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下高职学生绿色创业教育实证研究

2021-05-04孙静

商业文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院校

孙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双创”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跳出按步就业的固定模式,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部分高职院校因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对社会发展需求理解不透彻等因素影响,在培养大学生树立绿色创业意识方面存在欠缺。因此,高职院校亟需探寻绿色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带头人。

绿色创业与绿色创业教育概述

绿色创业内涵

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工业化体系在世界各国的盛行,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容忽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20世纪末加入到绿色创业的研究中。学者Schaltegger 认为,狭义上的绿色创业是指企业为了追求成本、创新或者营销方面的优势而实施的绿色化创业模式,广义上的绿色创业是指一种基于环境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有创新性、由个体推动的市场导向型价值创造模式[1]。 本文所研究的绿色创业是创业者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目标,不断开发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追求企业核心运营最优化。

绿色创业教育内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中国在绿色创业研究方面还属于一个新兴的阶段,学者们在实际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绿色创业和绿色创业者的研究指标、绿色创业绩效是否具备可持续导向以及绿色创业的阻力和动力分析。通常来说,绿色创业教育的内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指引导大学生从事低碳环保、高科技、可循环、农业类的创业实践活动,而广义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创业教育[2]。本文所探讨的绿色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绿色创业知识与技能、做好绿色创业自我评估、树立绿色价值取向,真正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高职学生绿色创业的综合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调研基本情况

为更好地掌握高职学生对绿色创业的认知程度,笔者选取了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近年毕业生和部分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4年已经开展SIYB创业培训,目前已形成了独特的“一二三四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本次调研共回收调查问卷350份,其中男性受访对象198人,占比56.57%,女性受访对象152人,占比43.43%。调研对象年龄在19-25岁占比93.71%,理工类学生占比53.14%。正在创业的学生占比14.29%,有创业打算的学生占比34%。调查问卷共设置35道选择题,其中32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问卷主要从高职学生对绿色创业的初步认识、绿色创业的自我评估、绿色创业者特点、绿色创业的意向以及外部环境评估等五个方面展开调研。

高职学生开展绿色创业面临的困境

1.部分高职学生对绿色创业认识存在不足,绿色创业意愿度较低。笔者在分析调查问卷中发现,64.29%的学生对绿色创业概念停留在新能源产品、可再生资源产品等狭义认识上;在绿色创业者特质调研中,仅有33.4%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思辨能力,37.43%的学生表示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67.71%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责任风险低、回报低的创业项目。总体来说,部分高职学生对企业发展遵循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链认识不到位,呈现绿色创业意愿度较低的局面。但78.57%的学生表示愿意为环保事业做奉献,这为后期开展绿色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2.高职院校绿色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94.43%的受访学生表示,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自己对绿色创业政策知之甚少;61.43%的受访学生表示参与了绿色创业宣传活动,但缺少绿色创业实践方面的专业指导;78.18%的受访学生表示,绿色创业需要资金投入、学校系统指导、政府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支持。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在绿色创业的课堂教学开发和创新、绿色创业的课内外专项指导、创业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绿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不完善。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高职学生绿色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高职学生绿色创业教育体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筑以学校绿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主导,政府、行业、企业协同推进的“一体三翼”型多元育人体系,营造良好的绿色创业氛围。

搭建高职院校绿色创业教育课程结构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导向、社会公益导向以及环境保护导向,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一是围绕绿色创业课程做好顶层设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推动创业课程教学改革,采用体验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将绿色创业知识、理念巧妙运用在创业基础课教学上来,融入到专业课程、公共课程体系中,以提高课程育人效果;对照绿色创业培养需求,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构绿色创业模拟培训的新框架。创业教师依托绿色创业管理理论,对SYIB课程结构进行功能化设计,为学生搭建“理念、知识、技能和行动”的创业框架。三是打造绿色创业第二课堂。高职院校及时出台创业奖励实施方案,组织学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类生态环保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绿色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孵化平台,激发学生的绿色创业积极性。四是打通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通道。高职院校定期开展绿色创业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确保教师的绿色教育理念跟上时代步伐。同时邀请企业家、生态领域专家来校担任创业导师,校企合作共建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创業师资队伍,为高职学生开展绿色创业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共建“政校行企”绿色创业协同育人平台

可持续创业教育应实现学校、企业、社会等多种力量的结合,在高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政策、人才、资金、硬件设施上探索有利于课程完善和学习效果提升的优化模式和解决对策。[3]一是政府加大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创业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创业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立项审批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营造良好的绿色创业经营环境。二是整合政校行企多方资源,共建“绿色创业协调育人中心”、“绿色创业高校联盟”等机构,协同打造绿色、开放创客空间,为高职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三是高职院校积极搭建校内校外“绿色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共建人才培养目标、共建绿色创业课程、共建创业资金池、共建优秀行业企业导师资源库,提高学生的绿色创业实践能力。

树立良好的绿色创业校园风尚

高职院校大力宣传“新发展理念”的导向性政策,积极引导学校师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对优秀获奖项目进行扶持、孵化;组建大学生绿色创业社团或者协会,选聘创业教师指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实施方案、开展模拟创业活动;邀请企业家、优秀创业校友开展创业宣讲活动,展示最新的绿色创业产品和服务理念,阐释创业者在创业中所体现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確的绿色创业导向;带领学生深入到生态示范园区进行调研学习,了解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作过程及生态经济效益,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绿色创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绿色创业素养。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Schaltegger,S.A Framework for Ecopreneurship: Leading bioneer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rs to ecopreneurship[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2002(38)

[2] 谢建召,宋超,陈淑娇.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初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20(2):106.

[3] 李华晶.绿色创业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40.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院校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用心处事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