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强农

2021-05-07夏青

农经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科技创新现代农业

夏青

关键词: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科技创新是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十三五”期间,我国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十四五”之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都发出了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强烈信号。这意味着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明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科技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作用,深刻分析了科技创新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关键性地位,作出了坚持“四个面向”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为“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亟需攻克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

“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图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过70%,支撑保障粮食产量5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的水平,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十项“十三五”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并大规模应用、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新品种培育成功、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研发成功并应用、冬小麦节水新品种与配套技术集成应用、玉米籽粒机收新品种及配套技术体系集成应用、黄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组学研究利用国际领先、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重大进展、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系列新品种国际领先。

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是从2018年、2019年公开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十大引领性技术以及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一、二等奖的成果中遴选出来的。其中,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开创了水稻研究从传统遗传图谱向全基因组水平转变的先河,引领了水稻精准设计育种的新方向,攻克了水稻生产中产量与多个重要性状之间相互制约的世界性育种难题,突破了水稻超高产与高品质协同改良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奠定了我国在水稻新品种创制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是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具有世界性、革命性意义。

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则是由全国水稻各科技创新团队,选育多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超级稻新品种,年均推广面积超过1.3亿亩,有力带动了全国水稻单产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协同攻关的成功典范。

“十三五”期间,H7N9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并大规模应用,这一由禽流感疫苗研发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的高效H5/H7二价禽流感灭活疫苗,阻断了H7N9病毒从动物向人类传播,是“从动物源头控制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成功典范。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攻克了三种猪腹泻病毒疫苗创制和生产中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一针防三病”的效果,该产品累计推广应用超过6000余万头母猪,为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虫害和草害严重危害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虫蛀玉米易受真菌侵染,产生的真菌毒素危害人畜健康,影响仓储质量。2008年以来,我国转基因重大专项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研发方面,培育了瑞丰125、DBN9936、DBN9858、2A-7、CM8101和CC-2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其中,瑞丰125、DBN9936、DBN9858已经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2A-7、CM8101和CC-2已经提交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申请。专项后续还会有抗旱玉米、养分高效玉米等转基因玉米等一系列新产品问世,这些成果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籽粒。

华北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也是我国优质小麦的优势产区。但华北麦区因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是小麦生产主要限制因素。小麦体系育种专家培育出系列节水高效型品种,突破了优质品种不节水、节水品种不增产的技术难题。“冬小麦节水高产新品种选育方法及育成品种”,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中麦、石麦、衡麦、沧麦、邯麦、临麦等系列品种,具有耐旱、节水、高产、优质等优良性能,成为华北缺水地区小麦生产主导品种。

针对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程度低和技术集成度差的瓶颈问题,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在对品种、栽培、土肥、植保和机械等单项技术原始创新的基础上,集成了土壤适墒管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密度调控、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联合机械播种、芽前封闭除草、“一促四防”、机械收获、秸杆(菌核)腐解等九项核心技术,以“三高”(高产、高抗、高效)、“五化”(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规模化、标准化)为目标,在全国主产区积极开展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创建和示范推广工作,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节本增效300亿元以上。全国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7年不足20%提高到2018年53.6%,油菜机械化作业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油菜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农业的三大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认为,从世界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看,农业关键技术可归类概括为三大关键技术,一是以品种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也是农业的基础核心;二是以农业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农业信息技术,可为农业赋能;三是以智能化农机装备为代表的农业工业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工具。他指出,三大技术融合,将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认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有:动植物生命信息感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农业传感器、智能控制设备、自主作业机器人和精准作业装备;建立“实时感知、智能控制、精准作业、智慧服务”的工厂化农业技术体系,实现技术产品自主化、生产管理智慧化;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导航与精准作业技术、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技术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表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高产稳产、优质营养、高效安全、农业工业化。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源源不断地为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力,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当前,我国农业核心技术与产业化程度较低。例如,在种业方面,重要基因、重大品种、核心技术不足;在生物农药方面,传统农药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农业装备方面,更是大幅落后于发达国家。

