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2021-05-04周文欣

关键词:模因论英语阅读教学

周文欣

摘要:根据模因论的观点,语言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将语言中的各种模因(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等)更好地复制、模仿和使用的过程。基于模因论的Down the Rabbit Hole一课阅读教学设计,在模因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促进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关键词:模因论;语言模因;英语阅读教学

一、模因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近年来,模因论逐渐被应用于英语教学。这一理论的提出者理查德·道金斯认为,任何东西只要能通过模仿实现传播,就可以看作模因。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传播一般包括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transmission)4个阶段。

根据模因论的观点,不但语言本身是一种模因,构成语言的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甚至篇章等可以通过模仿实现复制和传播的元素,都可以称之为模因。语言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复制、模仿和使用语言中的各种模因的过程。基于模因论的指引,我们可以将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分为4个阶段:教师的导入和讲解,将各种模因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接触和关注文本,即模因同化阶段;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即模因记忆阶段;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即模因表达阶段;最后,学生标准、地道的口语表达被大家广泛接受,并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错误的表达则被大家舍弃或遗忘,即模因传播阶段。

二、基于模因论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下面,笔者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Reading板块Down the Rabbit Hole一课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基于模因论设计英语阅读教学。

(一)模因同化阶段:了解梗概,熟悉词汇

模因同化阶段即模因进入宿主视野、引发宿主关注的阶段。因此,该阶段首先要将各种模因展示给学生。

本课中,需要同化的模因主要包括Down the Rabbit Hole的故事梗概以及本课词汇等语言知识。因此,笔者借助多种呈现手段,促进上述模因的同化。导入环节,笔者通过PPT展示一些经典童话故事的图片,最后提出两个问题:

(1)Can you talk about the famous stories you have read recently in the Reading Club?

(2)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fairy tale? Say as much as you can.

图片的视觉刺激唤起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已有知识,调动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两个简单的问题,拉近师生的距离,完成对标题模因的同化。

接下来,笔者播放原版卡通电影Alice in Wonderland(《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与文本对应的故事片段,时间大约是4分钟。学生观看原版卡通电影,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加深了对故事梗概的了解,同化了文本大意模因。

另外,学生要想快速进入阅读,还需要完成对本课新词模因的同化。本课新词包括:through、notice、hole、fall、hit、lock和alone等。笔者创建相关语境,利用PPT出示恰当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新词的含义。词语讲解完后,再配合合适的练习(如表1所示),促进学生对词语模因的同化。

(二)模因记忆阶段:理解内涵,掌握语法

完成模因同化后,便要进入模因记忆阶段。该阶段要求学生通过练习、训练、理解和掌握,在大脑中强化记忆各种模因。这一阶段涉及的模因包括故事大意以及一般过去式时态等语法知识。

为了实现模因记忆阶段的教学目标,笔者设计3个学习任务,分别是:

(1)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2)精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将文中出现的活动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排列;

(3)精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回答问题。

为了促进模因的记忆,笔者还设计了模仿配音练习:将印有原版电影中爱丽丝和兔子对白的小纸片发给每一位学生,然后逐句播放视频,让学生模仿跟读,然后请全体男生扮演兔子,全体女生扮演爱丽丝,配合对话。练习中提醒和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模仿原版电影中演员的语音和语调。

模因记忆时间的长短与重复的频率高低密切相关。因此,本部分设计跟读、模仿练习强化模因的记忆,加强学生对故事内容、动词过去式、介词搭配等的理解和掌握。

(三)模因表达阶段:训练表达,对话交流

模因表达阶段,模因要从宿主的记忆当中释放出来被他人感知,这样才有可能传递给其他个体。此阶段,学生主要完成口语表达。

在完成了视听、阅读和跟读模仿等输入练习后,主要教学任务将转向语言的输出练习——口语表达。因此,笔者创建语境,让学生3人一组,每组中1人扮演爱丽丝,1人扮演兔子,另外1人作为旁白。同时,笔者将下页图1所示内容显示在PPT上,提示学生对话交流。

模因表达阶段,要鼓励学生适当发挥,不必拘泥于原有的表达方式。

(四)模因传播阶段:复述故事,演绎情境

模因传播阶段,学生将灵活表达,借助听众的反应或反馈,来判断自己的表达是否正确,进而修正自己的错误表达,传播自己的正确表达。

笔者在本部分设计了兩个练习——复述故事和演绎情境。复述故事是让学生凭借记忆表达故事内容,方便检验课堂学习效果。演绎情境则要求学生综合本课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让听、说、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自然实现模因的强化。

1.复述故事。

笔者将下页表2所示的内容显示在PPT上,请学生按照提示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2.演绎情境。

情境演绎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想爱丽丝在洞里遇到了她的两个好朋友,她们3人会开展的对话。学生同样是以3人小组为单位来练习。情境演绎之后,笔者用以下的内容结束并升华本节课:

What happened next? Did Alice get to the lovely garden? You know you can surely have your own dreams. You can decide where it goes from here. So listen to your heart. Although distant dreams are not real, our hearts are true. If we really want, nothing will stop us. So just be yourself. Keep your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模因论指导阅读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对模因的同化和记忆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设计的各个活动应适合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另外,结合模因的传播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尾设计拓展活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自身的语言知识,或者补充一些贴近生活的实用知识,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 陳玉红.模因论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J].外语教育,2009(00).

[3]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 2005(6).

[4] 李执桃.模因与商务英语写作[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5] 徐欢欢.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

[6] 杨卫亮.模因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发[J].科技信息,2009(1).

[7] 张应亮,杨爱军.模因论对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5).

[8] 刘慧,姜佳丽.基于语言模因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

[9] 周园.语言强模因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7).

[10] 郭春芳.模因论视域下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20(15).

猜你喜欢

模因论英语阅读教学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的模因解读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探析普通私立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困境及对策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