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复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021-04-26顾万春钱慧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项目化结构化多元化

顾万春 钱慧

【摘 要】深度复习是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围绕具有联系的复习主题,经历积极主动的探索实践,批判性地抓住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将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结构相融合,形成自己结构化的“数学模型”,从而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复习方式。深度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能力,形成结构化的数学思维;重视学生对复习内容问题的解决与反思,加深对学习内容深层次的数学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深度复习 结构化 项目化 多元化

“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一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直观地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并掌握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来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深度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让立体图形的计算连成线、织成网、形成块,形成学生自己理解的“数学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形成數学素养。

一、整理结构化,发展数学思维

深度复习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归类和整理,构建知识之间的认知网络,抓住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让知识结构化。知识结构化是指将平时学习或复习中日渐积累起来的知识,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予以归类梳理,使之条理化,形成认知模型。在本节课的复习中,教师有效引领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回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在上课前对要复习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整理,用自己喜欢的独特的方式把所学知识简洁形象地表现出来,初步形成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再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修改、补充与调整,最终以表状或树状或网状的方式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形成对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内容的整体性的“数学模型”,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数学思维。

1.自主整理,展示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了整理。我们一起来看这几位同学的。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整理了什么内容?

生1:用文字和画图的方式整理了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生2:列表整理,用字母表示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生3: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了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这些方法你比较欣赏哪一种?

2.全班交流,构建网络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了整理,很多同学比较喜欢表格的方式,钱老师也借助表格进行了整理。

(1)什么是表面积?计算表面积要用什么单位?什么是体积?计算体积要用什么单位?容积呢?

(2)这里都是求表面积,为什么计算公式不一样呢?能具体说一说吗?

(3)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请大家结合展开图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

小结:你真了不起,发现了侧面积、表面积之间的联系,这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都可以用底面周长乘高求出侧面积,再加上两个底面积。在算法上它们是相通的。

(4)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请你选择一个在小组里说说,并想一想这些体积公式可以怎么分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5)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可以怎么分类?

(6)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平面图形运动到立体图形的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在数学上叫作直柱体。它们的体积你会算吗?

生:它们都可以用底面积×高算体积。

(7)这些体积公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师:长方体是基础,由长方体的体积推出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通过圆柱的体积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进行研究,转化的策略在数学王国里真是一个得力的小助手,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经常加以运用。

以上“知识梳理,构建网络”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整理复习的能力,课始便让学生展示交流课前的“预习成果”,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利用学生喜欢的表格整理,将知识串成线,构建了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温故”的过程中“知新”——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统一算法,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促进了学生向更深处复习,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应用项目化,加深数学理解

通过学生深度学习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巩固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化学习是指教师围绕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发掘真实的生活问题,设计一个有价值的完整的数学情境系列活动,通过合作共探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复习中,教师根据复习内容,梳理、整合,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项目化的应用练习,让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探究、动口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复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解决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了下面的物体,你想求什么?请听活动要求。(播放录音)

活动要求:①每组选定一个物体进行研究。

②想一想:我能解决这个物体的什么问题?组长记录。

③算一算:选择合适的条件列式解决问题,组长搜集。

④说一说: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钱老师邀请了这些组长来交流,其他同学做好小评委。

生1:我们小组研究了游泳池,可以求贴瓷砖的面积,上面没有,只要求5个面的面积,是2140平方米。

师:小评委们,对吗?继续。

生2:還可以求游泳池的容积,20×50×2=2000立方米;还可以求水的体积:20×50×1.5=1500立方米。

师:研究了游泳池的,都请举手,都正确吗?关于游泳池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生3:我求了游泳池的底面积,50×20=1000平方米。

生4:我们小组研究了茶叶罐。求了茶叶罐的表面积,侧面展开是正方形,所以底面周长等于高,先求半径,是2厘米,再求表面积,是58.24π平方米。

生5:还可以求茶叶罐的体积,还是先求半径,是2厘米,体积是50.24π立方厘米。还可以求它的侧面积。

生6:我们研究了蔬菜大棚,求了塑料薄膜的面积,是表面积的一半;还求了种菜的面积,是一个长方形;还可以解决大棚的体积;还可以求出收了多少菜。

以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一方面重视基础巩固,另一方面重视拓展提升,练习的最后安排了一道综合应用题——项目化研究,将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开放性、挑战性融为一体,学生结合自己的数学理解,提出自己想解决、会解决的问题,在交流互动中,有了“原来还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啊”的数学理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

三、小结多元化,形成数学思想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某个教学任务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在教学中,教0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小结方式——归纳式、巩固式、比较式、探究式、评价式等课堂小结,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形成系统,学生的思维活动延续创新,学生的认识水平上升到更高的水准。在这节复习课上,教师结合复习内容精心设计与之匹配的多元课堂小结,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将所复习的知识系统化,并使复习的内容、方法牢固注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多元化的课堂小结,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激活创新能力,形成数学思想,发展学习能力。

1. 练习中的小结

师:第三题请你读题。表面积,谁来?体积呢?这里都是6×6×6,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是棱长×棱长×6,第二个是棱长×棱长×棱长。

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呢?

生:(1)意义不同,(2)单位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

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意义不同,所以它们的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虽然这里的得数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不能比较。在解决问题时要想好求的是什么。

2.全课后的小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在解决图形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转化、实验等方法继续研究,从不同的问题中寻找相同点,找到相通的方法,让我们的数学更有趣。

“练习中的小结”,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比较“表面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在具体的练习中来小结“两个数学概念的区别”,学生更容易发现不同、理解不同,形成善于比较的数学思想,从而丰富解题思路。“课后小结”是教师在教学内容结束时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回顾反思、总结深化,它既是让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再现,更是对学生复习内容的深层体验、精准概括和结构化整理,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也训练了学生数学模型思想方法。

总之,深度复习更要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状态,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从而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复习过程与能力,形成结构化的数学思维;重视学生对复习内容问题的解决与反思,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数学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项目化结构化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