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5-01杨书览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12期

杨书览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和难点。与其它知识相比,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积累,很多学生因没有什么生活经验而缺少写作素材,再加上词汇量匮乏,所以在写作时经常会感到茫然无措,于是逐渐丧失对写作的兴趣。尽管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作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打破固有的写作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整合写作素材,奠定作文教学的基础

很多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内容空洞,根本上还是因为没有写作素材,只能“东拼西凑”地勉强写完。其实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灵感来源,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体会生活,随身携带纸笔,遇到有意思的人与事、美丽的风景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让生活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当生活事件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自然就不会无话可写。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增加阅读量,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并坚持写阅读笔记;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整理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在班级中展览,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教师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郊游、采访革命老人、探访养老院、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眼界。以上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其实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与写作的密切联系,从而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将写作当成一种精神享受。

二、善用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这也是写作教学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景物描写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在没有身临其境的情况下,仅凭回忆和想象很难写出生动鲜活的文字。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出风景的画面,学生在观看了图片和视频后,就可以把景物写得更加详细和真实。比如,在以“旅游出行”作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短视频的方式播放九寨沟的风景,尤其是去过九寨沟旅游的学生,内心的体验更加丰富,写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九寨沟,我会说‘神奇’。它的神奇之处就在我的脚下——由木板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一路延伸,小路的两旁是高大、舒展的树木,在风中摇摆的枝条仿佛对我挥手。空气湿润,空气中是泥土的芬芳,青翠的草地像是被清晨的露水洗刷过,干净得没有一点尘土。天空中是大片厚重的,如棉花糖一样的白云,让我想咬一口……”尽管学生的文笔有限,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并没有体现出丰富的情感,但已经很生动了。可见,多媒体技术对于学生写作是有巨大帮助的,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更有代入感,写出的文字格外真实,弥补了学生在认知、阅历上的不足。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改编文本

小学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教学中教师不可急于求成,应遵循“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从简单的模仿与文本改编开始,先对写作有一个直观的感知,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也可以引入教材之外的文本让学生改写和改编,在写作教学之初,可以先讓学生改编文本的某个段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遇到的小鱼、小乌龟的经历续写新的故事情节,如果学生没有头绪,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比如小蝌蚪在找到真正的妈妈之前,又将哪个动物误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学生不需要构思太多情节,只需要根据之前的文本内容仿写。有的学生写道: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继续游啊游,找啊找,终于找到一个身体是绿色,眼睛大大的家伙。小蝌蚪们追上去叫妈妈,没想到这个大家伙是一只大蜥蜴。大蜥蜴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会呱呱叫。”这种改编实际上就是对文本的扩充,尽管简单,但是却让学生理解、掌握了故事的发展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运用文字的能力。

四、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教学

1.设计教学流程

写作之前,学生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思路,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为什么这么写。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写作框架,这样在真正落笔时,只需要往框架里填内容,极大地降低了写作难度。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围绕主题再划分段落,确定每个段落的内容,为学生构建写作框架。比如,在教学时“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师可在思维导图中确立写作的关键词“桑葚树”,围绕关键词把作文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写桑葚树的外观;第二段举例说明为什么桑葚树是“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而举例的部分,又可以分为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三段则是感情的抒发和主题的升华。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从一个关键词出发,构建写作框架,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加强细节描写

细节往往是一篇作文中的“点睛之笔”,细节描写不到位,文章的重点就不突出,整篇文章便显得黯然失色,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少对细节的描写。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分解和细化情节。比如,以“那次玩得真开心”为主题练习写作,作为一篇记叙文,细节描写十分重要,教师可以用“游乐园一日游”这件事为例,在思维导图中先列出游乐园的整体布局、特点和各种琳琅满目的项目,然后抓住某个游乐项目作为重点描写的内容,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项目的特色与玩这个项目时的感受,即细节。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细节”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细节描写。

3.优化文字表达方式

写作可以检验学生运用文字和组织文字的能力,只有学会运用修辞方法,才能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罗列出常用的描写事物、景物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比如,以植物园为主题进行写作,描写植物可以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让文字更加生动,使文章充满灵性和创意。而想象又是小学生的优势,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会让作文提档升格,增加文章的美感。

小学生之所以写作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生活阅历,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不强,没有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所以作文中缺少真情实感,内容空洞。写作兴趣的培养与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写作技巧,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创新能力,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挖掘写作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