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学点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究

2021-04-25伍尚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2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

伍尚威

【摘要】社会经济改革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市,并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此,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农村教学点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展开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加强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实效的相关策略,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留守儿童;德育

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儿童阶段正是其心理、身体、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教育和陪伴的成长中,会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所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是当前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教育点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之外,还要提高对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对德育进行全面优化,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策略,以此促进留守儿童得到良性、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高效的留守儿童德育目标。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留守儿童学校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对他们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留守儿童的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留守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可有效促进儿童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德育方面,教师可利用身边的真实例子来引导学生,促进留守儿童辨别是非能力的提高,帮助留守儿童形成一个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世界的观念,这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例如,在德育中,笔者会深入到留守儿童中间,与留守儿童平等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愿意敞开心扉和笔者聊天。这样一来,笔者就能全面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有助于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一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内容。如此就能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课堂活动,不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能通过课堂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锻炼他们的品质,磨炼他们的意志,从而增强留守儿童应对挫折的心理和能力,培养他们健全和健康的人格。

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如较为敏感、脆弱、自卑、消极悲观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对留守儿童有足够的耐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心,并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中对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使其慢慢放下心中的防备,把教师当成朋友,遇到问题及时问教师,逐渐帮助留守儿童面对所遇到的问题和生活。

比如,在实际的生活中,有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不满意,又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不敢告诉父母,害怕父母伤心、失望,同时又不知道该怎么提高自己的成绩,最后就自暴自弃。这时,教师就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给予他们解答和帮助,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和父母及时沟通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不仅能获得父母的理解,而且父母能帮助自己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与教师沟通,向教师说出自己学习上的困难,教师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构建德育平台

在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形势下,虽然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但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极大便利。如果将这一先进手段与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相结合,不仅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还能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实效。所以,作为农村教师,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术为留守儿童创建全新的德育平台,对德育手段进行创新。如,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视频、精彩片段等,以供留守儿童自选观看和学习;或者给留守儿童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视频,鼓励留守儿童对其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能丰富留守儿童德育途径,还能促进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更好地发展。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共育的平台,要求留守儿童父母和教师共同讨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能让家长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更多关爱和关心;或者让留守儿童参与其中,引导父母和孩子之间敞开心扉的聊天和互动。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现在存在的问题,还能使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关系得到有效缓和。

四、创新德育方法

在农村留守儿童德育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德育目标之外,还应积极创新德育活动,在丰富德育方法的同时,还能调动留守儿童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实效提升。另外,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活动形式,能有效改变传统说教的低效教育现状,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德育活动中获得心理需求,学习行为习惯,而且对提升留守儿童的道德思想品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比如,教师可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一来可提高留守儿童对生活的关注,为留守儿童更好的感受创造有利条件,二来可把道德理念、行为规范融入到德育活动中,让留守儿童在活动参与中自然地接受道德教育。如,笔者组织留守儿童到附近敬老院开展“献爱心”的德育实践活动,一是为孤寡老人送温暖、送爱心,二是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让留守儿童参加这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能够提升自我认同感,促进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发展。最后,笔者作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桥梁,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亲情热线电话”,以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关爱,弥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上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学点留守儿童德育工作质量。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提高对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视,不仅能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还能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留守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应做出努力,共同协做好留守儿童德育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郇玉红.关于乡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0(36):24-25.

[2]刘迎华.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探讨[J].求知导刊,2020(48):83-84.

[3]于珺沫.有效组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实践活动的措施[J].新课程导学,2020(31):48-49.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