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问题梳理

2021-04-28宁然

现代企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进项分包筹划

宁然

“营改增”,就是将缴纳营业税的项目由缴纳增值税取代,以往通常是卖方负责营业税,在计税中考虑企业所有价款与价外费,现在买方应承担增值税,根据产品、服务等产生的增值情况进行纳税。“营改增”的实施为建筑企业税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让建筑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的税制,建筑企业应该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深度解读“营改增”政策,科学合理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税务风险,为自身的稳定长远发展打牢基础。

一、营改增的概述

“营改增”简单来讲就是由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站在税收政策角度来说,企业过去缴纳的营业税应税项目由现在的缴纳增值税应税项目所取代,为现代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支持作用,有利于企业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进行避税,不出现违法行为。对税务筹划来说,主要特征表现在其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专业性和风险性等方面,国家加快“营改增”的改革步伐,主要是帮助企业减税,不用承担过大的税赋负担,为企业经济建设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营改增”背景下,营业税的价内税转变为增值税的价外税,能够防止出现营业税重复征税的现象,解决了其无法抵扣与退税等问题,形成增值税进项与销项的抵扣关系。如此一来,能够让相关行业领域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对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營改增后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面临的影响

在“营改增”实施后,为建筑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重点之处在于促使企业税负增加。第一,“营改增”为施工材料费用带来的影响。对原材料费用来说,在整个工程建设与施工投入中占据的比例达到了60%,包括混凝土、水泥、钢筋和劳保用品等,一般实行集中采购模式。在“营改增”政策中,施工材料应该根据3%税率计算后进行纳税,企业使用增值税发票能够对其中3%税款进行抵扣。而以前可以抵扣10%增值税税率,这导致建筑企业需要承担更大的税负。第二,对机械租赁来说,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很多大型机械设备,企业若采取自行采购的方式,这些机械设备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当然更多的企业会考虑租赁的方法。建筑企业在租赁公司处进行机械设备的租借时,该公司一般为小规模纳税身份,只能获得低税率增值税发票,采购后不能达到进项税抵扣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税负。第三,人工费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人工成本在建筑施工总成本中占据的比例为30%,一般为农民工劳务和劳务公司提供的劳动力,其中后者采取一般税率与简单征收率,不能抵扣进项税。因为建筑企业不能获得所需的进项税额,施工方将面临转移的劳务费用,税负也大幅度增加。

三、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问题梳理

1.对纳税筹划工作认识不到位。在深入推进“营改增”的过程中,建筑企业纳税方式有了较大变化,对营业税和增值税并用的方式来说,逐步由增值税为主的纳税方式所取代,这是建筑企业主要的纳税方法。但是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习惯于传统模式,在税收筹划理念上非常落后,当纳税方式出现差异后,建筑企业将在短期内很难适应。对建筑企业纳税筹划人员来说,受到过去纳税理念的影响,无法在“营改增”背景下高效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也不了解最新的政策。这样建筑企业纳税筹划效率与质量很低,不能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企业将面临严重的损失。

2.纳税筹划体系不完善。建筑企业应该结合新政策要求,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关纳税筹划机制还不完备。第一,建筑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相关监督机制未发挥作用,导致纳税筹划过于随意与无序,从而不能及时进行纳税,且纳税也不够科学合理,财务监督部门也不能保证其独立性。第二,建筑企业纳税筹划覆盖面不足,只在部分关键工作中进行了纳税筹划工作,很多细节的地方未引起重视,这让纳税筹划显得不够具体与全面,不能将整个财务资金情况准确反映出来。第三,对建筑企业培训机制、信息技术配备和运用来说,也难以满足当前纳税筹划工作要求,这表明企业纳税筹划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必须提升精细化水平。

3.以票空税,缺少合规发票。对当前增值税纳税人来说,通常由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构成。在疫情背景下,国家将“营改增”纳税利率从3%调整为1%,建筑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可以在计税方法上进行选择。对增值税税制来说,主要实行“环环征收、层层抵扣”模式,从而避免建筑企业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然而分析具体情况可知,建筑企业进项税额无法抵扣,这是受到行业特殊性质的影响,在成本费用方面基本为劳务费与施工材料费等。在劳务费方面,建筑企业在施工中通常实行流动民工与劳务外包等形式,并借助工资表方式将人工成本体现出来,进而难以对销项税额进行抵扣。对施工材料来生,建筑企业考虑到成本与工期等因素,通常再说零散个体商户中进行采购,缺少正规发票,从而不能达到抵扣赊销的目的。

