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经验的小学写作教学探究

2021-05-01陈园园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作文活动

陈园园

充分挖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设计写作训练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小学写作教学方法。教师在构建小学写作课堂时,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写作能力,采用适合学生的写作指导方法。小学阶段的很多写作主题都和生活有紧密关联,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进行更多有效的观察,并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保证更顺利地开展写作训练,促进学生写出优质习作,高效实现写作教学的预设目标。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这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积攒大量生活化的写作素材。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用敏锐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教师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通过这种简单直观的写作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为了让学生逐渐适应写作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并且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方法。教师要创设灵活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记录自己看到的有趣的内容。写日记可以降低写作难度,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写观察日记”时,教师可以设计明确的观察任务。写作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学生认识生活、获取写作素材的常用方法。教师在平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良好习惯,学生会由此慢慢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循序渐进地写出质量更高的文章。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有了亲身经历,学生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才能在作文中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组织实践活动,拓宽写作课堂的教学空间,带给学生更加多元的学习体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写作训练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的生活实践活动。教师不仅要在课内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也要鼓励学生积极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周末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也可以在家中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也能引发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思考,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组织实践活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写作主题。比如以“生活万花筒”这一主题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彩的生活”等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生活中有趣的画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五光十色。又如,在重大节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些活动能引发学生的很多感受,锻炼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生活的感悟也较少,这是造成他们写作时缺乏真情实感或文章内容空洞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逐渐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教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看到优美的风景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捕捉欣赏风景时的情感,把真实的心情和感受写出来。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尤其是从生活出发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联想,提供更多生活化的写作素材。但丰富生活经验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稳步推进这种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写作训练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为积累写作素材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或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都装进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有了这些真实的活动经历后,学生自然会产生一些感想。比如,有的学生发现了植物的生长虽然很慢,但是每天悉心照料它,看着它细微的变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会在今后的作文中更好地表达自己,写出质量更高、可读性更强的作文。

四、锻炼学生描写生活的能力

随着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积累的逐渐增多,教师要不断发展学生描写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利用合适的表达方法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循序渐进地设计训练内容。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段落的写作,用一段话描述一件事情或者呈现某个场景。待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后,再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比如完整记录一件事,交代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等。教师设计由易到难的教学活动,学生适应起来更加轻松,更容易找到写作的切入点。这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能获得良好的写作训练效果。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逐渐发展学生描寫生活的能力。可以不做过多的限制,题目可以自拟,体裁可以自定,内容可以自选,但要做到形式多样,取材生活化,语言生动,让作文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随后,教师再结合相应的写作训练主题,提出明确的写作要求。例如,在以“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拟题目,自己选定写作方向,以任何自己能想到的方式阐述如何让生活更加美好。学生可以提出建议,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即可。这样的写作训练,能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写作时体会到更多乐趣。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作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