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功能训练对强戒人员体质(体能)的影响

2021-04-25刘昭强杜心得张爱民林建星巩玉站

体育科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戒毒所戒毒受试者

刘昭强,杜心得,张爱民,林建星,巩玉站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泉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福建 泉州 362017)

长期吸毒会导致体质下降和体能不足,会对吸毒人员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戒毒人员难以融入正常社会生活和复吸的重要因素之一[1]。运动无疑是改善体质和提高体能的有力手段。 基础研究证明,毒品成瘾者体内的高水平多巴胺是其产生精神依赖性的基础[2]。运动不仅可以加速多巴胺的分解,还可以有效降低多巴胺及其受体的可利用率[3],因而被国内外戒毒专家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戒毒新疗法。

目前,国内在运动戒毒领域中的研究尚处于尝试阶段,用于戒毒的运动方式、方法繁多,缺乏完善的运动干预方案及戒毒效果评定等方面的界定标准。部分研究显示,运动后强戒人员机能水平未见明显提高[4],甚至还有运动猝死的报道[5]。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戒毒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本研究以泉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为运动干预手段,对强制戒毒人员进行科学训练和体能评估,旨在研究运动干预对戒毒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探索适于运动戒毒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的运动戒毒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泉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有戒毒人员20名,男性,平均年龄34.6±2.4岁,入所戒毒。

时间5~24个月,经筛查,无高血压、心脏病等运动风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受试者基本资料

1.2 运动干预

本研究选择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为运动干预方式,根据戒毒所安全防范管理要求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遵照简单易学、便于开展的原则,依照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制定增强核心力量、平衡稳定能力、灵敏、柔韧和协调能力以及心肺机能等基础体能(功能)的训练方法[6](具体训练内容见表2),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每周训练6次,每次1小时;对照组参加为期12周的常规生产和体育活动。

表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

1.3 体能测试与评估

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选取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单足闭目站立、握力作为评定体质健康的测试指标[7];以功能性动作筛查(FMS)(7项测试)作为运动能力和运动(活动)损伤风险的评定标准[6],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定。FMS的评分共包括四个等级(0~3分),各单项测试中,0分表示测试时出现疼痛,1分表示无法完成整个动作,2分表示能够基本完成动作但不规范,3分表示能高质量完成动作。FMS的创始人Gray Cook将总分14分定为损伤风险的阈值[8]。

1.4 分析与处理

应用 Excel 与 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以均数正负标准差(X±SD)表示,P<0.05为具显著差异,P<0.01为具非常显著差异。

2 实验结果

2.1 功能训练对戒毒人员体质健康的影响

通过12周的功能训练,受试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平衡能力最为显著,单足闭目站立成绩提高123.14 %(P<0.01);其次是柔韧性,实验组的戒毒人员坐位体前屈提高61.29 %(P<0.01);心肺机能也有所加强,台阶指数(心脏机能)增加17.76 %(P<0.05);力量增加幅度最小,握力增加12.35 %(P<0.05),但也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的戒毒人员在这几方面的体能状况均未有明显变化(P>0.05,n=10,见表3)。

表3 功能训练对戒毒人员体质健康的影响

2.2 功能训练对强戒人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训练前后功能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显示,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FMS总分分别为13.22±0.48 和13.13±0.62,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未超过14分,存在较高运动损伤风险;经过12周的功能训练,实验组FMS总分为17.05±0.57(P<0.05),有明显增加,而对照组FMS总分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仍存在较大运动风险。同时,实验组在各单项得分表现方面,只有旋转稳定性未有明显提高(P>0.05),深蹲、过栏步、直线分腿蹲、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抬腿、稳定性俯卧撑成绩都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深蹲、过栏步、直线分腿蹲三项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n=10,见表4)。

表4 功能训练对强戒人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毒品会对人体神经、循环、呼吸及运动等多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吸毒人员的体能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特别是心肺功能和力量素质[9]。袁荣亲的研究表明,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的握力指数达标率低于30 %[10]。许景波对海南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的测试结果显示台阶试验指标训练前平均值仅为55.3分[11]。本研究中,因为考虑到训练过程安全和训练参与积极性的问题,两组受试者经过筛选,选取比较喜欢锻炼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戒毒人员,结果显示,训练前两组受试者的单足闭目站立均未达标(正常30~39岁成年男子应该大于9 s),这可能与吸食毒品通过破坏神经、肌肉和骨骼等系统对身体平衡能力及姿态控制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有关[12]。其余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和握力等指标勉强及格。而功能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也显示,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FMS总分均未超过14分,存在较高运动损伤风险,说明训练前两组受试者身体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仍不乐观。

