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地图符号表示方法

2021-04-29张寒梅陈重远廖作民廖小韵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符号化画法山水画

张寒梅,陈重远,廖作民,廖小韵

(1.湖北省地图院,湖北 武汉 430071)

地图符号包括各种不同形状、尺寸、颜色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地图所承载的各种时空及社会信息等主要通过地图符号来表达。远古时期人们用简单稚朴的线条、图形、符号等记事,这些图形符号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和生活环境的概括和抽象,而这些最早描绘当地山川地物的图形符号绘制在一起逐渐演变成“地图”[1]。地图上的图形符号,只有尽可能的反映地物的外形和特征,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地物才能利于使用地图,所以,中国古地图符号最大特点就是象形。

本文通过研究战国到清朝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地图、相关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后,认为中国古代地图符号的表示方法可以分为山水画法、抽象画法、符号化三种形式。地图符号的山水画法、抽象画法采用的都是中国古代地图的传统形象画法,即类似中国画的山水画法。这两种地图符号并不能完全的区分开。将地图符号传统形象画法分成山水画法和抽象画法,是为了能更好的说明古地图符号的演进和延续。

1 中国古地图符号山水画法

古人绘制地图,往往追求艺术性和直观性,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进行绘制。中国古地图有很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法,形象地将地物地貌展现在图上,形成亦画亦图的山水画地图[2-3],记录地理环境。如东汉时期的《宁城图》采用鸟瞰的表现技巧,用绘画的手法将街巷、衙署和武士等画出来,具有立体形象的效果。唐朝的壁画《五台山图》,用绚丽的色彩,描绘了山川景色、寺庵兰若、城池房宇等,堪称恢宏壮观,是世界上罕见的古老的巨大的形象地图。清朝的《黄河图》采用俯瞰画法,以工笔手法,浓艳彩,精确细致的描绘了黄河及其两岸形势,图内反映出两岸城池地物等相对位置及其名称注记,具有地图的效用,也是一幅艺术品。中国古地图山水画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1),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图用精致的工笔将繁杂的景物记录在画面中,它既是一幅北宋的风俗画,本身也是一幅长卷地图。

图1 《清明上河图》(局部)

2 中国古地图符号抽象画法

中国古地图山水画法绘图繁琐,要求制作者必须有很高的绘画技术,如《清明上河图》的制作者本身就是北宋著名的画家,能参与制图者少,导致地图的成图周期会很长。中国古地图抽象画法在山水画法基础上,简化写景的山水画法,更加概括和抽象的表达地物,也使地图幅面更为简洁清晰。如南宋的《九州山川实证总图》、《所载随山浚川之图》、《定海县境图》、《汉西域诸国图》,元代的《奉元州县之图》、《契丹地理之图》等地图上的符号多采用抽象画法绘制。其中南宋的《九州山川实证总图》(图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墨印地图实物,图中形象的表示了《禹贡》中山、河、湖、海等内容[4-5]。该图与《五台山图》、《黄河图》和《清明上河图》相比,少了山水画的画面感,图面简洁,表达的要素更多更清晰。

中国古地图符号山水画法和抽象画法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发展密不可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是画家个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知,有追求工笔精细、色彩绚丽的;有追求淡墨画境的。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期萌芽,在唐宋时期成熟,达到高峰[5]。采用山水画法的地图符号形成的地图注重绘画的艺术感;采用抽象画法的地图符号形成的地图画感减弱,但要素表达的符号性增强。

图2 《九州山川实证总图》

3 中国古地图的符号化

山水画法、抽象画法的地图符号均要求制图者有一定的绘画能力,且符号的表达与制图者个人的审美、能力、认知等紧密相连,如山峰符号的表现形式,每幅图不一样,同样一幅图上每一个山峰符号也不一样。地图符号化的形成可以说是在抽象画法基础上将图形再高度的概括和抽象,与山水画法、抽象画法相比较,符号化最明显的不同就是符号化的图案简洁而规则化,且同一幅图上相同要素的符号一致。

中国古地图符号从很早就已经换近符号化的表示方法了。西汉时代的《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是一幅换近现代绘制技术水平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图上的地貌、道路、河流等表示有明显符号化的特征。如该图采用闭合曲线表示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表示地貌的科学方法,它虽然与等高线不同,但已具备了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特点[4];还有河流以渐变线表示,道路用实线和虚线两种线型表示等等。魏晋时期裴秀开创的“计里画方”绘制技术,为提升地图精度提供了数学基础。随着制图范围扩大,比例尺越来越小,地图上有一些很小又必须表示的重要地物,如有军事方位意义的亭、塔等,地图符号化就势在必行了。

地图符号化不仅仅使绘制地图更容易,最重要的是能更加精细准确的表达地物位置,图上的载负量也更大。南宋《禹迹图》最突出之处是按照 “计里画方”法绘有方格,纵七十三,横七十,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各要素的表示已经有符号化的雏形了,该图把地图的精确程度和表现能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代的地图集《广舆图》,有地图45 幅,附图68 幅,主要采用“计里画方”法缩编而成,该图绘画工整,刻镌精细,第一次列出了山、河、路、界、府、州、县、驿等24 种图例符号,很多符号已抽象化和近代化。《广舆图》的图例符号是地图学上的一项创举,对后世制图工作者形成“制图综合”概念的标识有重要影响。

4 古地图符号的演进与延续

随着地图所承载的内容不断丰富以及对地图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图符号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和符号法的地图符号在各个时期的地图上均有出现,但是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多出现在传统形象画法地图上;符号法多出现在“计里画方”画法和实测经纬网及网格地图画法的地图上。古代山水画主要分成两派: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青绿山水精工富丽,水墨山水追求画境。中国最早的山水画是色彩丰富、浓烈、艳丽的青绿山水,到宋朝后文人和画家多喜求简淡的水墨山水[6-7],这些时代的文明和追求也直换影响地图符号的表示。同时可以看出符号的山水画法与抽象画法都类似中国画的山水画法,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也不能完全区分开。下表1 罗列了各个时期主要的古地图上山峰的表现形式,展示中国古地图山峰的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和符号化的演进与延续。

表1 各个时期主要的古地图上山峰的表示方法

5 结 语

地图符号的表示方法总体是朝着符号化方向发展,现代的地形图已经形成了不同比例尺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并以国标的形式规定出来。但随着地图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地图展示方式的多元化,地图符号也在向一种复古的形式表现,现在的很多地图文创产品如手绘地图、景区导览图、区域展示图等地图上,一些符号采用古代地图符号的立体透视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亭台楼阁等以古代地图鸟瞰画法或形象画法的形式表示,山脉符号用宋时舆图的青绿山水画法等,增强了地图的生动性和活泼性。

地图符号的发展是和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它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我们探索地图符号的表示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地图的作用,满足当前人们对地图实用及审美要求的多样性需求。

猜你喜欢

符号化画法山水画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鳄鱼的画法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水禽的画法(六)
夜景的画法
菊花的画法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