4.忽视分包结算管理,无法抵扣进项税。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经常实行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等情况,从实际情况来看,对工程分包来说,会造成建筑企业不能第一时间抵扣进项税,导致建筑企业税负增加。这表明建筑企业在分包结算时未将管理工作做到位。第一,建筑企业在分包结算管理制度上还不完善,进行工程结算的过程中,在业主等因素影响下,很多时候工程不能尽快结算。第二,建筑企业存在挂靠的现象,这为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挂靠方来说,通常自行对建筑材料进行采购,挂靠方在供应商处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建筑企业和供应商缺少直接业务往来,所以增值税在“四流”上无法保持一致。

四、建筑企业“营改增”下做好税收筹划的策略

1.准确把握与应对“营改增”政策。在我国建筑行业实行“营改增”政策后,从近三年实际情况来看,对很多财务人员来说理解不到位,无法在改政策方面准确把握。在“营改增”背景下,一系列财税政策逐步推出,建筑企业在收入确认、进项抵扣、会计核算、采购谈判、合同签订、发票开具和管理方式上有了很大改变,企业需要从具体的改革内容出发,结合“营改增”政策制定有效应对策略,才能让税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也能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准确意识到“营改增”实施后为自身税务管理造成的各方面影响,针对出现的税务风险做好防范与管理措施。建筑企业要督促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新政策,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定期进行财务自查自检,针对出现的问题尽快调整,确保在财务管理层面最大限度降低遇到的风险。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正确领悟增值税内容,深入分析税率调整政策,能够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熟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内容。唯有如此,财务管理人员才能结合“营改增”政策内容,科学合理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建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

2.加强分包结算管理,提升进项抵扣质量。建筑行业分包的情况非常常见,针对工程分包,建筑企业需要向资质达标的企业分包工程,从而能够得到11%的进项税额。从具体情况分析可知,在分包结算管理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分包工程完工结算进度管理。建筑企业应该从合同内容出发,根据其中的完工结算规定,将分包企业验收计价手续办理妥当,确保获得所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二,在分包工程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建筑企业为了取得所需进项税额,应该采取自行购买机械设备的方法。在工程分包结算管理过程中,对预缴增值税进行计算时,通常需要在总包价款内将专业分包价款扣除,并及时对分包合同进行签订,并在财务部门完成备案。

3.科学规范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建筑企业为了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在增值税方面加大管控力度。增值税核算、抵扣等环节非常复杂,企业必须要提高税务筹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在“营改增”背景下降低自身的税务压力,可见做好税务筹划工作的意义。第一,在工程实施前建筑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劳务公司等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拓宽融资渠道,且合作伙伴要有较好的信誉和资质,才能满足施工中对原材料、资金等需求。建筑企业要将合作伙伴的确定作为税务筹划重点,必须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大合作力度,从而为今后税务管理、增值税抵扣等创造有利条件。建筑企业对于原材料的采购来说,要全方位对比各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和报价,让自身有多样选择,保证最终的性价比。进行零散建筑材料購买时,主要选择一般纳税人,从而得到所需的增值税发票,今后税务结算时也能顺利抵扣。第二,建筑企业要想有效抵扣进项税,应该将具体的采购计划确定下来,主要为甲方指定的材料采购方案。很多建筑企业自身规模并不大,能够抵扣的项目很少,应该以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进行,从而实现税负压力的减小。

4.灵活运用纳税筹划方法。我国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建筑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法与形式有了很大变化,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最为有效的纳税方法,保证税收筹划水平提升。对此建筑企业在纳税行为方面,应该关注增值税发票,将保管工作做到位,在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确保其可以提供增值税发票。这样建筑企业才能正常报销增值税发票,也让自身纳税筹划工作得以成功。

五、结语

“营改增”政策的推出与实施,对建筑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在经营模式、会计核算等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企业应该从税务影响因素出发,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在“营改增”背景下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进项分包筹划
浅谈增值税进项管理
外购农产品最新抵扣政策的财税处理及申报填列分析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谈“营改增”后工程项目的进项税筹划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