种子是高产稳产高效的核心,种业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前沿。李家洋指出,在中国,种子技术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为40%左右(图2),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优良种子带来的增产增收效益将越来越大。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认为,生物育种最关键的是基因编辑技术,此外还有基因组筛选技术等。

朱健康表示,“十四五”提出的生物育种的政策,国家的布局都特别好。生物育种技术用好了,我国种业就能够赶超世界,就能够解决农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赵春江认为,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坚持“四个”面向。一是面向长远,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战略布局,如新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等;二是瞄准农业生产的卡脖子技术进行创新研发,如农业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等;三是瞄准农业生产重大需求和未来发展,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如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等。

罗锡文认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从生产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要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组织模式。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

科技助力特色农业发展

日前,山西印发《2021年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今年山西主要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农水集约增效工程、旱作良种攻关工程、农技集成创新工程、农机配套融合工程、绿色循环发展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品牌建设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信息化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由此,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标准体系将基本构建完成,旱作节水良种普及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全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稳定负增长。

《计划》安排,今年山西省建设高标准农田280万亩。开展退化耕地治理试点,建立示范区,探索应用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等综合技术模式提升耕地质量,示范面积达到10万亩。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在全省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面积10万亩,全省创建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面积5万亩。建设软体集雨水窖5万立方米,在全省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3万亩。

以小麦、杂粮为重点,引进选育抗旱节水新品种120个以上。在北部、中部、南部分别建立品种试验筛选基地,筛选适宜山西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抗旱节水新品种20个以上。建设旱作节水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3500亩。在山西农谷建设1200亩有机旱作农业高科技展示基地。建设14个有机旱作农业科研示范基地、27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和30个粮油增产增效示范片。

以玉米、小麦主产县为重点,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打造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在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果菜优势区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区,建设23个省级高标准病虫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示范基地,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

推进43个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立足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符合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发布一批地方标准,申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行、品牌化营销奠定基础,为全国同类型地区推广提供支撑。

枸杞作为宁夏传统产业,是宁夏的一张重要名片。中宁县是宁夏枸杞核心产区,近几年随着枸杞种植结构的改变,尤其是枸杞种植往宁夏山区靠拢,对枸杞种植技术欠缺和对新技术渴求的种植户数不胜数。为提高枸杞绿色优质高效生产,促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宁夏持续进行技术攻关,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枸杞新品种选育及杞园养蜂提质增效技术示范”课题方面,通过在核心示范区投放100箱蜜蜂,新品系坐果率达到85%以上,平均单果质量达到1.12克,亩产鲜果600公斤以上;针对枸杞苗木繁育中纯度鉴定不准确的问题,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分析母树与扦插苗之间的遗传差异,建立了快速准确的种苗纯度和真实性鉴定技术,准确率达到99.6%;布设16种配方施肥方案在示范基地,与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达到精准施肥、分区操作、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今后宁夏将继续在枸杞资源深度挖掘利用、新品种定向培育、专用品种的区域化栽培、功能基因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环境因子对枸杞生育规律、内在品质形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在强化科技创新的同時,也会加强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促进绿色生态规模化种植,实现枸杞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生产。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为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河南省西峡县依托明晰的产业结构优势,聚焦特色产业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助力脱贫攻坚‘211工程”,从河南省农科院西峡分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西峡食用菌科研中心、西峡县食用菌研究所、西峡县猕猴桃研究所及林业局、农业农村局、“果药菌”三办等涉农部门,选派20名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为科技特派员,结合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组建由120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县乡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开展猕猴桃、香菇、山茱萸特色产业科技推广、技术指导、项目攻关等服务,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已培养食用菌、猕猴桃、中药材等农村实用人才2000多人,指导升级、调整产业项目80多个,争取科技扶持资金600多万元,帮助50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摘帽。在政府引导下,西峡县已发展无公害山茱萸22万亩、猕猴桃13.5万亩、香菇产量20万吨,有30多种名优产品叫响国内外市场。山茱萸、猕猴桃、香菇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跻身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行列。数据显示,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三大特色农业年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超过80%。

