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教学语言的超语实践研究

2021-04-26宋旸AngelM.Y.Lin

语言战略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留学生

宋旸 Angel M. Y. Lin

提 要 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教育语言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设汉语和英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际硕士项目,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攻读学位。来华留学生的学术汉语和学科内容学习情况不仅决定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项目的教学质量,也关乎汉语国际推广和汉语学术话语权提升的战略目标,但现有研究对此类项目中课程的教学情况关注较少。通过对上海某高校4个学科汉语授课国际硕士项目中来华留学生在学术汉语和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超语实践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现有汉语授课国际硕士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加强对学术汉语学习的支持以及对全球知识生产不平等的反思。超语实践可以帮助来华留学生基于个人历史和生命轨迹,综合多语资源观和批评性知识观,自下而上地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生态体系。现有来华留学生教学语言规划应做出相应改进。

关键词 超语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学媒介语;留学生;多语语言观

中图分类号 H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014(2021)02-0056-11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205

A Translanguaging Perspective on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Song Yang and Angel M. Y. Lin

Abstract In line with the agenda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language planning informed b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launched international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that adopt English and/or Chinese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ese programs are aimed at attrac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pursue postgraduate degrees in China. Whether students can learn the academic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ipline-specific content knowledge well is critical for both the qua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medium-instruction programs and the strategic agenda of promot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s a lingua franca as well as enhancing the status of Chinese-mediated scholarly works in the global academic arena. Nevertheless,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and-learning status quo of courses in those Chinese-medium-instruction programs. Drawing on translanguaging as the theoretical lens, this article reports a multi-case study on how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ese-medium-instruction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translanguage when learning the discipline-specific Chinese for academic purposes and disciplinary knowledge in four departments of a Shanghai university. Our study found that the curriculum design needs to provide adequate support for learning academic Chinese and critically reflect on the global inequality in knowledge production. Meanwhile, translanguaging help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a diversity of life trajectories co-construct an ecosystem of learning that embraces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facilitated by a multilingual and critical epistemic vis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Language policy and pedagogy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Key words translanguag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ultilingualism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超语实践研究关注多语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多语语言背景,重视国际化教学场景作为语言文化接触带(contact zone)的独特属性,着重分析课堂内外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多模态与多重语言资源的综合参与。现有研究文献主要聚焦于英语授课课程、双语授课课程和内容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课程(García & Li 2014;Lin & He 2017)。

国内的高教国际化超语实践研究尚在起步阶段。Wang & Curdt-Christiansen(2018)研究了中国一所高校英汉双语课程中的超语实践类型,发现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师语言支持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超语实践具有重要的鼓励和促进作用。Song & Lin(2020)分析了上海一所国际化高校英语授课硕士项目里中外学生在城市、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中的超语实践。Wang(2019)系统研究了香港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超语教学,指出超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语资源,提升学生的英汉双语学术素养。

本文将在以下3方面对现有超语实践研究做出补充:

首先,现有研究主要基于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语言类或内容型课程,或汉语作为外语的语言类课程展开研究,而对于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内容型课程尚无关注。本文将在研究议题上对现有文献做出相关补充。

其次,现有超语实践研究多聚焦于课堂教学,或国际与区域性的教学和语言资源不平等问题对教学语言使用的影响,因此研究范围局限于课堂内的超语实践。本文以Lin,Wu & Lemke(2020)基于生物学的生态系统隐喻为基础,将超语实践看作无界的跨语符流动,聚焦于来华留学生如何与他人(包括老师、同学、朋友等)、书本、论文、計算机、手机、网络等有形和无形的“主体”建立关系和关系网络,由此启动作为无界流动的超语实践。

最后,我们将超语实践研究聚焦于来华留学生如何在相关课程中运用超语实践完成汉语作为学术语言的专业知识学习。我们将Lin,Wu & Lemke(2020)的超语实践的定义从跨域符的流动拓展到跨语符和跨知识体系(trans-epistemic)的流动,也由此关注学术语言本身因为跨国和跨区域知识的传播与生产而具有的动态和跨语际属性。

