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边缘形式的髓超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磨牙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1-04-23王琴琴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牙体根管直角

徐 倩 孙 红 陈 虎 雷 凡 王琴琴

1999年Bindl 和Mormann 提出髓超嵌体的概念[1],它是利用髓腔固位的一体式冠修复体,可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修复。不同于传统的桩核冠修复,髓超嵌体无需预备桩道,不破坏根管,临床步骤简单,其龈上边缘的设计不但保存了牙体组织,更有益于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随着高强度可酸蚀陶瓷材料的出现和粘接技术的发展,髓超嵌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当前临床上髓超嵌体多采用平面对接边缘和包绕边缘[2],有研究[3,4]表明不同的边缘形式影响牙体和修复体的力学分布,修复体的使用年限亦和其边缘适合性有着重要关联。为了达到更好的临床修复效果,选择合适的边缘形式十分必要。因此,本研究采用了3种不同边缘形式的髓超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磨牙,在修复后定期随访,观察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完整度、折裂情况以及牙周健康情况,并进行修复效果评价,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经过根管治疗的87例患者的114颗磨牙为修复对象,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5.53±9.37)岁;其中男性37例,女性50例。

1.2 纳入标准①完善根管治疗,无明显临床症状;②牙周组织健康;③患牙剩余牙体组织的高度至少位于龈上1mm;④牙体预备后留存轴壁≥3个,剩余轴壁厚度≥2mm,面≥2mm修复空间;⑤无夜磨牙、紧咬牙等习惯;⑥患者知情同意,能定期随访。

1.3 临床操作 所有操作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患牙完善根管治疗观察1周后行髓超嵌体修复,根据不同边缘设计患牙被随机分为三组,平面对接边缘组(41颗),直角边缘组(36颗),凹型边缘组(37颗)。而后进行牙体预备、印模制取,修复体制作及粘接,并评价临床效果。

1.3.1 比色 自然光线下用Vita 3D Master比色板对患牙进行比色,并拍摄照片以供技师参考。

1.3.2 牙体预备 彻底去除腐质、髓腔内暂封物及薄壁弱尖面均匀磨除1.5-2mm,轴壁保留至少2mm厚度。复合树脂Filtek Z350(3M ESPE, 美国)填充髓腔内倒凹并适当垫底,预备髓腔深度为3mm,洞壁外展2°-5°。肩台根据临床情况分别预备成平面对接边缘(图1A)、直角边缘(图1B)、凹型边缘(图1C)三种,肩台的宽度为1mm。精修圆顿各点线角,使边缘光滑、连续。

图1 3种边缘形式髓超嵌体示意图

1.3.3 印模制取、修复体制作 使用硅橡胶(3M ESPE, 美国)制取印模,Protemp Ⅱ手调型临时冠桥树脂(3M ESPE, 美国)制作临时冠,深圳金悠然义齿加工中心制作IPS e.max Press铸瓷髓超嵌体。

1.4 临床效果评价 修复后随访并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查,观察基牙及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完整度、折裂情况以及牙周健康情况。医师结合口内检查及X线片检查,依据改良的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SPHS)对3组修复体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如下:成功率=成功数/总数×100%,存留率=(成功数+可修复数)/总数×100%。(1)成功:患者无自觉症状,咀嚼功能较好;基牙及修复体完整无损、无松动脱位;修复体外形良好,边缘密合,无明显颜色改变;无继发龋;无食物嵌塞;牙龈健康无炎症,无牙周袋。X线片根尖区无变化。(2)失败可修复:指患者基牙或修复体出现损坏但不影响其美观和功能可再次修复者。如基牙少量继发龋、部分折裂、轻微牙龈炎、早期牙周炎等可通过治疗改善者或修复体崩瓷、折裂、脱落、食物嵌塞等可进行二次修复者。且治疗和修复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咀嚼功能良好,可满足正常使用需求。X线片根尖区无变化。(3)失败不可修复:指患者基牙或修复体损坏范围过大无法二次修复者;严重的牙周炎;基牙严重龋坏、折裂、根尖炎等导致无法保留者。X线片根尖区病变无法再治疗者。有其中任何一项即为失败。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边缘形式髓超嵌体的成功率和存留率。

