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晋才:鞠躬尽瘁为防空

2021-04-25幻棠

太空探索 2021年4期
关键词:陀螺防空研制

文/ 幻棠

1999 年10 月1 日,北京举行盛大的国庆50 周年阅兵仪式。当一组导弹武器装备系统组成的方阵,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时,观礼台上的防空导弹总体和自动控制专家梁晋才难抑激动,眼眶逐渐湿润了:这是他和同事们倾注全部心血研制出的作品,研制期间的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梁晋才1927 年出生于北京,195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后成为北京铁道学院的一名教师。在上世纪50 年代的大学里,教师一般要工作满3 年才能够评上讲师,但是由于表现优秀,梁晋才两年就评上了。本以为会在深深热爱的教师岗位上工作一辈子,但机缘巧合,因为国家大力国防事业的需要,1962 年,梁晋才被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此登上了防空导弹事业舞台。

与教师岗位相比,防空导弹工程师这个职业显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彼时的中国一穷二白,不仅各种研制设施跟不上,各种研究资料也极为稀缺,个人这方面的知识也极为有限。这一切都诉说着导弹研究任务的艰巨。

▲ 梁晋才院士

▲ 2004 年在上海,梁晋才勉励“小航天迷”

面对困难,梁晋才丝毫没有退缩的打算,他明白,用心做就好。于是,他和同事们一起在钱学森等专家的领导下,开始了艰难的导弹探索之旅。恶补知识,不断学习,仿制设备,改进设备……一天24 小时好像根本不够用,他们恨不得一天能有36 个小时。

屋漏偏逢连夜雨,苏联专家突然撤走,给研究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可是,梁晋才他们并没有被吓倒,导弹研制工作仍然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1999 年出访俄罗斯,梁晋才重游莫斯科留影

▲ 2009 年在上海,梁晋才(中)与我国航天员合影

▲ 梁晋才在上海宇航学会成立20 周年时发表讲话

梁晋才发现,苏联的陀螺太笨重了,不好用。于是,他组织并主持了一个攻关小组,决心对陀螺进行改进。他们一边拟草图,一边生产。就这样不分黑夜白天地干了3 个月,最后,他们终于突破了各种技术难点,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半液浮陀螺。

20 世纪60 年代初,国防部对有关型号研制生产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梁晋才被调到了上海。这期间,梁晋才负责一个新型地空导弹武器设备系统,在他和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这个系统最终获得成功。

1984 年,梁晋才接到了新的任务,国庆节当天,他率领一支队伍踏上了去往西北荒漠的列车。在戈壁滩的新型号试验任务圆满画上句号后,他又接到了另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研制一种完全自主的、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的型号。

梁晋才在磨砺中不断成长,他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可无论做哪项工作,他都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任某武器系统总设计师时,主持研制成功该系统的乙型,提高了我军舰队的作战能力,填补了我国中低空舰空和野战防空导弹的两大空白;主持研制的某武器系统丙型导弹,主持设计了新的气动布局,并采用静不稳定控制,提高了导弹的机动性,扩大了作战空域,取消自动驾驶仪的自由陀螺,缩短了反应时间,使得该型号导弹达到了国外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带领大家研制某一飞航装置,开拓了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梁晋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经常说:“国家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他是我国防空导弹事业的一道光,照到哪里哪里就有成功的光亮。★

猜你喜欢

陀螺防空研制
血管吻合试验台的研制及试用
英国天剑防空系统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一种氧气瓶氧气吸入器的研制与应用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做个纸陀螺
玩陀螺
NO.6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