四、研究背景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调研的高校是上海一所“双一流”建设综合性大学。据该校网站2019年资料统计,该校现有已注册来华留学生3600余人,现开设260个三年制汉语授课国际硕士课程和24个两年制英语授课国际硕士课程。在案例筛选方面,本研究着重考察学科类型不同带来的汉英学术语言选择和学术知识定位差异,并进一步考察这些差异如何体现在汉语授课课程的课堂语言管理中和来华留学生的语言信念与语言实践等语言政策研究层面中。考虑到理工科的学术语言受国际科学标准化的影响较大,我们以人文社会科学为范围,最终选定中文系、新闻系、哲学系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汉语授课国际课程开展研究。这4个系所的汉语授课国际课程在内容本土性与全球性、授课方法和办学规模上各具特色,使得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多样性(Yin 2016)。

(二)数据搜集方法

本课题采用半结构学生访谈、线上线下观察和课程材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本文第一作者通过担任该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短片比赛评委的方式与各系所部分留学生取得联系,并通过他们陆续联系到其他愿意接受采访的留学生。在受访学生筛选方面,本课题遵循多样性最大化原则,旨在呈现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工作经历、国别、语言掌握、专业方向等方面的多元性(见表1)。

如表1所示,最终共有10位留学生参与本研究。每个访谈的时长90~120分钟。半结构访谈问题涉及来华留学前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经历、来华留学动机、课程学习体验(如课堂学习、知识学习、语言使用、课外自学等方面)、学校和院系组织的语言辅导或学术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等。线上线下观察主要包括受访学生朋友圈和相关校内留学生活动等。课程材料包括课程大纲及学生自愿提供的课堂报告和课程作业等。本文的分析主要基于半结构访谈数据展开分析。其他材料作为辅助资料,以协助解读相关的访谈资料。

(三)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作者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首先采用开放编码,对文本展开归纳分析,然后运用Dafouz & Smit(2016)提出的多语环境中英语授课课程语言政策路线图分析框架对编码做主题分类。为适合汉语作为授课语言的语言政策分析,我们对路线图分析框架做了部分调整,主题分类所使用的推理型编码的相关分析框架维度具体包括:

(1)汉语之于英语和其他语言的角色;

(2)学术科目,具体包括学科知识和学术素养,如学术论文写作、课堂报告、学术讨论等;

(3)语言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语言政策规定和师生自主确立的课堂语言使用规范;

(4)行动主体,主要指留学生及其社交网络中的成员(如同学、教师、校外和过往的师长朋友等);

(5)实践与过程,主要指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发展学术素养的实践活动与过程;

(6)国际化与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包括课程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设置上的国际化和全球地方化相关性的问题。

其中,后3个维度对前3个维度涉及的参与主体、实践活动和性质做出情境性的界定。因此,在编码过程中,我们以前3个维度为编码主题,后3个维度作为前3个维度的细化角度,生成开放编码的相关子主题。下一节的案例分析将基于前3个主题展开具体论述。我们首先分析课堂语言管理与师生的多语语言意识形态,然后分析来华留学生的学术汉语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中的超语实践情况。

五、多案例分析

(一)课堂语言管理与多语语言意识形态

尽管所有课程政策规定均以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但所有受访学生都提到,各系所教师的课堂语言管理均容许使用多种语言及其变体,包括但不限于普通话及其方言变体、上海话、上海手语和英语。其中6位受访学生都提到,学习中的首个语言挑战是对汉语普通话的方言变体的听力识别能力。如S3所说,授课教师带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与他们此前学习的以HSK听力测试题为代表的标准普通话有很大差异。

访谈片段1

S3:到这边老师会有口音,然后对我们来说也很困难的。上海的口音也有,然后其他地方也有。

研究者:突然发现中文会这么不一样。

S3:对,因为我们就考试什么,就汉语水平考试,就那种很标准很清楚的汉语,然后到来这边就很多口音的,但其实也很有趣。

访谈片段2

S5:我们这个课程[项目],第一年会上那些基础课,然后语言学理论之类的,然后就觉得挺难的。

研究者:你们都是选中文的,然后再看,还是会选一些英文的也一起看?

S5:也有,英文材料也很多,然后其实我上的课英文材料好像更多,比如说历史语言学,老师会用英文材料上的。

同时,受访学生均表示,所修课程任课教师均会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使用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的课堂语言管理,差别仅在于两种语言的比重会根据学科课程内容的要求有所变化。在片段2中,S5特别提到课程类型和特定的学科子分支课程会对英文材料比较看重。由此可见,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师生均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课堂语言管理中来,并不因为汉语是政策规定的教学媒介语而单一使用汉语,而是将英语和汉语及汉语变体都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Wang & Curdt-Christiansen 2018)。

受访学生在课程中的语言挑战还包括从日常汉语的听说读写到學术汉语的课堂报告、讨论、书面小结和论文撰写。受访学生普遍意识到,这种转变是本科阶段汉语语言能力学习向研究生阶段学术学习转变带来的语言使用变化。但该校汉语授课项目大多缺乏相应的学术汉语课程,也没有将学科内容与学术汉语的教学相结合,受访学生大多对如何应对这样的汉语语域转变并有效学习学术汉语缺乏认识。

访谈片段3

研究者:你觉得研究生学习和本科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差别吗?