2.结果

在随访的22个月内,不同边缘形式下3组髓超嵌体失败类型见表1,3组髓超嵌体的修复效果见表2。

2.1 随访期间,平面对接边缘组3例修复体边缘染色,患者无自觉;1例继发龋,1例修复体崩瓷,1例食物嵌塞伴牙龈炎,以上皆可再修复。直角边缘组:2例修复体边缘染色,患者无自觉;1例修复体脱落,1例修复体崩瓷,1例食物嵌塞伴牙龈炎,可再修复;1例修复体折裂, 1例牙体折裂,不可修复。凹型边缘组: 2例修复体边缘染色,患者无自觉;2例修复体脱落,1例崩瓷,可再修复;1例修复体折裂,不可修复(表1)。

表1 不同边缘形式下3组失败类型

2.2 平面对接边缘组 成功率为85.37%,存留率为100%;直角边缘组的成功率为80.56%,存留率为94.44%;凹型边缘组的成功率为83.78%,存留率为97.30%。3组髓超嵌体修复的成功率和存留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边缘形式下3组修复效果

3.讨论

髓超嵌体因其美观、微创、预备方法简单、花费少,已逐渐成为一种修复根管治疗后牙齿的新型修复方式。它适合大多数磨牙,尤其适用于临床冠短,钙化、弯曲或细根管的牙齿[5]。髓超嵌体依靠髓腔固位和粘接固位,主要是利用粘接来保持修复体的固位和稳定。影响粘接修复体固位和稳定的因素较多,与修复体材料和边缘形式密切相关[6]。本研究所采用的IPS e.max Press铸瓷为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它强度高,机械性能好,抗弯曲强度可高达500MPa,其可被酸蚀的特性极大的增强了粘接面积,保证了修复体的固位。此外它的弹性模量和硬度接近牙釉质,符合口腔内的咬合环境,能够减少对牙磨耗并降低了修复体折裂的风险。

临床研究[7,8]表明修复体的边缘形式对修复体的远期疗效至关重要,良好的边缘密合性可以降低菌斑附着,减轻牙龈炎症并减少继发龋和修复体的染色可能。目前临床上[2,9]多采用平面对接边缘和包绕边缘,平面对接边缘操作简便,牙体预备较少,可以更多的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包绕型边缘产生的箍效应可以增加固位力,降低边缘微渗漏。但究竟何种边缘形式更适用于髓超嵌体目前尚无定论,对不同边缘形式的髓超嵌体临床效果评价亦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平面对接边缘、直角边缘、凹型边缘三种边缘形式的髓超嵌体进行比较,评价其临床修复效果。

本研究中共有7例边缘染色,1例继发龋。其中平面对接边缘组出现3例边缘染色,1例继发龋;直角边缘组、凹型边缘组各2例边缘染色。Santos MJ等[10]研究表明边缘染色与边缘完整性相关,随着时间推移边缘完整性减弱,着色慢慢增多。7例边缘染色患者皆无自觉症状,复诊时由医师检查发现,抛光后均不影响正常使用。Ausiello 等[11,12]学者认为继发龋的产生与边缘粘接剂的厚度与微渗漏有关。粘接树脂的聚合收缩会导致粘接界面的破坏,从而产生微渗漏,微渗漏易使菌斑大量聚集,继而导致继发龋。此外,修复体直接暴露于唾液环境中,平面对接边缘相较于包绕型边缘其边缘线过长也易产生继发龋。

