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女排世界杯四强队伍一攻效果对比分析

2021-04-25洪丽娜

体育科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俄罗斯队巴西队快攻

洪丽娜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在2019年日本举行的第13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中国队以11战全胜的战绩获得金牌,这是中国女排第十次荣获世界女排“三大赛”的冠军,并取得了进军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再一次巩固了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上的地位。在排球比赛中最先出现的就是一攻系统,然后才有其他战术系统。一攻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防反环节以及队员的心理状态,是重要的战术系统之一,一攻能力强得分的机会就多,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快攻战术。[1]因此,本文对此次比赛中前四名队伍与中国队进行的三场比赛的一攻进攻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中国队在一攻强攻、快攻、二次攻、后排攻中与世界强队的差异,并针对各队一攻进攻战术体系进行探讨,发现其优势与劣势,分析一攻进攻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9年世界杯女排比赛的冠军中国队与美国、巴西、俄罗斯队的3场比赛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队对阵美国队、俄罗斯队、巴西队3场比赛的一攻进攻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排球一攻、进攻等方面的文献和资料,并通过查阅2019年世界杯女排中国队与其他三队的相关信息,收集有关研究资料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反复观看2019年世界杯女排中国队与美国队、俄罗斯队、巴西队的比赛录像,并且同步记录数据,对每场比赛的两个队伍一攻情况做详细记录。

1.2.3 数理统计法

对中国队与美国队、俄罗斯队、巴西队的三场比赛所收集的数据筛选后进行相关统计,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一攻扣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2.4 比较分析法

对2019年世界杯女排中国队与其他队在比赛中一攻的打法运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队与其他队一攻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排球中的一攻包括接发球、传球组织和进攻性击球三个环节,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因此,比赛中一攻成功率的高低对场上局势有很大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场上球员的心理状态。[2]

在表1中,3场比赛的一攻进攻方式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女排扣球总数为150,比外国队总数少13。中国队强攻数为81,占总进攻数的54 %,外国队强攻数为96,占总进攻数的59 %,与中国队相差不大。其次,从快攻扣球数来看,中国队是65个,在总数中占43 %,反观外国队快攻数为47个,仅占总数的29%。很明显中国队将以快制胜的战术组织得较为成功。中国队二次攻数为0,占比同样为0%,外国队二次攻数为3,占总进攻数的2 %。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在二次进攻中外国队的机会比中国队稍多。后排攻数也是中国队较少,仅为4,占全局3 %,外国队运用后排攻数较为积极,有17个,可以达到总数9 %。从以上数据看,各队最信任的进攻战术依然是强攻,虽然中国队的强攻总数比外国队少15个,但中国队强攻质量较为理想,与外国队基本持平。

表1 中国队、外国队的一攻进攻方式效果分析表

从各队一攻扣球成功率效果统计(表2)可见,中国队强攻扣死率为67 %,外国队强攻扣死率为63 %,低于中国队4%。中国队快攻扣死率为58 %,外国队快攻扣死率为68 %,中国队经过磨练有所提高。中国队二次攻扣死率为0%,外国队为33%,通过观看比赛发现国外二传在二次球的处理上多为吊球,从而可以看出二传所具备的个人协调灵敏素质强,懂得灵活应变。中国队后排攻扣死率为100 %,外国队为35 %,低于中国队65 %,从数据上来看,外国队的后排攻更为频繁多变,在战术分配安排上,外国队还是注重于多点分散,尽管成功率一般,但还是呈现了欧美球队大胆敢打的一面。

表2 中国队、外国队一攻成功率效果统计表

2.2 中国队与其他队一攻强攻扣球情况分析

排球比赛中强攻指的是进攻队员,通常是主攻和接应,在前排二号位或四号位将球扣下以突破对方拦网队员的封锁,球的特点为力量大、速度快、点又高。有时,在四号位主攻被对方拦网队员盯死或战术需要时,二传也会分配二号位的攻手进行进攻。因此,在比赛中运用次数最多的就是强攻。[3]

