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呼吁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建议

2021-05-06鲁曼

中国共青团 2021年5期
关键词:头像使用者身份

鲁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我国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更加便利,触游年龄呈现低龄化趨势。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大致呈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占所有上网用户的70.5%,平均年龄为23.6岁;其中,在校学生的比例最高,占所有网络游戏用户的19%。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络游戏用户的主体。尤其在疫情期间,处于居家学习的特殊状态,无数家长深切地感受到,一旦孩子深陷网络游戏的泥沼,就会无法自拔。

调研发现,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青少年的体能情况堪忧。2018年《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虽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是肥胖、视力不良等问题却较为突出,部分区域学生肥胖率超过15%。

各地因游戏沉迷导致青少年极端行为频发。青少年沉迷游戏不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些游戏中存在歪曲历史、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一些欠发达的乡镇、农村之中,很多留守儿童因父母无力管理,深深沉迷游戏之中,不免在旷课、厌学中荒废了学业,荒废了未来,令人倍感惋惜。

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近年来,一些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利用监护人手机进行疯狂充值,导致社会问题频出。虽然目前的防沉迷措施在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措施上尚存在不少漏洞。譬如,由于当前防沉迷系统都是以实名注册登录为基础,然而部分青少年玩家仍旧可以通过借用亲人手机、购买他人身份信息等方式进行注册登录,成功绕过防沉迷系统。

因此,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具体建议如下:

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登记游戏使用者动态头像信息,每次使用前都需进行信息核对。建议注册游戏账号时,必须登记注册证件者信息、实际使用者身份信息,并经证件所有者和使用者头像确认。

严格落实时间控制要求。建议监管部门建立用户身份登记及游戏时长监控平台,供游戏厂商调用并同步数据,用户在各游戏平台的总时长符合时间控制条件时,平台发挥提示和监控作用。必要时,不接入平台的游戏不得运营。

严格落实收费追踪机制。建议游戏进行中,任何一次收费都要求做动态头像认证,追踪每一笔打款出处,预防青少年过分沉迷网络游戏。

猜你喜欢

头像使用者身份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你多久换一次头像或昵称
你多久换一次头像和昵称
注意:社交头像可能会泄露你的性格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抓拍神器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