常见的髓超嵌体修复失败的类型有修复体脱落,原因主要有:(1)洞形因素:如固位不良,轴壁聚合度过大,龈距过短等(;2)医师操作因素:如酸蚀时间过短,隔湿不全,粘接时牙面或修复体组织面污染,粘接材料选择不当等;(3)患者因素:患者基牙条件差或咬合不稳定者;(4)制作因素:修复体边缘不密合,产生微渗漏等[13]。本研究共有3例修复体松动脱落,检查脱落修复体的外形边缘完整,重新表面处理后再粘接,修复体无脱落。脱落原因可能与医师粘接过程中操作不当有关。

IPS e.max Press铸瓷在应用时需要使用氢氟酸酸蚀并涂布硅烷偶联剂,这一操作形成的机械锁合和化学粘结,大大的增强了修复体的固位力。但同时酸蚀可能使陶瓷表面产生微裂纹,或使小裂纹进一步发展,当应力集中时可能导致崩瓷或折裂。Zogheib等[14,15]学者的研究表示过度酸蚀会导致瓷嵌体边缘的碎裂,可以通过使用弱酸性酸蚀剂或缩短酸蚀时间来避免过度酸蚀,并建议在酸蚀后进行超声荡洗和深度抛光来清除薄弱的表面瓷层,以降低表面应力,减小崩瓷和折裂的风险。本研究中每组各有1例崩瓷发生,皆在修复体边缘嵴处局部崩瓷,咬合检查时发现崩瓷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咬合高点,调抛光后患者无不适,观察至目前未出现进一步损坏。因此应当选择适当的氢氟酸浓度和酸蚀时间,检查咬合避免咬合高点和应力集中,提高修复体的成功率。

髓超嵌体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折裂。本研究中直角边缘组发生1例修复体折裂,1例牙折裂;凹型边缘组发生1例修复体折裂;平面对接边缘组无折裂。王慧媛等[4]研究表明边缘形式的不同影响牙体和修复体的应力分布。在平面对接边缘组无论是基牙还是修复体, 牙体中心会受到更大的应力,而90°边缘组应力则更多的分布至牙体表面。这可能是由于平面对接边缘在外形上更加简单,可以向根方更为均匀的传递应力;而90°边缘由于降低了修复材料的局部厚度,导致边缘处应力集中。翟晓阳等[9,16]发现髓超嵌体剪切力高与髓腔固位有关,髓腔的内外交界面应力集中更明显,如直角边缘的锐角处容易造成集中应力,进而引起折裂。提示应避免使用直角肩台,牙体预备时应当注意圆润内外边缘线,减少应力集中[17]。凹型边缘组折裂部位在功能尖,分析原因可能与功能尖牙体磨除量较大,降低了牙尖抗折力有关。

本研究中发现食物嵌塞2例,均发生于第二磨牙近中间隙,患者诉初戴时修复体较紧密,使用一段时间后慢慢出现纤维类食物易嵌塞,但牙线清洁后不影响其使用,遂未予重新修复。食物嵌塞的关键在于邻接,推测原因可能为第二磨牙远中无牙体对抗支撑,咬合运动时接触区不稳定,受力后分离,邻接变松[18]。2例食物嵌塞处牙龈稍肿胀,嘱加强卫生,定期观察。其余病例没有出现修复体边缘原因引起牙龈炎或牙周炎,这归因于所有的髓超嵌体均采用远离牙颈部的边缘设计,避免了粘接剂残留,更有益于患者的自洁和维护,从而保护了牙周组织健康。此外,必要的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22个月的随访,三种边缘形式髓超嵌体的存留率分别是100%、94.44%、9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边缘形式的髓超嵌体均可满足临床修复需求,平面对接边缘短期临床效果最佳,值得推广。直角边缘和凹型边缘在牙尖区磨除较多牙体组织,会降低牙尖的抗折力,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很重要。尤其是直角边缘的修复体易在转角处折裂,应当避免此种设计,预备时圆钝倒角,减少应力集中。此外,定期复查、调和牙周维护十分必要。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有限,存在一定不足,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猜你喜欢

牙体根管直角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关于根管治疗,你应该了解这些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多少个直角
椅旁CADCAM系统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