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刍探

2021-04-25陈春梅

成才之路 2021年8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陈春梅

摘 要:语文教学具有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阅读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文章对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现状、意义进行探究,并对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拓展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8-0054-02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的价值,形成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感知文章的字面意思,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1)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但部分语文教师仍坚持“应试教育”思想,习惯性地将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直接告诉学生,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没有机会体会思考和感悟的乐趣,难以产生阅读兴趣。

(2)阅读教学方法及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应采取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以满足其阅读需求。但从实际来看,仍有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采用读课文、找不认识的字词、逐字逐句讲课文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极强的“替代性”,也就是教师代替学生学习,学生没有想象和思考的机会,阅读兴趣被扼杀。单一枯燥的阅读教学方法,难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学习观,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道路上的“拦路虎”。

(3)学生缺少自主阅读习惯。学生年龄小,还不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很难专心地阅读,难以感受阅读的价值,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4)不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在培养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当前的阅读教学看,许多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使得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课内,未延续到课外,自然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只要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就会形成较强的信息提取能力,同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也会得到提升。能力的提升,会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阅读对自己的帮助,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同时,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进行高层次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发展奠定基础。

(2)有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升,这反过来也使教师的阅读教学困难重重。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提升,其自主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及语文素养也会提升。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就会使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提升,并使教与学处于“相长”状态。

(3)有利于拓展学习深度。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更重视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及感悟,使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就不应让阅读停留在文章表面,而应引领学生深入探索文章,对作者的用词、写作手法及所蕴含的情感等进行剖析。这样,学生的学习深度就会得到拓展,学生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还能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深刻的感受。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需要先做好阅读兴趣的培養工作,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期盼心理,从而自觉阅读。而创设生活情境,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激趣手段,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进行身临其境的阅读。比如,学习《影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天中不同时间影子发生变化的短视频。学生观看后,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想象,进而对课文产生阅读兴趣,想看看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内容和情感。另外,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朗读比赛,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们对同一篇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2)采取多元化阅读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法。比如,教学《棉花姑娘》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首先,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谜底导入的方法,如“白白的身子,穿着绿绿的裙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当学生猜出是棉花时,教师就顺利导入新课。正式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课文题目不是‘棉花,而是‘棉花姑娘?”“棉花姑娘生了什么样的病?”“课文中不同角色的表现怎样?你感受到了什么?”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能对整个故事进行梳理和总结。再如,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难以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诗歌内容,将抽象的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对诗人的所思所想进行具象的感受。这样,学生便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而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将来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增加学生的信息获取量,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阅读能力及思辨能力等。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做好标注,如不认识的汉字和不理解的语句等。对于不认识的汉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来解决。对于不理解的语句,学生可以反复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并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直至完全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学生就会边阅读边思考,更好地理解文章。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4)开展拓展阅读活动。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新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是: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5万字。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积极落实新课标要求,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安排。比如,在每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做好课外阅读计划,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课外读物。当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和分享阅读感受,或将自己的读后感写成文章等。这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结语

总之,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剖析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并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多元化阅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开展拓展阅读活动等方面入手,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亚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黑河教育,2020(04).

[2]陈明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6(07).

[3]青格勒.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D].內蒙古师范大学,2016.

[4]方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分析[J].科教文汇,2013(12).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rich reading skills, form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lifelong lear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the specific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reading interest; reading methods; reading habits; expanding reading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