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浅析

2021-04-28邵辉何珊珊王文山杜文玉陈君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际化培养

邵辉 何珊珊 王文山 杜文玉 陈君

摘要: 介绍了焊接高技能人才的特征。阐述了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的2种培养方式,企业内部培养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从课程涉及国际标准并结合工程实例教学、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3个角度叙述了IWS及IWP等国际资质人员的国际化培养模式。以與职业院校合作促进职业教育的工程化、国际化及与企业合作推动企业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的方式实践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国际化的培养。

关键词: 焊接高技能人才; 国际化; 培养

中图分类号: TG 47

Brief 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ized training of high-skilled welding talents

Shao Hui1, He Shanshan1, Wang Wenshan2, Du Wenyu3, Chen Jun1

(1. Harbin Welding Training Institute, Harbin 150046, Heilongjiang, China; 2. Baot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aotou 014030, Inner Mongolia, China; 3. Beijing ISO Appl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lding high skilled personnel were introduced. Two training methods of domestic high-skilled welding talents were expounded, enterprise internal training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joint tr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ining mode of IWS and IWP personnel was describ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urse involv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 teaching,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skills requirements. By cooperating with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omote the engineering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high-skilled welding talents, internationalized training of domestic welding high-skilled talents was practiced.

Key words:  high-skilled talents;  internationalization;  training

0 前言

高技能人才是各行业的优秀代表之一,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具有较高的操作技术和技巧,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技术水平达到标准化、国际化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更多更快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各行各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是国内具有国际焊接学会授权的培训机构,为国内机械制造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资质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如IWS,IWP,推动了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1 焊接高技能人才的特征

就技术技能型焊接高技能人才而言,焊接高技能人才是在具有较深厚的焊接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生产经验、操作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典型的“双师型”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的一线从业者,在关键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在实际生产中解决关键的操作技术难题,保证工艺的合理性及产品的高质量。

1.1 国内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内技能操作工作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约4 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口总数的6.2%,预计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 200万人,由此可见,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国内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已然成为当下制造业的重任。

1.2 焊接高技能人才的特点

较高的操作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的水平与熟练的程度有关,娴熟的操作技巧、高超的焊接操作技术水平是焊接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特点,也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共同特征,而“熟”的定义不仅仅是能够熟练操作,而是在熟的基础上达到“高”,也就是不单单是模仿和复制前人的成就,还应具备在实践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就说明了高技能人才应在某个特定的岗位上具有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及较好的操作技能准确的发现和解决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分析能力,避免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扩大化,推动产品的改进和发展。

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是否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是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因为“高”不仅仅体现在其在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而是体现在针对复杂或较高难度的工作的快速解决和胜任,这就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素养,仅靠已有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在技能娴熟的基础上懂得做什么,如何去做,以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注重理论与技能的实际结合,这就要依靠高技能人才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真正的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事实为基础,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指导实际生产工作。

2 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

国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培养以及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等方式进行,但都属于国内单一的培养方式,虽然可以满足焊接高技能人员短期的人员需求,但缺乏必要的国际化元素的融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未能体现高技能人才的国际化。

2.1 企业内部培养

结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特点,国内企业对于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点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培养,如通过企业内培训机构培养,国内多数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通常在企业内举办短期或长期技能操作培训班,进而提高焊接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准,这种方式是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最常见的方式;另外企业也会通过开展技术比武与技能竞赛等活动,为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展示技能成果搭建舞台,并通过对优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和奖励,调动职工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

这类高技能人才虽然通过短期的培训提高了技能技术水平,但是缺乏必备的专业理論知识支撑,不能够做到科学的准确的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2.2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就目前而言,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主要以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主,对象以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为主,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利用学校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及教学设施,培养人才的深厚理论基础,同时利用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设施,可以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实际操作学习,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联合培养的高技能人员虽然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满足了企业对于技能人员的需求,但是未能体现高技能人才的国际化水准。

3 IWS及IWP等国际资质人员的国际化培养模式

IWS及IWP等国际资质人员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可以提高焊接人员的专业素质,他们既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理论知识教育背景,又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生产经验,起到了焊工和焊接工程师之间的联系纽带作用,参与焊接工艺的制定和组织焊接生产,参与产品的实际焊接工作,解决或处理焊接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焊接质量,在企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促进了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国内企业开展国际企业认证提供人才保证,促进焊接企业国际认证事业的发展。

3.1 课程涉及国际标准并结合工程实例教学

IWS及IWP在培训过程中会涉及到国内外最新的焊接相关标准及规程如国际标准(ISO),欧洲标准(EN),美国标准(ASME),德国标准(DIN),国家标准(GB)等的介绍,并结合具体的焊接工程实例进一步帮助学员更深切的了解焊接标准知识的正确运用,比如压力容器、轨道车辆及公路桥梁等焊接实例教学,每一个环节都会有对应的相关标准加以要求控制,如焊接体系的认证、焊接相关人员资质、无损检测人员资质、焊接结构的设计、母材、焊接接头类型、焊接工艺过程控制(如热输入的计算、预热温度的计算、焊后热处理)、焊接填充材料及焊接接头缺欠的验收标准等全方位进行严格要求等,让学员了解并掌握如何正确运用标准来保证焊接产品的质量,进而可以提高焊接高技能人才深厚的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国际化进展,满足市场及企业的需求。