如表3所示,从中国队分别与美国队、俄罗斯队、巴西队的比赛一攻强攻效果数据统计表中可知,在中国队与美国队的比赛二号位一攻强攻中:中国队扣球数为2个,扣死数为2个,扣死率为100 %;美国队扣球数8个,扣死数6个,扣死率为75 %。相比之下,中国队二号位一攻成功率更高,但二传分配给二号位的球相对于美国队却更少。其原因是,尽管接应龚翔宇技术全面,但在比赛中中国队接应二传偏向于保障接应一传,所以被分配到的一攻球较少。在中国与俄罗斯的比赛中:中国队二号位扣球数为5个,扣死数为2个,扣死率为40 %;俄罗斯队扣球数7个,扣死数4个,扣死率57 %。相比之下,俄罗斯队的成功率更高,因为俄罗斯队的接应二传冈察洛娃的强攻能力非常强,被称为是俄罗斯两大核心重炮之一。中国队与巴西队的比赛是此次世界杯中唯一一场中国队打满五局的比赛,因此数据为五局比赛的数量,不同于前两场都是三局。在这场比赛中:中国队二号位扣球数为9个,扣死数为6个,扣死率为67 %;巴西队扣球数21个,扣死数13个,扣死率62 %。相比之下,中国队的成功率稍高于巴西队5 %,但很明显巴西队的二号位一攻次数占比非常大,因为巴西队的接应谢拉是巴西女排的核心球员,在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巴西队的进攻分配明显向谢拉倾斜。

表3 中国队与美国、俄罗斯、巴西队一攻强攻效果数据统计表

中国队与美国队的比赛中四号位一攻强攻的情况如下:中国队扣球数为14个,扣死数为9个,扣死率为64 %;美国队扣球数14个,扣死数8个,扣死率为57 %。相比之下,两队分配给四号位的球数也一样,但中国队四号位一攻成功率更高。在中国队与俄罗斯队的比赛中:中国四号位扣球数为21个,扣死数为17个,扣死率为81 %;俄罗斯队扣球数17个,扣死数12个,扣死率为71 %。相比之下,中国队的成功率比俄罗斯队高10 %。在中国队与巴西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四号位扣球数为30个,扣死数为18个,扣死率为60 %;巴西队扣球数29个,扣死数17个,扣死率为59 %。相比之下,中国队的成功率与巴西队基本相同,通过这三场比赛可以看出,中国队四号位的一攻成功率都比其他三队高,充分体现了中国队主攻的进攻实力。

2.3 中国队与各队一攻快攻扣球情况分析

在排球比赛中,快攻也是一种重要的得分手段,但与强攻相比其打法更多变,同时又可以对强攻起到有效的掩护作用。多年以来,中国女排的理念便是以快制胜,外加结合二、四号位强攻的打法,使得快攻的发挥效果对比赛的胜负有重要的影响。[4]

从表4中可知,在中国队与美国队的3局比赛中:中国队运用最多的是前快战术,其次是短平快,再次是背飞,分别运用7次、4次、3次;美国队用的最多的快攻战术也是前快战术,其次是背飞,再次是平拉开,分别运用8次、7次、3次。但中国与俄罗斯队的三局比赛中:中国队运用最多的快攻战术是背飞,为8次,第二是前快,有5次,第三是平拉开,为3次;而俄罗斯队运用最多的快攻战术是前快,其次是平拉开,第三是短平快和背飞,次数分别为6次、3次、2次。中国队与巴西队相比,中国队背飞战术运用最多,其次是前快,再次是短平快和平拉开,次数分别为14次、7次、4次;巴西队用最多的快攻战术是前快,其次是平拉开,第三是短平快;次数分别为6次、4次、2次。

表4 中国队与、美国、俄罗斯、巴西一攻快攻个数统计表

从表5中可知,在三场比赛中,中国队和外国队快攻总数分别为65个和47个,扣死率分别为58 %和68 %,可以看出,中国女排在快攻得分的稳定性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中国队背飞运用最多,一攻扣球总数为25个,比外国队多15个,但扣死率比外国队低20%;其次是前快,总次数为19次,比外国队少1次,扣死率也低于外国队12%;再次是平拉开战术,总次数为9次,外国队为10次,成功率基本与外国队持平。

