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合并顽固性癌性腹水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05-06

黑龙江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癌性阿帕腹水

封 梅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哈尔滨 150300)

癌性腹水属于胃癌晚期的重要并发症。阿帕替尼为中国自主研发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2)拮抗药物,这种药品在治疗胃癌以及癌性腹水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1]。探究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化疗处理晚期胃癌合并顽固性癌性腹水的具体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6日—2019年9月26日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胃癌合并顽固性癌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中女12例,男36例,平均年龄(58.94±6.45)岁。未手术者12例,手术者36例。癌症分化程度:中分化8例,低分化40例。观察组中女14例,男34例,平均年龄(59.69±2.35)岁。未手术16例,手术32例。癌症分化程度:中分化14例,低分化34例。

纳入标准:经诊断确定为晚期胃癌合并顽固性癌性腹水者、ECOG分数在0~2分、不存在化疗禁忌症、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具有可测量的肿瘤原发性病灶以及转移灶。排除标准:化疗靶向治疗禁忌症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存在显著出血倾向者、高血压疾病者、阿帕替尼禁忌症者、精神疾患、正在参加其他实验药物者。两组的基线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干预方法

患者入组之后,为其开展对症治疗。

对照组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SOX治疗:口服吉替奥胶囊(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802)。若体表面积在1.5 m2以上,则将药物剂量调节为60 mg。体表面积在1.25 m2以下,药物用量为40 mg。处于两者之间的人员,药物剂量定为50 mg,均为2次/日,连续用药2星期。疗程第1日使用奥沙利铂注射液(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203216),130 mg/m2+浓度为5%GS溶液250~500 mL,静脉输注,时间为2 h。以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0105)治疗。使用方法为餐后半小时口服,850 mg/次,1次/日。以21 d为1个疗程,受试者预计完成两周期治疗。

所有受试者在化疗期间均常规应用5-HT3受体拮抗药物和地塞米松止吐。结合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降压、保护胃黏膜、保肾、保肝治疗。化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定期测定其血压值。患者每化疗两个周期,均开展超声或CT复查1次。

1.3 观察指标

(1)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依照WHO颁布的实体瘤效果评价标准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SD)。客观有效率(RR)的计算方式为:(PR+CR)/例数×100%。疾病控制率(DCR)计算方式:(CR+PR+SD)/例数×100%。(2)分析两组干预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判定标准,评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为0~IV度。(3)分析两组的腹水疗效对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有CR 0例、PR 26例、SD 16例、PD 6例,RR为54.2%,DCR为87.5%。对照组有CR 0例、PR 14例、SD 10例、PD 24例,RR为29.2%,DCR为50.0%。观察组的RR以及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干预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有高血压18例、手足综合征16例、肝功能以及肾脏功能异常28例、蛋白尿18例、腹泻12例、呕吐20例。对照组有高血压4例、手足综合征0例、肝功能以及肾脏功能异常20例、蛋白尿6例、腹泻16例、呕吐36例。患者所表现出的反应为0~Ⅱ度,病患耐受率良好,两组的呕吐、蛋白尿、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两组的腹水疗效对比

表1 两组的腹水疗效对比

3 讨论

癌性腹水是指癌症累及到人体的腹膜原发性肿瘤或者腹膜所出现的腹腔积液[2]。倘若癌症患者出现了癌性腹水,则意味着病变已经全身扩散或局部转移,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在10%以下。临床通常使用限盐、利尿、腹腔穿刺放液、腹腔给药以及针对性治疗原发性疾病等方法。但上述方法并不能在根本上控制原发性肿瘤的进展,同时,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于癌性腹水患者使用靶向VEGF和相关受体VEGFR血管收缩制剂治疗,能够取得一定效果[3]。阿帕替尼属于小分子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药物,它可以通过特异化竞争性的方式与细胞中的VEGF-2中ATP位点相结合,阻碍下游信号转导,发挥出抑制恶性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如今,阿帕替尼已成为治疗晚期胃癌的常用药。将此药品用于晚期胃癌所引发的癌性腹水可以从抑制原发性肿瘤与腹水形成方面体现出具体效应[4]。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呕吐、蛋白尿、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腹水治疗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腹水引流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腹水控制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和国内文献研究结果相一致[5]。证明联合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但也会产生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猜你喜欢

癌性阿帕腹水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肉鸡腹水咋防治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