生物科技变“杆”为油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秸秆通过热解液化制成的棕褐色、黏稠的生物油,点燃后红色的火焰火光四射,热浪灼人。通过木屑、稻壳、玉米秸秆和棉花秸秆等多种原料进行的热解液化试验表明,木屑产油率达60%以上,秸秆产油率达50%以上,生物油热值达到16—18兆焦/千克(图3)。

生物质在完全缺氧情况下通过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凝可以转化为一种称为生物油的初级液体燃料,产油率可达50%—60%以上,副产物焦炭和可燃气燃烧后可为热解提供热源。制成的生物油,可作为燃料直接在燃油锅炉和工业窑炉中燃烧使用,精制提炼后可作为汽车燃料使用,还可以分离提取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和变废为宝,还可以解决农民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秸秆中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成分,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如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可燃性的液体燃料(醇类、可燃性油)或其他化工原料进而使用,即为秸秆液化。

根据秸秆液化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直接液化、高温高压液化。根据液化目的不同,秸秆直接液化有两种方式:一类是反应产物保留植物纤维原料的大分子结构,主要目的是制备天然高分子材料;另一类是破坏原料的大分子结构,将植物纤维原料转化成小分子后再加以利用,如生产乙醇等。应用最多的为后一种,由秸秆生产乙醇主要包括预处理、水解和发酵三大步骤,预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热解以及生物法等破坏木质纤维素的结构,分离或脱除生物质中木质素,增加生物质的孔隙率,提高接触比表面积和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从而提高转化率。预处理后的秸秆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水解过程转化为单糖,再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将其转化为乙醇。

高温高压液化是指在高压下发生热化学反应的过程,典型的液化工艺是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300℃—500℃)以及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此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对设备耐压要求较高,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有秸秆制柴油等技术。以秸秆等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快速热解液化、加压催化液化等转化分离出碳水化合物,再经水解、发酵、转酯化过程制备生物柴油。

专家指出,将生物质转化为高热值的液体燃料,实现大规模利用一直存在诸多难题,尤其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这项技术的产业化。专家建议,应首先在原料产地将生物质规模适度地分散热解,转化为便于运输和储存的初级液体燃料,然后将各地热解得到的生物油初产品集中进行再加工,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生物质资源分散和受季节限制等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

秸秆乙醇就是典型案例之一。玉米芯废渣富含纤维素,是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极佳原料,被称作“从土地里种出的石油”。“从‘芯做起,全株利用”,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玉米芯为基础原料,实现循环利用:玉米芯首先生产出功能糖产品;生产功能糖后的废渣,被用来生产纤维素乙醇和提取木质素;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用于沼气发电,固体废物用于农民养蘑菇或生物质发电,构建了一条生物质综合利用闭合链。

通过对玉米全株各组分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公司各产品在原料、运输、生产和研发上的成本,彰显了绿色、低碳的环保优势和产品多元化优势,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植物秸秆的开发、研制和综合利用方面,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两步法”糠醛新技术工艺,改变了传统的糠醛生产工艺,将糠醛生产原料从单一的玉米芯扩大到包括玉米芯、玉米秸、棉花秸、甘蔗渣、稻壳,甚至树皮、树枝等在内的众多生物质原料。而且,该工艺生产的糠醛渣,将生物质含有的60%以上的纤维素保存完好,从而使其成为燃料乙醇(酒精)的优良原料。更为重要的是,该技术工艺使糠醛得率比传统工艺提高了15%,蒸汽消耗量节约了30%,电耗节约了15%,是典型的节能降耗技术。

一车车秸秆被输送进车间,经过清洗、粉碎、混合等一系列工序后,再被分别加工成不同的产品。其中,半纤维素可生产出糠醛、L-阿拉伯糖、木糖等;纤维素可被提取加工出纳米纤维素、生物质石墨烯、生物质燃料乙醇、可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纸浆等;而木质素则可生产出生物质炭、航空煤油、染料分散剂、沥青乳化剂、可降解塑料薄膜、电池阴极膨胀剂、建筑材料减水剂,以及乙苯等。而剩余的灰分,则可以加工成有机肥,或用作燃料等,一根秸秆被“吃干榨净”。

