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晓栋与“龙鳞装”书

2021-04-28秦斌

人民画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装帧技艺书籍

秦斌

张晓栋的工作室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式的茶几上一杯普洱茶,一根檀香袅袅生烟,张晓栋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张晓栋,龙鳞装书籍制作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鳞装又叫做鱼鳞装,起源于唐代,是中国古代书籍从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它的出现,不仅缩短了书卷长度,方便阅读和检索,最重要的是,翻阅这种书籍会大大增加阅读的趣味。由于制作工艺极其考究且繁琐,技艺几近失传,实物也仅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刊谬补缺切韵》一件。

然而,张晓栋将其工艺恢复了。

张晓栋1981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开始从事书籍设计工作。他先后师从著名书籍艺术家吕敬人、北京大学教授肖东发、著名印后专家王淮。当他进入书籍制作这一行当时,电子书兴起了。

“当时,我觉得未来的书可能向两极化发展:一种是电子书,还有就是因物理形态而具有可触摸的情感传递属性、收藏的属性的手制书。”

张晓栋决定做精致与极致的书,于是他选择了复原龙鳞装。在先后请教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古画修复学者、印刷界泰斗,研究考证各种资料,历经无数次的尝试后,历时两年半,2010年,张晓栋制作出了第一部龙鳞装书《三十二篆金刚经》。

翻开这本龙鳞装书籍,特殊装订的一面书页仿佛整齐排列的鳞片,轻轻翻动,一幅画会慢慢消失,另一幅画会逐渐显形。“这是很有禅意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再去阅读里面的经文,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十多年研究龙鳞装,张晓栋恢复并改进唐代龙鳞装装帧技艺,获得书籍发明专利20多项,还在2019年以特邀参展艺术家的身份参加了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之后,张晓栋又耗时四年制作了经龙装《红楼梦》,经龙装是传承中的创新,结合了经折装(图书装订方式之一,也是中国书籍法帖装裱形式之一)、龙鳞装两种装帧艺术的优点而成。

张晓栋说:“文明的延续,书籍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载体。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的书籍功能远比我们今天看到的书籍更丰富。不仅是文人墨客最好的抒怀的载体,也是材料与工艺的精致结合,是大家学者、藏家、皇家的珍藏品。书籍存在的形式本身也是文明传承的一种方式。”

从书籍设计师到龙鳞装技艺非遗传承人,再到开创“经龙装”“蝴蝶装”“千页”等书籍装帧的艺术家,张晓栋与纸张、书籍的故事仍在继续。目前,张晓栋开始将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壁画与塑像,通过工艺书籍制作的方式展示出来。他说:“我把书称为穿越时空的宇宙飞船,因为书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回到过去也能畅享未来。”

猜你喜欢

装帧技艺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配色设计研究
纪念币装帧卡收藏价值日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