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项目廉政建设工作

2021-04-28凌敏

现代企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廉政工程项目流程

凌敏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深化标本兼治、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在工程建设领域,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各类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不同领域进行了广泛运用,如何利用工程信息化系统加强廉政建设工作,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探索构建有效的工程建设领域防控监管体系,引起各方关注。下面,以构建工程项目信息化暨电子监管系统为例,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工程项目廉政建设工作。

一、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暨电子监管系统的目的和内容

1.主要目的。建設工程项目信息化暨电子监管系统,需要秉持系统化思维,坚持“简单更实用、可学可复制”的原则,积极探索“科技+制度”的防腐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电子监管系统,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动态实时防控监管,努力做到系统管人、系统管事、系统防控,逐步建立完整、有效的工程建设领域防控监管体系。为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防范风险,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进一步整合现有的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视频监控、质量管控等核心业务,并充分运用工程项目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将工程管理、风险防控、电子监管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暨电子监管系统。

2.主要内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暨电子监管系统,具有业务管理和电子监管两大属性,两者彼此联系、互为一体,以数据交互的方式实现相互嵌入、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以业务数据为基础的嵌入交互式的电子监管功能。①业务管理方面。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以项目建设管理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和通讯技术,将各相关部门通过互联网连接在同一个综合管理系统中。系统围绕计量支付、变更等核心业务,通过模块设计,将审批流程固化,实现对项目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②电子监管方面。一方面,利用业务系统内嵌的计算公式和流程,采取固化的方式,自动产生的数据,减少了人为因素,做到“不见面”审批。另一方面,通过廉洁管理模块设计,结合廉洁工作体系建设,规范预警、督查督办处理流程,落实廉洁管理工作。

二、主要控制和监管环节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暨电子监管系统,无论从总体架构设计还是到具体的操作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各环节的操作便利性和实用性。系统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数量控制和流程控制为重点,使工程建设的管理从行为控制变为程序控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和事中全过程监督,变静态管理为动态实时管理,实现监督模式的转变,做到事前风险提醒、事中过程控制、事后督导推动。

1.业务系统主要控制点。在业务控制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集成的方式把规范化、标准化的相应要求落到实处,将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集成到统一的操作界面。管理系统以“数量控制”、“流程控制”两大控制为手段,通过流程固化、清单锁定等方式,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业务管控。①数量控制。工程项目开始实施后,建设单位组织对项目合同工程量的清单划分,对整个工程(合同)所有工作量进行全部数字化,形成整个工程(合同)的基础数据库,成为工程管理的核心数据。该工程量清单数据形成后,系统进行清单管理,所有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将无法擅自进行变更基础数据,并与质量报验、计量支付、变更管理等审批程序形成相互关联关系。在相关人员填写工程完成数量时,系统自动比对、限制,超过工程量清单的数据就无法填写,有效避免人为输入性错误或超清单计量支付等情况发生,实现系统的数量控制。②流程控制。主要是通过系统设计,按照各类工程管理文件要求,在系统内实现工程管理的审批环节和流程要求,对每个事项进行过程控制,对流程进行固化,实现系统对工程管理的有效管控。同时,通过电子签名技术,实现对签字人员的身份识别和电子身份论证,确保系统内的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签字后工作人员承担工作责任和法律责任。

2.电子监管主要环节。①事前环节,风险提醒。结合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围绕计量支付、变更设计等核心业务,形成自动触发机制,有针对性地自动开展廉政风险提醒。每个具有审批权限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审批操作时,根据廉政风险手册中的各个岗位、事项的风险点,自动跳出相对应的风险提醒,做到实时提醒,实现廉政提醒工作和具体业务事项的紧密结合,提高廉政风险提醒的针对性、有效性。②事中环节,过程控制。系统通过系统内嵌机制,加强审批、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自动触发预警机制,记录异常情况,预警信息发送至待办事宜,督促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后、及时改正预警预报的具体事项。之后系统自动对异常情况进行摘牌。纪检工作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异常情况发生的重要程度,采取关注、督办等形式进行实时督促,纠正异常情况,加强事中过程控制工作。③事后环节,督导推动。系统自动实时记录操作审批时间、流程环节,实时生成预警数据,每月对具体工作人员登录系统情况、审批办理总时间的数据,形成日常监督日志。在此基础上,结合预警预报及投诉举报的发生数、摘牌数,督办事项数量、办结数量,运用大数据分析,从时间和单位、个人、关键环节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形成实时动态数据、月度年度汇总数据、关键环节数据分析,为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优化工作操作流程提供依据,做好事后督导推动工作。

