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图助分析,说题促巩固

2021-04-25叶笑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2期
关键词:说题边长画图

叶笑娟

由于受年龄、知识、分析能力、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限制,很多学生对纯文字的解决问题很难理解,不知道从何入手去分析。甚至有时学生对于一大串文字构成的解决问题决然放弃。特别是对于一些分析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即使能记住各种数量关系式,记住各种计算公式,但还是不能把题目中的文字转化成头脑中的表象,因此不能正确解决问题。下面通过我校的一次三年级数学质量自查中出现的错例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多少厘米?

从统计的成绩来看,这一题的得分率为68.3%。第1问,求正方形周长时,很多学生找不到以这个长方形的宽为边长,求正方形的周长。第2问主要的失分点是学生错误地把长方形周长减去正方形周长,得出剩下的图形周长。

在分析试卷时,如何能够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呢?而在教学过程中屡教成功的就是“画图”分析法和说题训练。

一、纵观教材,归纳基本方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一般会有几种常用的画图方式:

(一)直观图

直观图利用图形、符号来体现题中的信息、关系,它简缩了题目上的次要成分。

例如:(归一问题)一共有9600千克货物,2辆车3次能运完,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方法一:9600÷2÷3=1600(千克)

方法二:9600÷(2×3)=1600(千克)

(二)线段图

线段图采用图形结合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数量关系明朗化。

例如:(和倍问题)兔妈妈和小白兔一起去采蘑菇,一共采了360个蘑菇,兔妈妈采的蘑菇是小白兔的3倍。那么,兔妈妈和小白兔各采了多少个蘑菇?

方法一:360÷4×3=270(个)

方法二:360-360÷4=270(个)

(三)几何图

涉及到几何形体的题目,如果不能直接想象出题目的意思,可以画几何图来帮助我们。如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但画立体图形,学生有点困难,教师可以教一下画法。

例如:(表面积的计算问题):一个圆柱形木料的底面积半径是0.3m,长是2m,将它截成4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3.14×0.3×6=11.304m2

当然,还有很多种的图示表示方法,但是无论怎样表示画图法,学生画图时,一定要引导他们:到底什么时候需要画图呢?画怎样的图呢?画图时有什么注意的呢?有了图怎样进一步思考等等。

二、借助画图,体现说题价值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感触,有时讲完一道题,学生可以用照样画葫芦的方法把一些数学题给做出来了,但是你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而且会越来越糊涂。想在这里渗透一些解题思路,那是不可能的了。然而“画图”分析法,却给这些学生一座桥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拐杖,把解决问题里的信息和问题用图形来表示,直观地、形象地表达题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从而可以知道列式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图形把学生心中的想法画出来,把思路理清楚,从而顺利解决数学问题。

比如,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多少厘米?

分析与理解:

说信息:知道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要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多少厘米?

说过程:要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首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那么,在这张长方形纸中以什么为正方形边长呢?从图中可以知道,正方形的最大边长是长方形的宽,所以以长方形的宽为标准,画出最大的正方形,就可以用20×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从图中看到,剩下的图形是一个小长方形,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20厘米,宽是原来长方形的长减去原来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度(30-20)厘米,那么周长是20×(30-20)。

说反思:以短的边为正方形的边长,求周长就是边长×4。

剩下的长方形通过画图可知长是20cm, 宽是(30-20),所以求周长是(长+宽)×2,这样解题是正确的。

结合题意,分析信息,并以图呈现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三、借助画图,练说题强步骤

下面以三年级下册一题求面积的解决问题为例,再体现借助画图,以强化解决问题三步骤而达到训练说题,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一般还是分为三大步骤,这里还细分为五小步。因为这一题在作业过程中,失分率也很高,学生在做题时不理解题目意思,因此,在教学中这样向学生演示画图过程,引导学生动态学习和分析题目,最后通过说题强化步骤与方法。

(一)读题,把握信息(说信息)

读题: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二)画图,呈现信息(说过程)

题中有4句话,每读一句话完成画图的一个步骤。特别要注意: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是它的行驶速度,也是它走一分钟走的长度。洒水车洒水宽度组合成一个长200米,宽8米的长方形。如果走6分钟,就是说求把长扩大6倍,宽不变的大长方形面积。如:

(三)读图,梳理关系(说过程)

根据图理解题意:方法①把每分钟走的200米看作洒水的一份的长度,宽8米的长方形面积,6分钟共洒水多在面积,就是6个这样的小长方形的面积。②把每分钟走的200米看作洒水一份的长度,行使6分钟,就是把长扩大6倍后乘上宽8米的大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能洒水的面积。

(四)思考,解决问题(说过程)

方法1:先求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再乘上6,就是一共洒水的面积。

200×8×6

方法2:先求6个200米是多少,当作一个大长方形的长,再乘上宽8米,就是一共洒水面积。

200×6×8

(五)反思,感悟价值(说反思)

如果这样解:6×8×200。虽然,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没有意义,找不出一定的数量关系,因此是不恰当的。从而提醒学生,列出的算式必须是有意义的才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画图方法,逐步将方法显性化,养成自觉借助画图理清思路找到方法的习惯,而结合说题更能加深印象,内化方法,使之达到巩固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说题边长画图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魔术存钱罐
大楼在移动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一题多变之有效说题
画图找答案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
趣味画图欢乐PK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