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领先者领跑 帮有志者护航 为青创者助力

2021-05-06团临海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6期
关键词:临海青创人才

团临海市委按照“人才强市”的工作導向,紧盯农村青年带头人、在外临海籍大学生、双创青年三大群体,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项目,涵养青年人才优质“生态圈”。

“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让领先者领跑

在全省率先启动“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活动,坚持“善选、善用、善管”原则,在全市选培一批素质全面、作风过硬、带动力强的乡村“好青年”,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累计选培“好青年”1407名,其中513名在2020年村级组织换届中进入“两委”班子,156名进入团组织班子。

“三张清单”善选青年。探索“公推比选”制度,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由村社“两委”、党团员、普通群众等代表组成的推选委员会,严格按照“好青年”基本清单、特长清单、底线清单“三张清单”,从热心公益、服务经济、扎根农村的青年中推选候选人,通过竞职演说、评委打分、部门资格审查等方式,择优产生“好青年”人选。

“三个角色”善用青年。选派“好青年”到信访维稳、项目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一线锻炼,参加新农学堂举办的各类主题教育、技能培训、青创实践等,提升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引导“好青年”担任好乡村服务志愿者、乡村治理参与者、乡村振兴领航者“三个角色”,积极参与村内志愿服务、重大村务协商、村内矛盾调处等,投身农业领域创新创业,带领村民致富。

“三项机制”善管青年。创新留痕纪实、双向述职、年度评议“三项机制”,建立“成长档案”,全面掌握“好青年”基本信息及成长经历,确保全程留痕、客观记录;要求“好青年”每年就乡风文明提升、乡村自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等内容,向所在镇(街道)及村内干部群众进行“双向述职”;开展“好青年”年度评议,对排名靠前的青年,在入党入团、金融信贷、资金补贴、项目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如明确村级35周岁以下的党员发展原则上从“好青年”中产生。

“青雁计划”帮有志者护航

启动“青雁计划”在外学子人才回归项目,从载体建设、实践支撑、培育机制等方面构建雁归工程体系,引导在外学子了解临海、回归临海、服务临海、建设临海。

筑巢引育青雁归。建立临海籍大学生和硕博人才信息库,共采集信息5153人,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开展对接交流。成立在外大学生联合会,建立人才联络微信群,设立人才联络站,聘请牛津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28名临海籍学生担任“引才大使”,分享推介临海政策环境,达到“以才引才”的链式效应。截至目前,已吸纳会员488名,覆盖海内外89所高校。

雁归情暖故乡行。充分利用大学生寒暑假返乡的有利时机,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岗位目录,引导在外学子及本地高校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系列活动,先后吸引近1000名大学生踊跃参与。结合大学生能为善为领域,发布城市社会议题,组建“青雁暑期实践队伍”,探索城市生活元素和文化部落,形成可视可感的调研成果6项,为在外青年了解临海、融入家乡搭建平台。

助力成长群雁飞。实施在外学子“青雁贷”计划,建立首期规模8亿元的产业科技发展基金,设立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面向临海籍在外大学生集体授信2亿元,放宽担保贷款及贴息条件,为符合要求的青年人才初创项目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联合人社局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先后前往杭州、哈尔滨等地,为用人单位输送高校毕业生300余人。打造青年人才驿站,开发“青雁云服务”中心,建立线上线下沟通联谊平台,为来临求职学生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提供人才优惠待遇和便捷服务。

“有为青年成长计划”为青创者助力

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完善“赛事挖掘—培训提升—要素帮扶”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链,建立立体孵化模式,帮助创业青年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青创赛”挖掘青创人才。连续举办7届临海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开设杭州、上海等跨城市、跨省域分赛区,深度挖掘创业项目。强化与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深度合作,打造“在沪研究+临海制造”青创新生态链条,其中2个项目负责人被评为台州市500精英领军人才。

“青创营”培育青创素养。形成培训、宣传、孵化、交流四位一体 “青创起航”新体系。打造以小微菁英学院为依托的青创培训平台,设置覆盖税务、法律、金融等领域的系统性、订单式培训课程。强化以“临海青年”为依托的宣传平台,推送青年创业说、“大潮起灵江”等青创专题栏目18期。搭建以蜂团青创空间、青创农场为依托的省级孵化平台,提供零成本创业场地和“一站式”创业服务,有效促进人才、创意、资金、市场等多维要素融合,降低创业初期风险。青创空间累计孵化企业32家,培育青创农场19家。深化以青企协为依托的交流平台,联合上海、宁波结成青企协五地发展联盟,与通化县青企协缔结协作协议,举行青创论坛、数字经济论坛等活动10余场,为临海青创发展注入新理念、新活力。

“青创帮”帮扶青创起步。构建起“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立体式服务体系。打造以“团市委干部—镇街团干—金融兼职团干”三级架构为核心的团干联企制度,实现青创企业全覆盖,其中41名金融干部兼任镇(街道)团委副书记,充分整合团组织和银行系统资源,有效地从金融信贷角度服务青年创业。设立“有为青年成长计划”专项信贷资金,推出基准利率低、还款方式灵活的“有为青年创业贷”,累计发放贷款超亿元。成立覆盖工商、税务、人社、银行等行业的“府城青春助跑团”,为青创企业提供工商注册、政策对接、项目申报、授信贷款、行政审批等“一站式”助跑服务157次。组建 “有为青年创业导师团”,建立务实、有效的“多对一”导师帮扶模式,为青创企业提供项目把脉、政策咨询、法律体检、产权保护等39项专业化服务。

猜你喜欢

临海青创人才
中信银行 向“数字青创”平台提供金融科技支持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吉林共青团:做实“青创”助振兴
唱响“创在江西”品牌
青创设计力 从澳门出发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临海不完全折腾指南
新模式外宣探析
临海变“大海”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