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一日病房”综合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1-05-08王春茶倪静娜朱筱丹聂桂兰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儿病房孕妇

王春茶 倪静娜 朱筱丹 聂桂兰

随着新生育政策的实施、高龄和肥胖孕妇的增加及孕期糖尿病筛查策略的转变,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正在升高。据统计,我国目前GDM发病率高达17.5%~18.9%[1]。GDM不仅增加孕妇的风险,如子痫前期、羊水过多,也使胎儿及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如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等,产伤、剖宫产、产后出血等风险也可能随之增加[2]。本研究对GDM患者实施“一日病房”综合管理,运用群-个体化管理相结合的诊疗模式,观察对GDM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改善GDM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产科建册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27~46岁,平均(31.9±3.7)岁,体质指数(kg/m2)(25.6±2.7)。对照组,年龄25~45岁,平均(32.1±3.8)岁,体质指数(kg/m2)(25.4±2.6)。OGTT:空腹血糖(5.82±1.43)mmol/L,餐后2 h血糖(12.11±3.21)mmol/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①所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②孕24~28周在产科门诊口服75 g葡萄糖进行糖耐量试验,确诊为GDM;③具有完全的认知和行为能力。(2)排除标准:①合并产科或内科其他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身高<145 cm;④年龄<20岁;⑤存在骨盆狭窄而无法进行自然分娩。(3)诊断标准:所有孕妇首诊时排除糖尿病合并妊娠(DM),在妊娠24~28周行标准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前及服糖后 1 h、2 h,3项血糖值应分别<5.1 mmol/L、10.0 mmol/L、8.5 mmol/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管理方法 对照组GDM患者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包括按孕产保健指南定期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在门诊产检过程中接受GDM的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指导,定期门诊产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常规等。观察组在GDM传统管理基础上,实施“妊娠期糖尿病一日病房”综合管理模式。采取授课、图片展示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形式,在医院给予糖尿病饮食示范餐,体验固定膳食能量标准餐的食物;个性化的运动指导;指导孕妇体重的自我监测和膳食调节方法;全程监控孕妇餐前、餐后及夜间血糖值。以提高GDM孕妇自我管理能力及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的依从性。

1.3 血糖控制标准 GDM患者妊娠期血糖应控制在餐前≤5.3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特殊情况下可测餐后1 h血糖≤7.8 mmol/L;夜间血糖≥3.3 mmol/L;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HbAlc)<5.5%。血糖控制不理想者,推荐内分泌科就诊,应用胰岛素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Medcalc(v 19.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围产儿结局比较 两组GDM孕妇共有61例发生围产儿不良结局,其中观察组14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n(%)]

3 讨论

随着孕产妇年龄增加,及对孕期糖尿病筛查的重视,GDM的检出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3],多数GDM孕妇经过科学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干预,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我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首先推荐医学营养治疗,并建议结合运动治疗、胰岛素等药物治疗,重视多学科密切合作模式[4]。近年来,各地推出以营养管理为主导的门诊综合管理模式,初见成效。而将群体和个体化管理相结合,实施“一日病房”的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干预效果,尚有待观察。

本团队对120例GDM孕妇随机连续进行“一日病房”孕期综合管理干预观察,与对照组比较母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胎膜早破、羊水异常、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无显著差异,这与徐彩炎等[5]观察结果相一致。干预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不明显,与分娩方式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关。说明随机入组的患者不受分娩方式这一基础因素的影响。观察“一日病房”干预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降低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P<0.05),而对胎儿窘迫发生率无显著影响,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3.3%,对照组达11.7%,明显高于观察组,究其原因,可能与样本数较小有关。

国外METZGER等[6]发现GDM并发症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产后出血、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危害母婴健康。国内张婵等[7]提出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管理、强化血糖监测管理、个性化追踪随访等诊疗模式,发现试验组妊娠期高血压、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较低。这些与本研究结果相似,通过群体和个体化相结合的“一日病房”孕期综合管理干预,能增强孕妇主动管理能力,提高孕妇对血糖和体重控制的依从性,从而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本研究可能存在样本量不足,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儿窘迫等的发生率虽然有所改变,但尚无统计学意义,有待更多的样本观察。

猜你喜欢

产儿病房孕妇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基于二孩政策的活产儿出生顺序与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