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臭氧自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存活及血管修复的影响

2021-05-08夏景兆俞迪孙华珍何少一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指体断指危象

夏景兆,俞迪,孙华珍,何少一

断指再植术后的存活过程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疼痛[1]、感染和血流恢复障碍[2],这些风险给再造指体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手术技术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3],而术后的康复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现,臭氧对改善局部组织细胞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受损组织的微循环功能有很好的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讨臭氧自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存活及血管修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2019 年12 月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0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 h,排除手指不完全离断或遭受严重的挫伤者,排除合并有内分泌(甲状腺功能亢进为基础的中毒性Graves 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者(血小板减少、严重凝血病变)以及臭氧过敏者。其中男38 例,女22例;年龄 18 ~ 55 岁,平均(30.1±3.6)岁。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0 例(38指),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 15 ~ 53 岁,平均(28.7±3.1)岁;单指23 例,双指 6例,3 指1 例;断指部位拇指4 指,食指15 指,环指 10 指,中指 6 指,小指 3 指;近节损伤18 指,中节损伤20 指。对照组 30 例(36 指),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19 ~ 55 岁,平均(31.5±3.8)岁;单指25 例,双指 4 例,3 指 1 例;断指部位拇指 3 指,食指 13 指,环指 7 指,中指 8 指,小指5 指;近节损伤17 指,中节损伤19指。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两组均由同一组手外科医生手术。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静脉滴注抗生素3d;肌注罂粟碱,30mg/次,3 次/d;肌肉注射山莨菪碱注射液,50 mg/次,1 次/d ;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次,连续7 d;灯烤保持温暖,并使患者卧床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臭氧自体血疗法:采集患者上肢静脉血液100ml注入100ml无菌袋,添加抗凝剂20ml,与100ml浓度为30 g/ml 臭氧(德国卡特公司臭氧治疗仪)混合,使其臭氧化(血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将臭氧化的血液回注入患者体内,每24 小时治疗1 次,连续7 d。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断指术后存活情况[5],分为存活、基本存活及未存活。(2)观察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6]。血管危象判定标准:动脉血管危象表现为再植指体皮温较健指下降>3 ℃,颜色苍白,吻合口处放血试验结果为无出血或血流缓慢;静脉血管危象表现为再植指体出现张力性水泡,颜色暗紫,皮温下降,吻合处放血试验可见暗紫色血液流出,皮肤张力高,毛细血管指压试验阳性。(3)观察两组指体成活时间。(4)术后1 及7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指疼痛程度。(5)检测两组术后1 及7 d 白细胞计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 )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断指术后及血管危象发生情况 观察组断指术后存活35指,存活率92.11%(35/38),发生血管危象 2 指(5.26%,2/38);对照组断指术后存活29 指,存活率80.56%(29/36),发生血管危象7 指(19.44%,7/36);观察组断指术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5.46<0.05),血管危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4.31<0.05)。

2.2 指体成活时间及VSA 评分比较观察组指体成活时间(6.13±2.97)d;VAS评分术后 1 d 为(6.28±0.91)分,术后 7 d为(2.08±0.82)分。对照组指体成活时间(9.75±3.02)d;VAS 评分术后 1 d 为(6.68±0.69)分,术后 7 d 为(5.02±0.72)分。观察组指体成活时间小于对照组(=8.91,< 0.05),术后 7 d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4.72< 0.05)。

2.3 VEGF、TGF- 、PDGF 及白细胞计数水平比较 术后 1 d,两组 VEGF、TGF- 、PDGF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0.05);术后 7 d,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1 及7 d VEGF、TGF- 、PDGF 及白细胞计数水平比较

3 讨论

研究表明,对手足外伤断指再植术后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进行早期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7]。臭氧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可有效激活红细胞代谢功能,改善组织的供氧能力;臭氧还能够优化血液结构,改善血液血小板聚合能力,有助于静脉血液流通[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再植指体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指体成活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7 d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均<0.05)。表明臭氧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同时发现,发现观察组术后7 d 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0.05),提示臭氧可刺激体内白细胞的增殖,并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许多学者认为臭氧主要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38, P38 进而激活Nrf2/EpRE通路,最终促进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抗氧化作用[9]。也有观点认为臭氧治疗的机制是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白细胞吞噬,从而达到调节机体环境、增强免疫力的作用[10]。也有观点认为臭氧可提高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激活红细胞代谢,增强组织对ATP 及氧的利用[11]。

PDGF 对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趋化作用,使这些细胞迁移到创伤组织中。PDGF 也是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原,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再生,增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数量。PDGF 还可以激活体内巨噬细胞合成 VDGF,进一步促进血管生成。PDGF 在不同细胞上的趋化、激活和诱导有利于创面组织的修复,加速创面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7 d 后血清VEGF、TGF- 及PD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0.05),因此可以认为臭氧是通过上调血液中 VEGF、TGF- 及PDGF 的表达来实现血管修复的。

猜你喜欢

指体断指危象
带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体创面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性指体短缩*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甲床放血在条件不良指尖再植中的应用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疼痛控制在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微型静脉皮瓣在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