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探析

2021-04-25曾国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2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曾国标

【摘要】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往往很难听进教师的教育。其实,学生进入到青春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在成长中需要人文关怀,在挫折中需要心理辅导,以此来度过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突变阶段。因此,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在此阶段应当对其加以重视,通过德育活动,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和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心理需求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在青春期阶段专心学习,形成健康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谈论在初中德育中所要关注的人文关怀问题和心理疏导问题,旨在寻找出能够提高德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途径,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顺利度过青春期,成为身心健康、品德优秀、行为优良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德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质量需要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初中学生正迈进青春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很容易影响到教育的效果。针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初中德育必然要通过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来帮助学生以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进行初中阶段的学习,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初中德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构建丰富的德育内容,加强人文关怀,深入学生当中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含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这不仅对于党员群众适用,对于学校教育学生,同样也适用。

对于学校来说,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属于德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通过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帮助有需求的人获得尊重,获得自信,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以及改进问题心理的德育过程,它能帮助有需求的人在人生、文明、道德品质、思想意识等方面获得一个新的认知,是促进文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人文关怀主要指的是对“人”重视,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个性特点和文明素养,关注人的生活和生存与未来的发展,在不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积极开放人对权利自由的追求,对个性发展的需求。

心理疏导主要指的是对于心理有问题或是有需求的人以“人性化、道德化、科学化”的方法进行疏泄和引导,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改变其自我认知,提高其行为能力和改善自我发展,让其感受到来自于人文的关怀和人们的温暖。心理疏导的方法主要是以提高有心理问题人的认知、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采取同情心劝说、专业性解释、认可欣赏和鼓励等方式进行 “梳理、泄压、引导”。具体操作可以选择用语言交流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活动交流的方式,以及其他方式开展。其方法灵活丰富,目的是要让有心理需求的人感受到帮助者的真挚情感、热诚态度,从而减少心理的抵触,打开心窗听从别人的疏导。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互结合,便是德育中针对青春期特殊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目的是帮助处在青春期有需求的青少年能够重新树立自信心,解决实际问题需求,获得人生价值观念。

二、新时代下初中生的特点

新时代下初中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家庭有父母的关心,学校有教师的爱护,他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物资保障,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通过网络拓展视野和学习文化知识,无论是生活、物质还是文明道德方面都有一个飞跃性的提升。但也正是这些优越的条件,导致部分的初中学生心理承受压力不强,或是缺乏基本的社交关系,出现了攀比、缺乏责任感、不尊重父母师长等不良行为。部分学生还沉迷于网络世界,造成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能较差等。

尽管当下新时代初中生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其优势和特点也较为显著。比如,新时代初中生因为从小接触网络或通过它渠道对世界的认知较为完善,总体上具有较好的行为意识和道德品质,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教育中已经养成了比较规范的行为习惯。他们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里,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自身也不自觉地吸收了多元文化,从而使他们的个性明显和特点显著。虽然丰富的物质生活、良莠不齐的娱乐文化以及青春期叛逆、自我等因素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好地处理了这些因素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学习上依然取得显著的进步。据笔者连续多年的调查,实际上在初中阶段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还是极少数的,大约只有0.1%-0.2%左右,然而,有轻度或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就稍为多了些,特别是“00后”的一代,尤其是去年因为新冠疫情采取线上教学以来,有轻度或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大有增长的趋势。据笔者刚调查出来的结果,大约有6%的学生出现性格或行为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情况,比以往4%左右的比例明显升高。然而,学生总体上的学习成绩却有所提高,中考的平均分每年都略有提升,也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还是良好的。

三、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必要性

虽然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只占少数,但如果不加以正确疏导,可能也会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影响到学校的德育效果。事实上,初中学生还处于知识层面不高、人生价值观念还未成熟阶段,且因为青春期的原因,个性特点强烈,心理需求和想法诸多,如若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在此时钻了牛角尖,走了彎路,甚至会误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部分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与家长和教师缺乏基本的沟通,加上经历少,心智不够成熟,缺乏辨别对错的意识等,容易影响学习和生活。另外学生此时的个性非常强烈,很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哪怕是成绩好的学生,也很容易失去对学习的自信。一旦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以及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一旦离正能量的康庄大道愈来愈远,最终毁掉的必然是自己的身心发展和前途命运。

因此,在初中学生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让学生能够在青春期时期安心学习,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和人生目标,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尝试灵活多变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增进情感交流,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以引导和满足学生正确需求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