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分析

2021-04-28方欣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研究与分析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

摘 要:仪器设备的应用水平是实验室科研能力的关键条件,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能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运转水平延长使用寿命。本文简述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从购置、验收、档案、人员、养护和检修报废的角度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希望借此能促进实验室仪器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277

引言:實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但重要的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能有效的提升仪器设备管理的成效。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包括了从购置计划到报废处理的整体工作,其中各项工作都有细致的要求与流程,积极和严格执行这种精细规划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提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效率和使用寿命,所以必须要科学合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开展,使实验室工作与研究高效运转。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操作时,会应用大量的仪器设备。而在传统粗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对于仪器设备存在“重购买轻管理”的态度,致使在实验中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存在着肆意浪费的现象,并且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整体应用中也没有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易缩短实验仪器的使用寿命,打乱实验进程。[1]所以需要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保障资源合理调配避免产生浪费和和短缺问题;对实验室的仪器实行从购置到养护的一系列全面精细化管理计划,有效地提升实验室的检测科研活动的进程,提升仪器使用寿命与科研项目的高效率开发,提升社会经济收益。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研究

1.制定严格规范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标准

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中,首先要重视的是对实验室仪器的购置标准。在制定购置方案前,应先对实验室的基础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将机构的实验内容和设备需求为基础,全方位考量机构的科研生产能力,资金投入比例和发展方向,将设备仪器维护难度与投资效益进行科学计算,将一系列因素纳入综合考量范畴,制定科学人性的最优购置计划并严格执行。在进行购置计划的制定阶段,要着重调查相关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的能力、仪器质量以及后续的养护水平,结合经济效益水平、设备应用价值、实验室内位置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综合考量。以此制定购置标准与计划,规避重复购买节约购置成本,最终生成项目报告,由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采购。

2.建立起全面的设备仪器验收流程

在完成实验室设备仪器购置工作后,首先需要经相关专业机构团队与设备仪器使用部门进行联合验收。其中需要注意设备仪器的指标配置、技术性能和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将此作为验收依据。在进行开箱检验时,需要注意仪器的外观、配件附件的完备和状态正常。在进行质量验收时要进行开机功能验证、对涉及量值溯源和性能指标要进行重点验证。通过各种验收手段,保障验收的结果科学准确,并且保证在满负荷、全量程和严苛标准下能实现正常应用。[2]同时要以全面标准和不留任何潜在风险的原则进行检查与测试,严格按照试验流程与标准进行,提升仪器设备后期使用的有效性,切实满足实验室的设备需求。

3.构建与完善实验室基础档案

在实现实验室设备仪器精细化的管理时,要对设备仪器进行明确的档案记录,将设备在验收阶段记录的数据与检测信息进行汇总与入档,设立出相关的档案标准。将该设备的相关档案进行整理,如设备与软件名称、验收与维护记录、各时间段的核查记录、检测数据等,都要汇总归入相关的档案中。在进行设备仪器的基础档案建立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设备状态标识,通过不同的标识来辨识当前机器的不同状态,相关的员工则根据仪器设备中的标识调整设备仪器的应用水平。设备仪器存在合格、准用和停用状态,而在停用状态的设备仪器将会受到深度的检修和校准,尽量减低设备的报废率。[3]

4.进行相关团队的建设与培训

在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时,应重视人员配给问题。在实际的日常精细化管理中相应的专业管理人才不可或缺,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主要进行设备的管理,负责主持设备的管理验收和后续核查保养工作。各实验室中需要有负责统计设备运行情况的人员,相应的需要设置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收集入档,并根据不同的设施仪器组成相应的仪器设备维护队伍,在人员设置上可以根据相应的规模进行调整。在进行仪器使用时要针对相应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并用严格考核,保障使用者拥有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资质。使用人员要学习仪器的应用注意事项,了解仪器设备的特点与使用范畴。同时日常应用中严格管控,杜绝违规操作和危险操作等行为,减少仪器损伤保证实验安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提高实验效率。

5.重视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

在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日常的维护与管理,主要是定期根据实验室设备的应用损耗情况进行检修,消除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隐患,及时更换老旧磨损零件,保障设备的正常应用提升仪器设施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维护工作中同时实行两套保养制度,分别为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针对仪器设备要进行加油、除尘和紧固接线柱等日常维护工作,保持设备运行的状态稳定;同时要保障仪器设备的零部件紧固、润滑或干燥,防止仪器设备的老化变形;对于精密仪器则需要请专业维护人员定期进行检修与维护。[4]通过这种日常与定期的维修养护模式,来有效提升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在进行设备养护时,不仅是对日常应用的设备进行养护,也要针对停用设备进行养护,定期进行通电、除尘,保证在重新启用时设备的正常应用。在进行日常的养护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设备应用、养护、维修数据的共享,为后续的设备采购养护提供数据支撑。

6.仪器设备的维修与报废

在实验室日常研究工作中,難以避免会出现设备故障问题,根据故障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修复并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在设备产生故障后,应第一时间停用防止影响实验结果和进一步损坏仪器,并及时报修,经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检修时要根据维修预计成果和费用时长等各项数据综合考量是否具备维修价值,并将相关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专业验收保障后续工作。而随实验内容的改变或设备老化而导致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则需要进行设备的状态调整或报废处理。若实验设备仍有工作价值且能保持运行稳定,则实行仪器的调拨处理,通过运输应用等综合考量后,条件适宜的进行调整调拨。若是仪器老化不再适宜精密实验或调拨成本过高但经鉴定仍有使用价值,可以进行降档处理,应用于教学实验或实验项目的定性研究或预实验中,实现对这类仪器的价值挖掘。[5]部分实验仪器鉴定后被判定为不具备继续使用价值后,应根据相关流程进行报废,并将报废残值转换入科研基金专项中。进行维修、调拨、降档和报废的实验仪器设备要做好鉴定、去向和历年使用情况对比进行,保存相关记录用于审批入档。

二、结语

在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中,首先要认识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从采购计划入手,重点关注实验室仪器的合理化采购,保障满足实验需求。同时要根据实验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设备验收和维护检修计划,通过前期的检查、常规的养护和严格的规范操作提升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保障实验室高效运转,创造更多科研价值。同时积极合规进行仪器检修、调整与报废工作,最大化使用相关仪器价值,为实验室的科研循环经济助力。

参考文献:

[1]汪春红,兰凤英,张健,王东辉.精细化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9):22-24.

[2]杨梅华.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0):203-208.

[3]陈启愉,张凌,吴若斌,桑成好,付晔.重点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8):133-135.

[4]孙志传,杨琦.高校大型贵重实验仪器使用寿命的精细化维护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107-111.

[5]杨海燕.实验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探析[J].全面腐蚀控制,2017,31(2):30-33.

作者简介:方欣(1990.9-),女,汉族,安徽六安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士,研究方向:仪器设备管理。

(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3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26)

猜你喜欢

研究与分析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探讨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关于资产评估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探讨
加强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