3.2 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

IWS及IWP课程设置为4个模块[4],其中包括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设计以及焊接生产及应用,理论涵盖内容全面、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基本包含了能够影响焊接全过程的各个要素。这4个模块看似彼此分开,实则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互相支撑,衔接紧密,学习中不会出现因为知识不连贯而造成理解困难或知识断点等问题,并且每一部分都会涉及有针对性的工程实例加以强化说明,并引入欧洲先进的焊接技术和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以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认识,系统全面的提高国内高技能人才的理论知识达到国际化标准要求。

3.3 操作技能要求

IWS及IWP这种国际资质的培训,既侧重了理论知识要求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考虑了技能操作水平也需要进一步台阶,达到同时兼备深厚理论知识和较高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如要求技能操作水平(培训规程中所规定的难度要求,如焊接位置、焊接方法等)需要满足ISO 9606-1:2012[3](焊工考试—熔化焊—第一部分:钢)的要求,且考试后焊接接头的验收满足ISO 5817:2014[4](焊接—钢、镍、钛及其合金的熔化焊接头(高能束焊接头除外)—缺欠质量分级)的要求,进而提高焊接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达到了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水准。

4 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实践

自获得国际焊接学会授权以来, 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一直致力于为国内焊接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国际资质人员,并通过多方合作,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大联合大合作的工作方式,为国内各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扎根一线具有国际水准的焊接高技能人才,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资质保障,为中国从焊接生产制造大国成为焊接制造强国提供体系上和国际资质上的有力支撑。

4.1 与职业院校合作促进职业教育的工程化、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快,工程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有关专家指出,应通过研究和改革探索,形成一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更新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工程教育与产业更紧密联系,提升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可见改善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促进工程教育为工业提供合格的工程化的人才已引起高度关注[5],如将国际焊接技师培训课程体系与职业学校焊接专业课程无缝衔接,实现职业学校教学与国际培训规程相融合,加强对国际化焊接相关标准和焊接生产实践知识的培训,在职业院校原有的工程教育的基础上,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工程化、国际化,从而加快了国内焊接高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速度,减少企业培训负担,推动了学生就业的同时满足了国际化焊接制造企业对此类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截止到目前,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先后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了多期国际焊接技师培训班,为职业院校培养了许多具有国际资质的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才,取得的效果显著。例如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多年来一直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针对在校焊接专业学生联合开展国际焊接技师的培养,将国际焊接技师课程中所涉及的部分教学内容融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真正的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国际资格认证相结合,使学生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掌握了解焊接生产相关的实践经验及焊接相关的国际标准的应用,大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和企业对国际化焊接高技能的人才的迫切需求,得到了学校老师、学生及企业的高度认可。

4.2 与企业合作推动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制造业非常希望增加这种具有国际资质的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员,以满足企业的国际认证需求及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如焊接体系认证ISO 3834(金属材料熔化焊焊接的质量要求)、生产制造资格认证EN 15085(轨道应用-轨道车辆及其部件的焊接)等国际焊接体系及生产制造资格认证中,拥有国际焊接技师资质证书的人员是企业国际化认证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国际焊接技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丰富的技术操作能力,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这种国际化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认证的进行,推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比如:徐工集团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头羊”,连续30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第一,徐工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开始国际化,同时国际化也是徐工集团发展壮大的战略支撑,自2015年开始至今,徐工集团与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合作举办了多期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如举办了多期ISO 9606-1(熔化焊焊工考试标准-钢)国际焊工的培养,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提高了焊接操作技能人员的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了焊接操作技能人员的国际化水准,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企业对于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才更高的需求,按照国际焊接技师规程要求,在焊接操作技能人员中选拔出优秀人员约60人次,陆续分批的参加了国际焊接技师的培训学习,培养了一批符合现代化制造业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资质的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才,满足了企业焊接体系认证(ISO 3834)的国际化人员的需求,同时也推动并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的进程,为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服务于“一带一路”奠定了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基础。

5 结束语

国际化的焊接高技能人才为国内制造业在整个行业乃至全世界的竞争力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及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国际焊接技师及国际焊接技士作为国际化的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典型代表,已经被国内以焊接为主的各个领域的制造业得到广泛认可,这类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才在企业承揽工程、国际体系认证、进入国际市场、解决焊接疑难问题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是国内具有国际焊接学会授权的培训机构,将一如既往的为国内企业培养出具有优良的、高水准的国际焊接技师及国际焊接技士等国际化焊接高技能人才,持续推动国内焊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达到国际化的水准。

参考文献

[1]吕同辉, 张宇光. 国际焊接技师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与培训模式[J]. 电焊机, 2009, 39(3):17-19.

[2] EWF-IAB/IIW Secretariat. IIW guideline for international welding engineer, technologists, specialist and practitioner: IAB-252r5-19 [S]. 2019.

[3] ISO. Qualification testing of welders — fusion welding — part 1: steels: ISO 9606-1: 2012 [S]. 2012.

[4] ISO. Welding — fusion-welded joints in steel, nickel, titanium and their alloys (beam welding excluded) — quality levels for imperfections: ISO 5817: 2014 [S]. 2014.

[5] 錢强. 十年来WTI Harbin与高校联合培养国际焊接工程师(IWE)的探索与实践[J]. 焊接, 2011(1): 5-7.

猜你喜欢

国际化培养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际化大学的定义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