目前,圣泉集团在济南市章丘区的厂区,秸秆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建成,年消耗作物秸秆12万吨左右,年产1.5万吨木糖、1500吨L-阿拉伯糖、10万吨呋喃树脂。这些产品产量,均处世界前列,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9年,圣泉与多家高校院所联合攻关研发出“SQ生物溶剂法秸秆精炼一体化技术”,该技术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解决了稻草、麦秸、玉米秸秆、芦苇等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难以高效分离的全球性难题,实现三大组分高质化利用,打通生物质化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全产业链条,真正將秸秆“吃干榨净”。项目落地还将有效解决农村植物秸秆焚烧或随意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带动农民增收。

技术装备创新助力农业生产效益提升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贡献率达63%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在生鲜农产品动态保鲜与冷链物流、产地初加工、小麦制粉、低温榨油、冷却肉加工、传统食品工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制粉、榨油、榨汁、畜禽屠宰分割等关键核心装备实现从依靠引进向自主制造转变。过去十年间,我国大宗粮油产后损失由10%左右降低到6%以下,大宗果蔬产后损失由30%左右降低到25%以下,畜禽宰后损失由10%降低到8%以下;二是建立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标准法规体系。2019年国家监督抽检33大类24.4万批次食品样品,平均合格率达97.6%,为“安全、营养、美味”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围绕加工贮藏、质量安全、营养健康、智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大力发展应用基础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突破了挂面高效节能自控干燥、菜籽油高效精制、果蔬压差闪蒸组合干燥、传统肉制品绿色加工、畜禽骨全组分高值化加工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重点研发符合国民营养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接近2.4∶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7.5%,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3%(图4)。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整体跟跑向“三跑”并存转变,为农产品加工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但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关键酶制剂和配料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问题;生鲜农产品产后损耗大,缺乏绿色精准的减损保鲜技术和智能化的冷链物流技术;梯次加工技术缺乏,导致加工附加值低。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紧紧围绕农产品加工重点任务,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与基础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技术装备自立自强。

国产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具填补技术空白

土豆、红薯、山药……这些深埋在土里的块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一直靠人力挖掘收获,或半人半机械采收的方式,费时费力。近日,薯类联合收获机械技术获得突破,我国科学家自主创制成功小型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4UZL-1型,为解决薯类机械化联合收获难题、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由农业农村部南京農业机械化研究所绿色耕作与土下果实收获机械化创新团队创制的小型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4UZL-1型采用履带自走底盘,配套动力55千瓦,单垄收获,作业效率0.16—0.33公顷每小时,可一次完成挖掘、输送、去土、去残藤、清选、集薯等联合作业,填补了马铃薯、甘薯收获领域技术空白。

薯类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等。我国是薯类作物生产大国,主要薯类作物年种植面积超过1.6亿亩,尤其是马铃薯、甘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由于薯类生产机械化水平低,长期依靠人工或半机械化作业,机械化联合收获几近空白,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主要瓶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资助下,绿色耕作与土下果实收获机械化创新团队根据产业急需,在前期研发基础上,以优质、高效、低损、多功用为主攻目标,重点攻克与优化了模块化、仿形镇压限深、低损耐磨挖掘、浮动防缠绕切草、低损薯土分离、弹性摘辊式薯秧分离、可调式三段提升输送、薯块顺畅交接、薯块多通道高效分选及高度自适应低损集薯等关键技术。

据了解,该机具可根据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或甘薯,更换其相对应的专用部件来实现作物的收获,能较好地满足国内中小规模薯类生产收获需求。团队在山东德州、滕州和江苏淮安、南京等地开展的多工况田间收获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作业顺畅可靠、适应性强、收获质量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科技创新现代农业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