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微

2021-04-25马兰

成才之路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马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微课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并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文章阐述微课的概念及其特点,探究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策略,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8-0128-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而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并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本文阐述微课的概念及其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策略。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是针对特定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教学设计精致、示范案例经典、以自主学习为主、制作简便实用等特点,可应用于课前预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练习巩固、小结拓展等环节。微课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视频以及惟妙惟肖的音频可有效突出教学重难点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微课的教学价值显而易见,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于依赖微课,因为微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可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并应用微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微课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1.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教学内容,而基于信息化的微课可以提供一臂之力。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理解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与这篇文学作品之间隔着久远的历史,因此,背诵、理解的难度比较大。为拉近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借助微课开展教学,首先向学生播放名家朗诵的《岳阳楼记》音频,让学生通过充满感情的朗诵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然后通过多媒体分别介绍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以及岳阳楼的修建背景,最后通过一段视频展示现代岳阳楼的风采。由此,这种立体的教学实践既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又让学生了解到课文以外的文学常识、历史知识等。丰富的教学内容弥补了教材设计和学生阅历的不足,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让学生形成多元的感受、理解及独特的情感体验。但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领悟课文所传递的情感。因此,教师可借助微课强大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功能,启发、引领学生走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价值取向,并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起到积极的熏陶作用。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作用?是否可以删掉?对此,学生心存疑虑。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分别找到两幅以大海为背景的图片,一幅图片显示的海面平静而神秘,而另一幅图片显示的海面乌云密布。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这两幅生动的图片之后,再结合教师的课文内容分析,轻松领悟到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第一处环境描写暗示人物渴盼与兴奋的心情,而第二处环境描写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两处鲜明而生动的环境描写,勾画出人物不同的心境,因此,不仅不能删掉,还缺一不可。由此,教师借助微课的图片展示,并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理解课文主题。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微课的图文声像功能,生动呈现课文的意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有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例如,《看云识天气》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学会看云识天气。因为这是一篇说明文,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于是,教师利用微课的视频功能,向学生展示10种基本类型的云:积云、层云、层积云、高积云、雨层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积雨云。学生通过这段视频对云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并产生极大探究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轻松切入课文主题,引领学生揭开各种云的形态特点以及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三、 微课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1.可利用微课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如何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传递给學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巧。微课具有强大的图文声像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其生动呈现课文内容,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苏州园林》是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而仅凭教师的口语表达,很难将苏州园林的魅力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借助微课视频,将与苏州园林相关的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魅力,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还可以穿插相关背景内容介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从而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出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2.可利用微課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一段微视频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课文以及微视频内容探究文中描写的四次背影、四次流泪和两次叹气的意义。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并朗读课文,能生动感知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形象,并对文章中心思想产生感性认知。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并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章中心思想,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3.可利用微课构建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微课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刻感知文章烘托的气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黄河颂》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展示黄河波澜壮阔的情境,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充分感受黄河水的“风吼马叫”,对黄河心生敬畏,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四、 结语

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并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课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并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晗.微课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王路路.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0.

[3]何俊.微课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4]席全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J].天津教育,2019(34).

[5]杨春梅.微课介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途径探析[J].成才之路,2016(29).

[6]邢鋆.微时代 大课堂——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2016(1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crolecture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Chinese teaching can enrich the content of Chinese teaching, break through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ntent of teaching,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Chinese learn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lecture,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microlecture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microlecture; Chinese class;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efficiency; strategy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