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回阔别已久的自己

2021-05-08索朗卓嘎

西藏文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洛桑智化公共性

索朗卓嘎

书写者生活于哪里,哪一个世界才打开来,进入到我们眼中。

——《书写带给这个世界礼物和骚扰》 唐诺

翻阅完本期刊物的内容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期发表的很多作品都十分贴近生活,很多情节都能勾起我们对往昔的回忆,这不免让人想到书写的公共性。当写下一段文字的时候,语言文字便具有公共性的形式,若能够在任何平台上得以发表,公共性就愈加地明显,而发表后得到读者的赞同甚至共鸣,公共性则将会得到升华。作者在书写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经历与所思所想融入到文字中,构建了一个独属于自己,却也属于广大读者的世界。当我们从文字中窥见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影子,亦或在某个观念想法上与此苟同,想必这就是阅读快感的一种寻   求吧。

“有些人更有这样的文学好奇习惯,会一地一地地寻访这些了不起的书写者的昔日故居,如狄更斯、如谷崎润一郎等等,好像有些书写的奥秘以及作品的线索就收藏在这里,也确实多多少少真的如此——书写的实际环境高高低低、幸与不幸不一。”编者何其幸运,可以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可以直接感受、参与到西藏社会生活的氛围中;而广大的读者又是何其幸运,能够生活在这片国土上,在感受不同民族地区的自然风景特色的同时,更能够多渠道、多方面地了解那些与自己生活有同有异的其他民族的日常生活。本期“视线背后”栏目,将为大家带来部分优秀作品的书写亮点,一同阅读并寻找作品的共性与不同的视角。

本期“时代足音”栏目中刊载的作品《爱在家园上空》,不仅呈现了乡村脱贫致富这一主题,更是藏汉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生动事例,洛桑乡长为了村民们能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鞠躬尽瘁,放弃了调回市里的机会。他舍弃小家顾全大家,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他的大爱,不仅得到村民们的认可,也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使我最终也成为一名乡村干部,循着洛桑乡长的足迹,带领村民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小说另一条线是邱志国的故事,两条线并不是割裂的,汉族教师邱志国爱着藏族老师扎桑,这份爱深沉且又宽广,终其一生而不得。却因爱得真挚,他忍受了扎桑嫁为人妇、无私地资助她们一家的生活、最后抚养扎桑的儿子。如果邱志国的心里无大爱,怎会不计民族,不计得失地爱一个人呢。

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活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后来事物发展及变化,都作了很好的铺垫,如作为家中幼子,在发现小弟弟“没生下来就走了”时的沮丧;对遥控车的喜爱,却又不敢时常拿出来把玩的顾虑;想见而不敢去见洛桑乡长的心情等等,那种孩子的单纯、懵懂表现的恰到好处。此外,现在在西藏,这种汉藏通婚、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并不鲜见,大家不会像那时的扎桑一样被邱志国的表白给吓坏,自古以来的民族交流交往,乘着自由恋爱的风,已让这种民族融合渗入到所有人的骨血中,保不齐在读者们的身边,便有一位像邱志国一般心中有大爱   之人。

央今拉姆之前写过很多优秀的作品,是个实力派作家。《小說二题》中的南多与王莲花,更是将孩子的心理活动表现得生动有趣,做了“坏事”后的心虚、单纯的欲望,以及常常被大人们忽略后孩子复杂的内心感受,都被精准而又细致地呈现了出来。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让编者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曾几何时,我们也有过用神力改变父母的愿望,也曾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内心复杂,更在做了错事后迅速逃离现场,之后忐忑不安、提心吊胆……尘封已久的记忆重新被唤醒,方知自己已非少年时。导演侯孝贤在《最好的时光》里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

沙冒智化和他的诗很多读者并不陌生,但每一次却以不同的视角,以及愈发成熟的语言控制力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每一次的回归,都带来无尽的惊喜与感叹,作家G·K切斯特顿说:“诗人们一直对奶酪这个话题保持沉默。”然而,在沙冒智化的笔下,有柴米油盐,有杨柳依依,有那些发生着但不易被察觉,甚至被忽略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他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那些隐秘、惯性、常识,继而用诗的结构,将它们打破重组,重新定义。阅读中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咦!这个居然和我想的一样,我曾经也想到过这一点。”亦或“哇!原来这个还可以这样去理解思考。”早晨睁开眼,血液回流大脑的间隙,我们在思考什么?上班通勤的路上,我们又在关注什么?是否也和沙冒智化一般“走出晚上”“在堆满老人的脸”的公交车上观察周围?不论答案如何,这种从生活中提炼的诗句,在岁月的流逝中,你或许会忘记原句或者作者的姓名,可突然某一天,当你的生活片段、记忆与诗句重合,当你想起似乎记忆里有句诗写得刚好是当下的场景时,那便是诗人的成功。

此时此刻,作者们的文字幻化成声音,召唤着我们,在那个独属于他(她),却也属于广大读者的世界里前行,一直走,一直走,沿途有蜃楼有走马灯,在某一字里行间,找到阔别已久的自己。带上曾经的“我”,携手去向前方,去到那比我们现实更加丰富、热闹的生 活中。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

猜你喜欢

洛桑智化公共性
叉车数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电子证照重构山西道路数智化体系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沙冒智化的诗
沙冒智化的诗
我的阿妈在康定
我的阿妈在康定
《六世班禅洛桑班丹益西传》的史料价值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