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有效矫正幼儿任性行为的策略

2021-04-25赵新梅

家长·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幼儿教育

赵新梅

【摘    要】幼儿的任性行为是指幼儿不受约束的行为,而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是家长和幼儿教师的重要教育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将对有效矫正幼儿任性行为的策略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在正确引导幼儿的情况下,为其积极健康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任性行为;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9-0159-02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Correction of Children's Wayward Behavior Strategy

(Qingquan Kindergarten,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O Xinmei

【Abstract】The capricious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refers to the unconstrained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The correction of childrens willful behavior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work for parents and preschool teacher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various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ly correcting children's willful behaviors,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active and healthy lifelong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children.

【Keywords】Preschool;Wayward Behavior;Corrective strategies

處于幼儿期的儿童,心智还未发展完善,无法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合理、理智的支配,从而出现任性行为。此种任性行为是指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的行为。在幼儿出现任性行为后,若是家长没有及时矫正幼儿的此种行为,而是视而不见,那么就会对幼儿未将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幼儿家长需要在了解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后,及时劝导和改正幼儿的任性行为,以此为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素质修养提供重要保障。

一、家长要合理满足幼儿的需求

要想有效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家长就需要对幼儿的要求展开明确认知,要对要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面对幼儿合理正确的要求,家长可以给予支持和满足;相反,对于幼儿一些不合理、错误的任性要求,家长不能一味满足,同时要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和要求是不合理不正确的,并要对幼儿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及时指出和纠正。从而让幼儿清晰地感受到错误的任性行为,及时正确发展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

例如,幼儿总是会向家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是今天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些零食,明天要在家长的手机上看一些动画片,后天又要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些喜欢的玩具。那么作为家长应如何合理满足幼儿的需求呢?首先,家长全部拒绝幼儿的需求是不对的,因为幼儿长期受到家长的拒绝,他们会与父母的感情变得冷淡,甚至会对父母有怨恨,何况幼儿的任何需求也有合理的一面;其次,家长全部满足幼儿的需求也是不对的,比如幼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想要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很容易会使幼儿感觉到不费力就可以好吃好玩,这样发展下去容易使幼儿养成任性、甚至骄纵的不良行为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满足幼儿需求和防止或矫正幼儿任性行为最好的方法是:条件满足、延迟满足和“冷处理”。

条件满足可以让幼儿明白一切行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幼儿要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时,家长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一集来看,但要求孩子每天只能看一集,并且看完之后,自己要关掉电视,否则就不能观看,刚开始几天一般幼儿看完一集后还想看第二集,这时家长应向孩子重申规定和要求,并鼓励孩子要遵从规定,这时多数孩子会接受规定,时间一长,许多幼儿看完后会主动关掉电视,甚至家长不在家时也会这样。

延迟满足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心和防止幼儿出现任性行为和习惯,比如某个月已经让孩子吃了一次汉堡了,但是又要吃一次汉堡,这时家长应告诉孩子:“这个月已经吃了一次汉堡了,汉堡吃得太多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这个月再不能多吃了,要是想吃就等到下一个月吧!”由于幼儿喜欢吃汉堡,就会期待地等待下个月的到来,这样就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和防止幼儿出现任性行为和习惯。

“冷处理”手段,可以有效地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事实上,许多幼儿之所以会逐渐形成任性行为,主要原因就在于多数家长没有明确拒绝和指出或纠正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和不正确行为,而是听之任之。就算有些家长一开始明白幼儿的不合理要求或行为,也想过不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进行满足,但面对幼儿的一哭二闹后,他们会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或行为进行妥协,此种情况就是导致幼儿出现严重任性行为的根本原因。针对幼儿的一哭二闹的任性行为,家长最好要采用“冷处理”的教育手段,即面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或行为时,家长首先要明确拒绝,而当幼儿因为没有被满足要求而继续哭闹时,家长就要使用“冷处理”的教育方式,做到既不能对着幼儿生气,也不能因为幼儿的无休止哭闹而妥协,而是应该在对幼儿的哭闹进行无视后,为其营造出一种“即使哭闹不休父母也不会理睬你,要求也依然不会满足”的处境。在此种处境中,由于幼儿会逐渐明白哪怕从早哭闹到晚,也没人理会自己,自己的要求也仍然不会被满足,会渐渐停止哭闹,进而放弃自己的要求。最终达到有效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的目的。

二、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

在教育方面,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差异。其实要想有效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家长双方就要保持一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如在教育幼儿的大方面,夫妻双方应该通过协商等方式,对幼儿的教育方针进行共同制定;在日常小事的处理上,夫妻中若一方出现错误,另一方就要明确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需要另一方在接受错误后向幼儿道歉,告诉幼儿之前的问题父母处理的错误之处,要让幼儿在原谅父母后不模仿、不学习此种错误行为。

与此同时,由于家庭氛围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因而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进行营造。许多家庭因为父母的不和谐而产生种种矛盾,在此种环境氛围下长大的幼儿势必会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总之,作为家庭成员,男女双方都需要加强夫妻之间、亲子之前的情感维系,要积极营造乐融融的家庭环境氛围。这样才能为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创造环境保障,利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积极健康发展。

三、有效实施家园共育

在新课改下,家园共育是必然教育,同时也是实现幼儿任性行为习惯矫正的有效方式之一。幼儿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要通过家长加强对幼儿的了解,也要在同时对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进行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明确辅导幼儿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幼儿的实际问题解决助力。

另外,当发现了家庭和幼儿的一些问题后,教师也需要和幼儿园联合,在问题的处理中更加深刻地推进家园共育。要双方在交互教育中,朝着同一教育方向努力。而家长方面也需要实时联系起教师,要在主动沟通中,加强对幼儿在园内表现的了解,也要如实反映出幼儿在家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优点,教师和家长方面都需要加以深化;面对幼儿的缺点,家庭和教师方面则需要适时地指导幼儿,让幼儿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同时表引导幼儿向好发展。一旦幼儿出现任性行为,教师和家长就要形成合力,制定相应的行为约束条约,要在家庭和幼儿园双环境中监督幼儿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幼儿的任性问题,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使幼儿积极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四、结语

總之,幼儿任性行为的形成产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而幼儿之所以会产生任性行为,不仅与幼儿的天性等自身因素有关,也还与家长的后天教育行为有关。基于此,家长要想对幼儿的任性行为进行矫正,就要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还要采用条件满足、延迟满足和“冷处理”等手段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和合理满足幼儿的需求。另外,家长还要联合幼儿教师,通过家园共育,共同纠正幼儿的任性行为或不良习惯。如此方能一步步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促使幼儿的身心积极健康发展。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有效矫正幼儿任性行为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6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璨.幼儿园矫正幼儿任性行为的指导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幼教),2019(08).

[2]王春亚.浅谈幼儿任性行为矫正策略[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10).

[3]张涛.浅谈矫正幼儿任性行为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29).

[4]陈京芬.纠正幼儿的任性行为[J].幼儿教育,2006(12).

[5]陈娜娟.小脾气,大问题——幼儿在家任性行为的调查与思考[J].早期教育,2000(14).

[6]蔡德芳.幼儿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J].家教世界,2013(22).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幼儿教育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与矫正策略
调动自控意识,克服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