体育运动的健身作用早已得到普遍认知[13,14]。戒毒专家认为,运动不仅可以减弱戒毒人员对毒品的渴求[15],而且在改善戒毒人员体能状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对戒毒人员恢复生活信心、重新融入社会、彻底脱离毒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陈艳等研究发现短期运动干预即能明显改善强戒人员的身体机能,强制戒毒人员在血压、体前屈、脉搏、心率、俯卧撑、肺活量、握力、台阶指数和单脚站立时间等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提高[16]。赵振虎对30名自愿戒毒人员进行12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受试者的体重指数(BMI)、心肺功能、柔韧性、平衡性、肌肉耐力等生理指标明显改善[17]。本研究中,经过12周的功能训练,实验组在身体机能的四项测试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其中反映平衡能力的单足闭目站立和反映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提高幅度最大(P<0.01),这与张秀丽的研究结果一致。张秀丽对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进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后,受试者单足闭目站立成绩提高212.98 %(P<0.01),坐位体前屈提高58.08 %(P<0.01),纵跳提高28.09 %(P<0.01),肺活量增加24.44 %(P<0.05),台阶指数提高16.8 %(P<0.05),握力增加11.28 %(P<0.05)[18]。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以增强核心力量为基础,注重平衡、协调和柔韧性的锻炼[19]。本研究中,在12周的训练中通过平板支撑、臀桥、侧分腿练习加强核心稳定性;通过前后分腿蹲及多项稳定与不稳定支撑练习发展身体的平衡性,从而有效提高核心的稳定性和身体的控制能力,使单足闭目站立的成绩大幅提高。陈晶通过对动态平衡及躯干肌力的研究认为核心稳定性训练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平衡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现代体能训练方法[20]。赵欢欢对30名上海市强制戒毒人员进行3个月核心力量训练后,这些人员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从 12.1 s提高到了19.62 s(P<0.05)[21]。本研究中还设置了大量主动和被动拉伸练习以及运动后的恢复与再生等内容,对于柔韧性的提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坐位体前屈的测试中也得到有效验证。王丹对 12名艺术体操初学者进行为期4周不同方式的拉伸练习,柔韧性有了明显提高[22]。李洁明等对肥胖大学生进行15周运动功能训练,发现受试者坐位体前屈成绩显著提高[23]。不同的运动干预方式对体能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吴玉林采用氧耐力跑对戒毒人员进行为期2个月的运动干预,结果显示,受试者心肺机能明显提高,而平衡性和柔韧性改善较小[24]。毕超等比较了篮球、足球、乒乓球和武术运动对戒毒人员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篮球和足球运动可明显改善戒毒人员的心肺功能,而乒乓球和武术运动的改善作用则不明显[25]。而陈炜在对安徽女子戒毒人员的体能康复训练后却未发现单足闭目站立成绩的提高,这可能与其训练方法及受试者训练完成质量有关[26]。

在心肺机能和力量素质方面,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也发挥出了较好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的是10~20RM中低强度的有氧(间歇)运动,有利于提高心肺机能,结果显示,经过12 周的功能训练,实验组戒毒者台阶指数增加17.76 %(P<0.05)。袁荣亲对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进行运动干预(体能训练+有氧运动),受试者台阶指数平均提高11.70 %(P<0.01,n=60)[10]。陈昊采用快走和慢跑交替形式的渐进性有氧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对广西第四强戒所的戒毒人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台阶指数较 12 周前提高 10.87 %(P<0.05)[27]。本研究中,训练以加强辅助肌群(小肌群)肌肉力量练习为主,注重动作质量,而不是数量;而且,遵照戒毒所严格的安全(防控)管理要求,强戒人员训练无法使用哑铃、壶铃及弹力带等力量训练器械,因而肌力增加幅度没有力量训练那么明显,实验组训练后握力增加12.35 %(P<0.05)。国外学者的研究显示,经过8周力量训练后,腿蹬和卧推的最大重复重量(1RM)分别提升40 %和49 %,肌肉耐力分别提升120 %和96 %[28]。赵振虎对男性成瘾者进行3个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后,俯卧撑数(35.57±10.63)较安静对照组(24.77±15.77)提高约44 %[17]。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由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直腿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以及旋转稳定性7个基础动作构成,是对身体灵活性、柔韧性和稳定性等运动能力的综合检测,旨在发现人体基本动作模式障碍或缺陷,适用于人体运动能力及损伤风险的评估并得到了广泛认可[29]。郝勇霞对三千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FMS测试,结果显示,14分以下的人数占到28 %,而实际上这部分人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同时,也表现出身体功能状态较差的问题[30]。FMS筛查本身就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筛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体能,而且可以有效预防损伤[31]。祁健等认为在新兵中应用FMS筛查,结合功能训练,大大减少了军事训练损伤的发生[32]。楼丽超根据对乒乓球运动员的FMS测试结果,分析存在的运动风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康复训练,受试者肩关节灵活性较差、肩部内扣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改善,动作质量得以提升[33]。李双对40名合肥市青少年手球运动员进行8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受试者深蹲、直线分腿蹲、过栏步三项指标的得分有显著性提高(P<0.05),旋转稳定性、肩部灵活性和在FMS 测试总分则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实验组运动员的身体基本运动功能显著增强[34]。

本研究中,两组受试者在训练前的总得分都低于14分,显示出运动能力不足且存在较高运动风险的问题。经过12周的功能训练,实验组FMS总分为17.05±0.57(P<0.05),单项中只有旋转稳定性未见明显变化,但依然达到2分基本要求(该项测试得到3分的难度极大),而其余6项都有明显提高(P<0.05),可以看出本研究所采用的提高核心力量、稳定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的基础练习方法与FMS测试中的动作模式非常相似并有着密切关系。张秀丽对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进行6个月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戒毒人员FMS总分及各单项得分都有明显增加[18]。而且,本研究还发现实验组人员在12周的训练中未发生运动损伤,个别人员的腰膝不适症状得到了改善。

4 小结

强戒人员体能状况一般,存在一定运动损伤风险。根据FMS筛查结果制定训练方案,经过12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戒毒人员在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心肺机能等身体基本素质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同时,功能筛查对比结果显示,除旋转稳定性未见明显变化外(P>0.05),其余6项得分和FMS总分均有明显提高,说明功能训练对提高运动能力以及降低运动损伤和生活活动风险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具有训练原理科学、训练原则简单、训练方法和手段多样、训练效果显著的特点,适合作为运动干预戒毒的有效途径;功能训练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便于基层应用和开展。今后应加强对戒毒人员训练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要求训练质量,不断丰富和改进训练内容,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戒毒效果。

猜你喜欢

戒毒所戒毒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音乐治疗戒毒的有效性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
心系戒毒事业 情注灵魂救赎——佳木斯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厄瓜多尔一戒毒所发生火灾致18人遇难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女子戒毒所中的新生
不抛弃,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