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实践与发展

2021-04-28钱吕军

现代企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现代化战略

钱吕军

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既定的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奋斗目标实现与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这两个重要时点联系起来。十六大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式写进了党章,首次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将此明确下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续写了“两个一百年”的新时代壮美篇章。

一、用“中国梦”伟大梦想引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梦”是习近平在担任总书记后于2012年11月首次提出,得到党内外的普遍认同,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反响的伟大梦想。在党的创新理论中,中国梦具有引领作用、标志性意义。

1.深厚的历史引领。一是根植中国历史提出中国梦。中国梦即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复兴”与“发展”是有所不同的,一个民族的“复兴”必定内含着“发展”,但不是所有民族的“发展”都能被称为“复兴”。因为只有曾创造过辉煌又遭受过痛楚的民族,才有资格谈“复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辉煌,让中国人民懂得复兴的真谛所在;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又让中国人民对复兴抱有深切期盼。二是汲取历史智慧实现中国梦。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制、道家的无为而治,等等。近代百年的追梦历程又形成了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这些都是实现中国梦最好的营养剂。

2.强大的理論引领。其一中国梦是科学奋斗目标论。中国梦,作为一个理论的形象表达,一经提出即引起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紧紧联系起来,让人民群众乐于接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价值认同,中国梦已经在人民中形成了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凝聚了社会共识;作为中国人民的一种价值追求,已经画出了最大同心圆,最大程度汇聚了奋进力量。其二中国梦具有强大理论指引力。中国梦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理论,包含着历史渊源、本质内涵、根本目的、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和根本要求等丰富理论内容。

3.独具的风格引领。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理论风格的中国化。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理论风格中国化”的命题,强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风格和理论表达上也必须要有中国特点,形成“新鲜活泼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二是中国梦独具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习式理论风格,突出表现在善抓事物本质的彻底性,同百姓心贴心的人民性,前进向上的先导性,充满活力的创造性,等等。这种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使中国梦在中国“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排名第一。

二、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时组织“三大攻坚战”,带领全国人民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致力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奋斗目标上的全面提升。一是量的指标提升。“小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阶段性目标。邓小平用“小康”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时,根据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实际,设想20世纪末达到人均800~1000美元,就算是小康状态。十二大确定了到20世纪末力争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十三大提出了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达到小康水平,第三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第一个十年翻番的量化指标;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对第二个十年也提出了翻番的量化指标要求;十七大又提出了人均指标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新要求。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这就在量的层面尤其是人均收入增长这一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指标上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二是质的要求提升。十二大强调使人民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也提出了使人民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五大明确了制度建设任务,并将之作为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十六大确定了经济、民主、社会等“六个更加”的任务,提出了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建设内容;十八以来,小康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全面”二字,强调“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等,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质的要求。习近平强调,要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党性研判等关系,反对把调门提的太高。

2.实现战略上的科学布局。一是科学布局“四个全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适应发展新要求,运用科学统筹的思想方法,从战略层面进行谋划布局,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其他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战略目标是重要引领,必须毫不动摇;战略举措是重要保障,必须毫不放松。二是统筹推进“四个全面”。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相继就“四个全面”相关专题进行了研究部署。一份部署,九份落实。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全面依法治国行稳致远,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

3.攻坚战术上的精准实施。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部署三大攻坚任务。坚持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问题短板,突出抓住工作重点、补齐发展短板、强化本领弱项,部署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坚强保障,体现的是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精准脱贫是指标性任务,体现的是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污染防治是迫切需要,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思想和大国责任担当。“三大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能否打赢考验着党的决心和智慧。二是坚持真抓实干,打赢三大攻坚战。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注重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和外部环境等领域重大风险。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大疫中经受住了大考,运用制度优势取得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略性成果。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目标标准,坚持精准方略,坚持依靠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取得了世所罕见的脱贫成就。十八以来,实现了六千多万人口的脱贫,而且是稳定脱贫。十九大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又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在污染防治时,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三、用“两步走”战略安排部署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答卷人的使命担当,在致力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顶层设计,作出战略安排,乘势推进。

1.对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中央对中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断。新时代的本质内涵是中华民族由富向强,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大的历史维度看,这个历史方位的判断事关全局,又影响长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选择都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必须敏锐把握历史方位的重大調整,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战略的高度布局谋划好从2020年到2050年这个30年,为实现由富到强的伟大转变作出科学规划和战略安排。

2.对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要结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这个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要坚持两点论,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一方面要聚焦“变”,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适应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提出新的目标任务,规划新的战略部署,注重从供给侧发展着力,持续推进新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把握“不变”,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不好大喜功、急躁冒进,不裹足不前、错失良机,这也需要从战略层面作出部署安排,确保方向不偏、道路不移。

3.对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战略安排。新中国建国70年,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在无比接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党中央站位新时代新方位,分析新形势新变化,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用两个十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新的目标定位和战略布局,与此前党中央明确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比较,有两个重要“新”变化:一是完成时间提前。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和可能,将基本现代化的任务完成时间从小平同志预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2050年,提前到2035年去完成,提前了十五年;二是实现目标提高。第一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间,回答了在完成基本现代化任务之后,党要带领人民实现的宏伟目标。

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又一段艰辛历程,也必将书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又一篇壮美诗章。

(作者单位:扬中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现代化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边疆治理现代化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战略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战略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