三、系统具有的主要特点

1.工程管理方面特点。①方式转变。工程管理涉及内容多,信息量大,牵涉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设计变更、投资控制等多个方面,大型工程需要申报文件数量达数千份,甚至数万份。项目管理系统改变了以往纸质办公的传统模式,运用电子签名等技术,使整个审批操作过程实现了“不见面”审批。②工作高效。在系统中,初始化了大量的工作单和计量支付的表单等基础数据,建立严密的逻辑数据关系,有效地减少人工劳动,避免繁琐复杂的重复计算,改变以往纸质化的办公模式,减少人工计算等的误差。系统支持按不同类型自动汇总、统计进度数据,数据一次录入、自动抓取、直接引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水平。③自动归档。通过系统设置,将自动收集系统中存在的所有资料并自动组卷,同时生成一整套竣工资料文件,自动生成并导出通用文件格式,大量节省了档案收集整理、组卷时间和人力,另外还增加了竣工资料查阅借取功能,更加方便后期档案资料查询、使用。④操作简洁。系统界面清爽简洁,各项功能一目了然,使系统用户操作方便。支持按不同模式自动汇总、统计进度数据,部分数据能直接引用,减少了人工输入、计算的环节。系统无论从设计架构还是到操作实施,充分考虑各环节的操作便利性和实用性,各项环节操作公开透明,具有规范、绿色、高效、简洁和可追溯等鲜明的特点,大量节约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时效。

2.电子监管方面特点。系统中的各项审批环节实现了公开、透明,在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和时效的同时,也将有效提高电子监管效率,对规范、约束参建人员的行为起到重要作用。电子监管系统运行具有“四大特點”。①监督工作透明化。项目管理系统改变以往纸质办公的传统模式,运用电子签名等技术,结合廉政建设要求,整个审批操作过程实现了“不见面”审批。同时,系统内的各项操作公开、透明,职权清晰,审批操作留痕,形成管理公开、审批公开、结果公开的完整链条,以便于追溯、查询操作简单快速、资料完整、痕迹清晰。施工、监理、设计、建设、第三方监督单位(部门)等都可以利用该系统,可随时查询办理情况、办理结果、预警数据,各项签批过程和审批意见公开,更好地接受各方监督。②监督工作流程化。数据分析自动生成三类异常情况,即流程异常、数据异常和时效异常,数据异常主要为非清单类的数据异常,时效异常主要为办理超时预警,流程异常主要为履行审批程序不全。预警工作采取摘牌制,异常情况消除后,该项目预警工作才由系统自动摘牌。对于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生成预警预报工作台帐,纪检工作人员将根据分析预警预报可有针对性的发起督办督查工作,对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发起督办开展情况调查,形成了督查下达——调查反馈——核实办结的工作流程,纠正异常情况并完成督办督查流程,相关事项形成闭环管理。相关流程可提交相关责任人,同时接受各方监督。③效能监督全员化。由于项目管理与电子监管合二为一,每个环节、岗位从接到审批事项到办理结束都能准确记录。为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电子监管系统对审批事项设定了提醒、预警的自动触发机制,效能监督做到全员、全覆盖。提醒、预警的信息,分门别类自动发送至审批操作人员,督促审批相关操作人员加快办理事项,有效提高工作效率。④廉洁工作标准化。按照廉政建设的新要求,探索“科技+制度”的防腐模式,规范参建各方廉洁从业行为,努力实现“工程优质、人员廉洁”的建设目标。结合廉政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进一步深化廉洁管理相关模块设计,完善系统资料,形成相关工作要求和台帐,开展日常廉政教育工作,对工程建设的廉政工作实现有效管理。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和日常制度的要求,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廉洁管理操作流程。

四、结语

加强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各项管理,强化电子监管工作,既要不断创新,更要深入探索总结。在信息化条件下,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完善电子监管工作,持续加强廉政工作,必将形成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有效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廉政工作。

(作者单位:苏州交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廉政工程项目流程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廉政之歌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