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脾肾论治的健脾益肾法治疗中老年女性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2021-05-06潘振亮李明国

黑龙江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漏尿肌电肌纤维

潘振亮,唐 明,李明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 附属临沂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山东 临沂 276000)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是指腹压突然增高,如咳嗽、喷嚏或用力时造成尿液不自主漏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与年龄、生育、盆腔脏器脱垂等因素有关[1],即与盆底肌的肌力减退有关,导致功能减退,尿液不自主流出。为了探索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据从脾肾论治,采用健脾益肾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中老年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年龄45~62岁,平均年龄(50.31±5.57)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3.15±0.84)年。对照组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0.86±9.03)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3.36±0.91)年。两组的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依据《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1]对就诊者做出疾病诊断及尿失禁程度诊断。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中度:腹压增加及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佩戴尿垫。重度:起立活动或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

1.3 排除标准

(1)有泌尿系合并症,如急迫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膀胱出口梗阻、膀胱逼尿肌受损严重、尿路感染。(2)伴有严重全身性疾病、肿瘤以及精神性疾病。(3)从事的工作容易造成腹部压力增大。(4)无法配合治疗或中途退出。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依据指南要求采取盆底肌训练[1]: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 s,松弛休息2~6 s,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可取站立、仰卧、坐位进行训练,训练时需排空尿液。

治疗组采取中药辨证施治:从脾肾论治,采用健脾益肾方法,自拟健脾益肾方加减。基本方:炙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5 g、甘草6 g、升麻6 g、柴胡6 g、熟地15 g、山药20 g、山萸肉20 g、益智仁30 g、乌药6 g、覆盆子30 g、桑螵蛸15 g。辨证加减,脾虚重者加芡实15 g、金樱子20 g,肾虚重者加枸杞子10 g、菟丝子20 g,伴有湿热者加瞿麦30 g、竹叶6 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记录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

1.5 观察指标

(1)1 h尿垫试验,记录尿垫的增重数量。(2)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调查患者漏尿次数、漏尿量以及漏尿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3个问题得分相加为最终得分。(3)盆底表面肌电分析及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行盆底肌筛查,记录盆底肌肌电活动情况,重点记录和观察快肌纤维、慢肌纤维的肌电活动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情况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漏尿情况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情况(g)

2.2 治疗前后ICI-Q-SF评分情况比较

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估。治疗前,两组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ICI-Q-SF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的效果更显著(P<0.01),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ICI-Q-SF评分情况

2.3 两组快慢肌纤维治疗前后肌电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快慢肌纤维电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快慢肌纤维肌电位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的提高更显著(P<0.01),见表3。

表3 快慢肌纤维治疗前后肌电变化情况 (μV)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可能与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改变有关。尿道周围的肛提肌包括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用来维持尿道的紧张度,正常情况下可以应对腹压改变,如咳嗽、打喷嚏等的影响[2],不会出现尿液的不自主流出。吕爱明等[3]对123例45~60岁女性体检者行盆底肌电检测,发现绝经后女性盆底功能较绝经前显著下降,绝经后受试者的盆底Ⅰ类肌纤维平均肌电位、Ⅱ肌纤维最大肌电位均显著低于绝经前,说明SUI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出现了明显下降。因此,《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首先推荐的治疗方案为方便易行、有效的盆底肌训练[1]。

中医药在历代文献中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很多研究。《素问·咳论》云:“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则遗溺”[4]。宋代对本病的认识更加详细,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5]中称该病为遗尿、失禁、小便失禁等,以后多以遗尿、小便失禁等称之。在病因病机方面,多数医家认为该病与女性的逐渐衰老有一定关系。中老年女性年老体弱,加之生育过多,甚至有难产病史而导致下元不固,尿液不自知流出。燕燕等认为肾虚是女子衰老的根本,脾虚是女子衰老的重要环节[6],诸多病机变化均与脾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张定法主任医师分析,喷嚏、咳嗽或运动只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的诱因,根本原因在于年老体弱,病机责于脾气亏虚、肾气不固,治疗需健脾益肾,缩尿止遗,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炙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熟地、山药、山萸肉补肾固精,升麻、柴胡升阳举陷。益智仁、乌药、覆盆子、桑螵蛸补肾固精,缩泉止遗,全方起到健脾益肾、缩尿止遗的功效。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在1 h尿垫试验、ICI-Q-SF调查问卷、快慢肌纤维的肌电位变化上均取得了显著效果(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1),说明应用中药治疗中老年女性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无论是在主观症状上还是客观指标上均有良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漏尿肌电肌纤维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