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秦引锥刺股

2021-04-25行思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兵法六国苏秦

行思

苏秦,战国时期洛阳人,最开始凭着一知半解的学问到处游说,想謀取大官。他到秦国,向秦惠文王说了许多动听的话,连续十次上书鼓励秦国吞并其他六国。可是,秦惠文王觉得内部还没有做好准备,外部的条件也不成熟,过早提出吞并六国,会四面树敌,因此拒绝了苏秦的主张。苏秦因为读书太少没有认清当时的局势,最终铩羽而归,垂头丧气地回到洛阳老家。

他的父母见了他,认为他没有出息,不同他讲话;他的妻子认为他不争气,只顾织布,看也不看他一眼;他要求嫂子给他弄点吃的,嫂子不但不给,还奚落了他一顿。苏秦看到自己的亲人都这样对他,心里非常难过。于是,他立志刻苦读书。游说失败也使他认识到,在战火连绵四起的年代,不懂兵法是不行的。他日夜用功,潜心研究兵法。有时实在累了,也不肯睡觉。他准备了一把锥子,瞌睡时就猛刺大腿,一痛就忘了瞌睡,进而继续学下去,常常弄得腿上鲜血淋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引锥刺股”的故事。

后来,苏秦的学业有了很大进步,又去各国游说。这一次他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秦国要吞并六国势在必行,只不过是早或晚的事。六国要想不受秦国的侵略吞并,必须联合抗秦。于是,他先后在六国宣传“合纵”的道理,逐步使燕、赵、齐、楚、韩、魏六国结成以楚国为首的同盟,联合对付秦国。苏秦兼任六国的国相,佩六国相印,并担任“纵约长”。秦国因此不敢东进入侵,双方相持了十五年之久。

素材点评

树木受过伤的部位,往往变得最硬。逆境是成长的催化剂,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应该有忍耐的精神,经受住暂时的挫折,只有这样才能磨砺自己的毅力。苏秦后来成为六国的国相,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宣传“合纵”大略,使秦国不敢入侵六国,应该说与他之前的挫败经历不无关系。

适用话题:忍耐、勤学、成熟、坚强等。

猜你喜欢

兵法六国苏秦
“‘孙子’兵法”等十三则
秦史论
秦之胜,时运使之耶?
兵法
为什么用二百五骂人?
引锥刺股
张良得《太公兵法》
伊朗核问题六国和伊朗发表共同声明,决定谈判延期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前倨后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