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2021-05-07冼家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

冼家俊

【摘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实际的教学案例着手,研究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

引 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将很难适应学生日益突出的学习和培训要求,我们要建立互联网教育平台,开发有关中等职业数学课程内容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一、整合资源,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时,一般而言,教师会在教室的黑板上通过手动绘图向学生展示,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但是中职数学立体几何的学习仅仅靠教室黑板的平面图是不够的.比如,教授“平面的基本性质”的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时候,涉及空间想象,如果教师只凭借自己画图作为教学资源向学生进行展示能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通过相应的教学视频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还是以“平面的基本性质”为例,“公理:如果一条直线上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为了更好地向学生解释这个公理,教师可以直接从网络学习平台上下载教学资源,比如其他人共享的一个制作好的视频.该视频的内容可以只是简单的一条直線,标出两点,然后不断地画平面,向学生展示,无论画多少个平面,最终只要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这样,教师用最直观的视频让学生得出最直观的结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1].

二、创设教学情境,恰当处理信息化内容

(一)教师的关注点由“教”转向“学”

教师教授的知识只有被学生接受才是有用的.教师应当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关注点应从“教”转向“学”,因为“教”是教师的行为,教师无论怎么教,其本身所掌握的知识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学”是学生的行为,学生一旦学习到了东西,就会使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增加.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教”是为了“学”,所以教学的重点不是自己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能更好地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学”.

(二)师生之间地位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二者没有谁高谁低之分,是平等的.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合理设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进去;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沿着教师的引导方向思考问题、开拓思维[2].

例如:教师在教授“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课的过程中,由公理推导出推论的过程应当是教师一步步引导着学生进行的,教学的侧重点应当在于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可以达到好的“学”的效果,虽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个公理与三个推论,但推导的过程才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善加引导,促进学生的理解.

三、分组讨论,协同合作,重视引入信息化手段

(一)合理分组

分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一:按照平时的学习小组分,这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大多数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这个方法.方法二:学生自己组队,这样的方法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彼此之间的强强结合,共同进步,但对于不想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心照不宣的放纵时刻,毫无作用.方法三:数学教师依据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直接进行分组或者在原有的班级分组基础上进行微调,这个方法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也一样适用,分好的小组因个人能力而有所差别,不以学习方式为准.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视具体情况决定分组方法.

(二)合理分工

分好组后,教师就要布置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需要先对完整的任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教师才能继续安排每个小组成员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视任务的难度决定:简单些的任务不必分工进行,争取每个人都能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自己的不足;困难一些的任务由小组成员每人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大家通力合作,分工完成.

(三)塑造学生的合作观念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小组合作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具有合作的观念.因此,教师塑造学生的协作理念和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使学生在基于在线平台的整个学习和培训过程中,花费一半的精力做更多的事情.

在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总数来拆分一项日常任务,并且由小组成员中的一部分人负责,所有日常任务应相互连接,并且一项日常任务如果要继续,则必须从上一阶段获得结果.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日常工作的不同阶段,并主动向负责日常工作的成员提供帮助,以加强学生间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四、创建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

(一)问题刺激

教师围绕着“立体几何”的重点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将题目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学生之间也可以一起交流讨论,然后得出最终结论.

比如,虽然平面的基本性质有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但在这些结果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主动进行课下研究,通过各种网络信息查找答案并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二)设疑

设疑最重要的就是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首先,问题的设立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因此,教师设立的问题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展开,不能脱离教学内容.

其次,设立的问题要有深度.学生只有在深入思考之后,才会更容易将内容记住,因为这个题目让学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他们绞尽脑汁思考才得到答案,自然会更加珍惜.

再次,设立的题目要有价值.对于不是教学的重点,只能作为课后补充的题目,教师却把它拿到了课堂上,用课堂的有限时间针对一个对课堂教学基本没有价值的题目进行讨论是很不值当的一件事[3].

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具体情况设立题目,不能超出学生能力太多,导致学生根本无法解决,这样的题目就是一个废题,它对于教学的开展并没有帮助.因此,教师在设疑的时候,可以由易到难,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渐帮助学生学会课堂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

五、以學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形成信息化学习意识

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为中职数学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信息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做到这一点,师生之间应当变换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教师通过游戏、聊天来寻找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这样可以有效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缓和、拉近彼此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改善,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心态,还能使教学氛围更和谐.学生心态改变了就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氛围也会随之变好,学生就更加愿意参与,教师教学也更加轻松,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为了更好地转变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和谐,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既要有提前根据教学内容所设计的互动环节,又要有临时发挥增加的互动内容.往往灵机一闪的环节会取得比精心设计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互动条件,把握互动节奏,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不要让好好的互动环节因为超出掌控而崩盘,设计的互动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实际.总之,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顺利地参与课堂.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还可以进行情感的互动,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默契,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在中等职业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应明确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课堂教学中情境内容的关键作用,注意协作学习的效果,并注意学习环境的设计方案,注意使用各种网络资源来教导学生.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方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小丽.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186-187.

[2]郑淑梅,林秋莲.信息技术支持的中职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2):40.

[3]徐珊珊.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中职数学教学[J].知识经济,2016(07):108.

猜你喜欢

网络学习平台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学习系统的开发与构建
网络教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学习平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