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提案

2021-05-06王晓兵

中国共青团 2021年5期
关键词:施暴者进校园暴力

王晓兵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其中既有施暴者和受害者的个人原因,也有家庭结构失能、学校教育缺位及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渗透等因素。校园欺凌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已成为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欺凌,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让青少年拥有预防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治理校园欺凌的根本。以往,学校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教育,大都采取班会、板报宣传等传统方式,对中、高年级学生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进一步创新预防校园欺凌的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采取微博、短视频等方式,利用学生热心关注偶像明星的心理,将国内外优秀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中有关预防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的内容编辑后加入到教学素材中;建立司法工作人员进校园长效机制,定期邀请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等专业法律人士进校园,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告知青少年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学校应建立和落实各项预防举措。对于学校来说,预防校园欺凌需要作出大量努力,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出台了若干举措,但尚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并保障落实。完善校园欺凌施暴者的惩戒制度:对屡教不改的暴力型学生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让欺凌者有所警醒。要设立校园举报制度:增设校园欺凌专门热线,并确保每一次的真实求助都能得到认真对待和回应。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并做好事后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和落实校园异常信息收集处置机制和校园安全应急机制,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力量。

引入社会力量,协助特殊家庭开展预防教育。模仿是青少年的天性,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是产生欺凌思想和滋生暴力行为的温床。近年来,由于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大量出现,父母任何一方的缺位都可能导致子女教育的缺失,这样的青少年也往往更容易遭受欺凌,或者成为欺凌行为的实施者。对于这些情况特殊的家庭,建议有条件的社区或村委会联合社会力量,借助专业机构或专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教育帮扶。在发现青少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联合专业机构,運用法律武器,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加大网络净化力度。社会大环境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网络媒体对暴力行为的错误宣传,甚至将暴力角色渲染成英雄人物,使一些青少年产生盲目崇拜的心理。更有甚者,将欺凌行为当作炫耀在社交媒体中传播,进一步加深了对受欺凌者的伤害。因此网络信息健康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应大力实施网络净化工程,对中小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站开展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暴力色情;建立网站、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室的分级制度,禁止未成年人浏览成人网站内容,防止沉溺网络暴力游戏以及进行低俗的社交网络聊天。另一方面,也要严禁手机进校园,坚决惩治和取缔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

猜你喜欢

施暴者进校园暴力
反性别暴力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我想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暴力的班长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分析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