表5 中国队与外国队一攻快攻总和效果数据统计表

2.4 后排攻效果分析

在三场比赛中:后排攻次数最多的为美国队的8次,但扣死数仅为2次,扣死率为25 %;俄罗斯队是欧美球队中后排攻次数最少的队伍,仅有4次,扣死数为1次,扣死率同样也为25 %;巴西队后排攻的次数是5次,但扣死次数有3次,扣死率为 60 %;而中国队三场比赛后排攻总数仅有4次,比其他三队少11次, 扣死率为 100 %。中国队在三场比赛中组织的后排攻次数少,但成功率比外国队高60%(表6)。

表6 中国队与美国、俄罗斯、巴西一攻后排攻效果数据统计表

2.5 二次攻效果分析

在这三场比赛中,美国队、俄罗斯队、巴西队一攻的二次攻总数为3个,且只有俄罗斯队和巴西队运用了二次攻。俄罗斯队的二次攻次数为2次,扣死率为0;巴西队的二次攻次数为1次,扣死率为100 %。成功的二次攻都是由二传处理过网的,而中国队则没有运用过二次攻。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队的一传稳定性高于外国的三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快攻效果

在此次世界杯的比赛中,四支球队都坚持以快制胜的打法,因此快攻的频繁程度仅次于强攻。中国队的快攻确实打法多变,像拉三、平快、时间差等进攻战术是中国队比较成熟的打法,对中国队此次进入世界前三强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中国队在快攻战术方面贯彻彻底,快攻数量大幅超越其他三队,虽然成功率稍低,但质量还是保证得较为理想。

3.1.2 强攻效果

毫无疑问,强攻是四支队伍运用最多的进攻战术。虽然中国队强攻数量少于外国队15次,但是强攻扣死率却比外国队高,说明中国队的两位主攻朱婷和张常宁在此次比赛中发挥很稳定,扣球效果和质量都非常理想。

3.1.3 快攻战术效果

在此次世界杯中,欧美三支球队尤其是美国队以打快球著称,但在与中国队的比赛中也有失水准,反观中国队的快球战术十分干净利落。一般来说,快攻战术体系是以前快、背飞、短平快为主,再辅以各种交叉、时间差,中国队将前快、背飞和短平快打得十分得心应手,但交叉与时间差配合的机会较少,这跟一传的串联也有一定关系。[5-6]

3.1.4 后排攻效果

从数据上看,四支球队后排攻的个数、效果、质量都无法与快攻和强攻相比。中国队一攻后排三场比赛中加起来仅有4次,但扣死率却有100 %;外国队17次,扣死率35 %。外国队的后排攻进攻次数多于中国13次,其中美国队后排攻次数8次,扣死2次,扣死率仅为25 %,俄罗斯队后排攻次数4,扣死1次,扣死率与美国队一样,也是25 %,两队的后排进攻实力不强。巴西队后排攻次数5次,扣死3次, 扣死率为60 %,与前两队相比后排实力较强。由此可见,虽然中国队在后排攻的次数上与欧美队有很大差距,但却比欧美队发挥稳定,质量更高。

3.2 建议

3.2.1 快攻建议

中国队在今后的比赛中,可以通过多点快攻打破对手的网上壁垒,多发挥中国队员灵巧、机敏和速度快的特点。尤其是目前中国女排的身高和力量与前几年相比有明显提升,可以多提高快球质量,让副攻在跑动时加强个人进攻能力,在龚翔宇不用保障一传的情况下,进攻中可以多增加2人或3人组合的掩护战术。

3.2.2 强攻建议

中国队强攻在主攻朱婷的带领下一如既往地稳定,另外两位主攻张常宁和李盈萤还需要在保障一传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突破和扣乱球能力,在关键球上可以顶住压力下球。

3.2.3 后排攻建议

在平时的训练中,四支球队都应加强后排攻的配合。中国队要多增加立体攻的配合,在比赛中多增加进攻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得分率,尤其是在一传不到位或对方前排拦网盯死的情况下多增加后排进攻,这也是有效的得分手段。

4 结语

坚持以快变战术为主是中国女排一直以来制胜的武器。希望中国女排在日后的训练中,在快攻上不仅只局限于前快、背快等,而是要在保证一传的前提下多增加时间差、交叉的配合,打出更多变化,同时提高副攻手的个人能力,尤其是对击球手法和起跳时机的把握。

猜你喜欢

俄罗斯队巴西队快攻
内马尔回归,这支巴西队有多强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浅谈篮球快攻战术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预赛”
浅析快攻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①
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