决该问题所涉及的文化、道德、思政等相关知识融入进来,最后学生通过调研实践,以调研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来检验调研方案的设计。整个过程符合设计思维以人(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分享。

6 对创客教育课程开发以及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建议

(1)整合课程标准,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調研方案的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一致,分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前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出既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又符合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目标。

(2)真实项目情景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项目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不但做到了学以致用,还能在合作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主观能动性和科学探究能力。

(3)以设计思维作为指导策略。新时代,学生为创新的主题,设计思维为学生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模式,通过设计思维的五个环节,学生完成了设计挑战,创新也变得更加简单;对教师来说,基本功、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能力固然重要,设计创新教学,以设计思维作为指导策略,为创客教育模式和创新教学改革提供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DUNNE D,MARTIN R.Design thinking and how it will change management education:an interview and discus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2006(5):512-523.

[2]闫寒冰,郑东芳,李笑樱.设计思维:创客教育不可或缺的使能方法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7(6).

[3]陈鹏,黄荣怀.设计思维:从创客运动到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17(9):6-12.

[4]张红英,庄君明,刘璐,等.设计思维指导下的创新型课程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00-107.

[5]李炎炎,谢海霞.设计思维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156-161.

[基金项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优秀青年学者项目“探究‘创客空间视角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模式改革”(项目编号:GDAIB2017A05);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项目“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客教育模式建设”(项目编号:GDGZ17Y020)。

[作者简介]陈若欣(1991—),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客户管理、跨境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设计思维创客教育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