S6: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一个是在波兰,所以如果他们教我们中文,老师大部分时候用英语解释。可是现在我们学习语言学的方面。他们不教我们汉语。他们通过汉语教我们另外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大的差异。还有我要看很多中文书。这不是对外国留学生的材料。这是对中国人的材料,所以我开始学习就真的很难。在这里我觉得中国人不用很长的词或者句子。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用这样的词。然后作业我觉得也是很大的差别。因为在本科的时候,我们的作业是你们要用汉语写比如你的梦想或者你的理想。在这里不一样。你要比如说解释逻辑或者语言有什么差别,所以抽象的东西更多。

在访谈片段3中,S6谈到了她对于学术汉语和日常汉语学习差别的认识。S6细致地描述了日常汉语与学术汉语的一些特征差异,例如句子长度、话题和抽象程度的差异等。但同时她还认为,因为老师是以与来华留学生共同学习的“中国人”,即中国同学,为教学的目标群体,才没有开展学术汉语的教学,即默认只要是中国学生就不需要额外的课程来学习学术汉语。以教学对象是“中国人”和“外国人”来决定学术汉语教学是否必要,使得受访学生常常以“添麻烦”和“不想添麻烦”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不愿意主动寻求中国同学的帮助,而陷入自带“语言缺陷”的学习观(Lin 2020)。

访谈片段4

S4:老师会告诉我们,写论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是什么,还有写论文的时候,那些参考文献都必须要标记好,论文框架要很明确。这种写作的方式,老师会教我们。我们应用到论文的时候,每学期汇报,那个时候如果有问题,我们大家就可以修改、纠正,就是这种的。

与S6所谈情况相对,有些老师对于学术汉语的教学则较为重视。在访谈片段4中,S4提到她的导师为自己门下的硕士生单独开设了学术汉语的“小课”,辅助相关的学科内容课程,使得所有学生都得到了系统的学术汉语支持,也让来华留学生避免了以中、外学生的二分法来理解学术汉语学习有无必要的想法。如S4在访谈片段中的主语代词“我们”所示,同一“师门”下的学生,因为学术汉语“小课”的开设而形成了自发的“社群”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学术内容和语言的双重学习(Galloway,Numajiri & Rees 2020)。

(二)超语实践作为学术汉语学习的自发形式

为提高学术汉语水平,跟上学科内容的学习,受访的留学生广泛通过超语实践自发地开展学术汉语学习,并且不局限于课堂内的师生、生生互动,而是存在于课堂内外各类学术活动中,具体包括课程材料的文献搜索与阅读、课程作业的撰写、课堂小组报告的分工、准备与课堂展示,以及论文的撰写、讨论与修改等。

受访学生首先要应对的学术汉语挑战便是课程材料的阅读。在访谈片段5中,S8并不将日、汉学术语言作为互相独立的语言系统,而是认为自己本科阶段在日本的学术日语训练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术汉语能力,并积极运用日语资料学习相关的高等教育课程内容,而将汉语和英语分别用于查找对应的语言使用区域的学科文献。除了辅助阅读理解学术文献外,超语实践还被运用到理解和比对专业术语中。

访谈片段5

S8:有可能是我一直在大学,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日语的表达能力。随着自己母语的发展慢慢提高了中文的能力,有可能是这样,我真的自己没有好好学习中文,我是要继续努力

学习。

研究者:你到这里来读书,你觉得中文对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吗?

S8:学术中文有一些挑战,但是没有人帮我改,主要靠自己。自己学习还是看看日本的数据比较多,还是用母语学习效率比较高,所以我觉得还是用日语通比较多。一般的东西和世界通用的东西是可以用日语找,但是比如中国教育相关的事情,我肯定去知网。如果是那个话题是跟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有关的话就去查英语的材料。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勤奋的民族
勤奋的民族
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服务性产业化发展初探
中国高铁“走出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