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大前程》中狄更斯的叙事特征及主题分析

2021-04-21杨欢

红豆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狄更斯理想道德

杨欢

【摘要】《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狄更斯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采用了教化意识、视角转换和叙事结构对立的叙事特征,充分的表达了作品中所隐含的道德主题、社会阶级主题以及理想与幻灭主题。本文通过研究《远大前程》这部作品,更深入的了解这部作品中作者使用的叙事特征以及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融入的主题意蕴,使读者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的去理解本文的深刻蕴涵。

【关键词】狄更斯;《远大前程》;道德;理想

1.引言

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杰出小说家,也是世界文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在狄更斯诸多作品中,讽刺、讥嘲的写作手法贯穿于他的诸多作品之中,而唯独在《远大前程》这部狄更斯晚年作品中,他并没有过多的使用他惯用的讽刺手法,而是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字铺垫后,在结局用一个讽刺的方式结束了整部作品。而在这部与其他狄更斯作品不尽相同的《远大前程》中,他对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这也成为了后世研究者研究狄更斯《远大前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的研究意义旨在研读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了解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所表现的叙事手法和叙事主题。通过深入了解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特点,深度体会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主题意蕴和主题思想。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远大前程》这部作品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更多的读者剖析这部作品所隐含的深度主题,使读者能够用多元化视角阅读这部作品。

2.《远大前程》中狄更斯的叙事特征

2.1叙事结果具有教化意识

叙事结果的教化意识是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所想要突出的叙事特征之一。不同于狄更斯的其他作品中反复讽刺的惯用手法,《远大前程》中的叙事方式更趋于平淡。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并未注入过多的讽刺与娱乐化效果。正是因为这种叙事方式,使得在作品后期皮普人生发生转折时,让读者更立体的感受到作者对以皮普为代表的这类人群的讽刺。狄更斯用整部作品作为铺垫,仅用皮普最后的清醒作为结局,看似铺垫冗长,但其作品能够引发读者的深刻反思。在狄更斯的这部作品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叙事结果具有教化意义:狄更斯不希望世人好高骛远、曲高和寡。他告诫世人当你面对的事物全都能不劳而获时,这些不劳而获得事物,也会在某一瞬间突然消失。在作者看来,与其去追求这些不劳而获的劳动成果,倒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让自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2叙事视角转换自然

在《远大前程》这部作品中,主要是以皮普的叙事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的变化过程。不过,狄更斯并没有用枯燥的叙事方式来讲述皮普的一生。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创造性的应用了两个皮普视角:其一是正在经历事情变化过程的皮普;其二是老年的皮普,回忆自己一生的视角。在这两个皮普视角中,相互穿换又相互不同,但又不会出现矛盾。回忆视角的皮普更多的是对当时自己做法进行评论,他用上帝的视角,看透了自己的一生。对于老年皮普来说,此时的他已经看破了人生百态,回忆起年轻时的经历,也只能是感叹当时的自己缺乏人生阅历而误入歧途。而正在经历故事变化的皮普视角,并没有老年皮普的上帝视角。他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着故事的发生过程和结果。他不能用一个宏观的角度看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变化,他只能用沉浸式的眼光来迎接自己人生的一次次转折。这两个第一人称视角的变化,是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所注入的鲜明叙事特征。这种同一主人公的不同视角变化,并不会引发读者的矛盾,反而使整部作品更趋于紧凑和流畅。

2.3叙事结构对立鲜明

不难发现《远大前程》中皮普的行为和行动具有完全型对立叙事结构。在这部作品中,除了描写皮普接受莫名的资助后,皮普从社会底层人士变成社会上层人士的人生转变外。狄更斯还加入了皮普与艾斯黛拉微妙关系的叙事结构对立形式。在皮普第二次去郝微香的别墅时,艾斯黛拉莫名其妙的让皮普亲吻了她的脸颊。也正是因为这一行为,让皮普错误的认为艾斯黛拉对他感觉良好,但同时也让皮普清醒的认识到,他与爱斯黛拉之间的差距。正是因为这种对立形式,让皮普有了想做社会上层人士的基本心理诉求。他想追求艾斯黛拉,但又碍于他与爱斯黛拉之间的阶级差异。皮普只能通过缩短与艾斯黛拉之间的阶级差异才能够实现与艾斯黛拉身份上的平衡。然而皮普的一切想法只是自己的幻想,包括他对艾斯黛拉的想法,也是他自己内心的私有想法。这种自己内心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对立关系,让整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冲突的更为明显,进而使《远大前程》这部作品全文趋于紧凑,更能够唤起读者对皮普的同情与怜悯。除了身份上的对立外,狄更斯还在作品中通过塑造毕蒂鲜明的人物形象,与皮普形成价值观上的对立。当皮普对毕蒂说出自己想要做上层人士的想法时,毕蒂反应却是他觉得现在的自己也很快活,而即使是皮普在后期当上了短暂的上层人士,在毕蒂看来并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狄更思用皮普与毕蒂之间的人生观差异。在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上,利用两人之间的对话,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特征。

3.《远大前程》中狄更斯的叙事主题

3.1道德主题

道德主题是这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想要书写的主题意蕴之一。不同于其他作家对美好道德进行赞扬、对缺乏道德的人进行批判的传统写作方式。狄更斯在作品中对道德的理解,充分融入到皮普身上。当皮普还是一个孩子生活在乡村时,他单纯的就像一张白纸。虽然皮普有的时候总会冒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仅仅存在于他的思想之中而并未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由此来看出,生活在乡村时期的皮普他具有美好的道德和道德品质。当皮普被罪犯威胁回家偷食物时,虽然他自己的内心恐惧到了极点,但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他仍然想为这些穷苦的罪犯提供力所能及的食物。皮普很清楚,即使他在姐姐家拿了一个肉饼,他的姐姐也会如炸雷一般报警去捉拿偷饼的人。然而他之所以敢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回家偷食物,正是因为皮普内心的单纯,让他对同样是社会底层人士产生怜悯,也让他从内心深处愿意帮助一些可怜的人。然而,当皮普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他内心里的欲望也在不断的膨胀。在皮普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极具讽刺意蕴的角色设定:每当皮普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后,他总会因为各种事情做出不道德的事情。而当皮普每次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以后,他又会对自己进行内心上的谴责并使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较讽刺的是,皮普在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以后,会通过反思自己去让自己做的更好,但是他忽略了的是,在这一過程中并没有让自己脚踏实地的为自己努力,而是从道德修养层面提升了自己。从狄更斯的笔下可以看出,皮普之所以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并非因为他想为世人做多么多的好事,他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的理由很简单,只是因为他觉得上层人士本就该这样。或许从皮普去郝微香别墅开始,或许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上层人士。只不过他这位上层人士徒有虚名罢了。

3.2社会阶级

狄更斯的《远大前程》的叙事主题中,最明显的主题莫过于社会阶级的主题意蕴。在这部小说作品中,社会阶级差异与阶级矛盾被凸显的淋漓尽致。以皮普、乔等人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士和以郝微香和艾斯黛拉为代表的上层人士在短暂的文学作品中,上演了纠结反复的故事剧情。就狄更斯个人而言,他从小经历了社会底层的种种磨难,也正是因为狄更斯童年时的痛苦经历,让他对社会阶级和社会底层人士有了更为直观的视角和深切的体验。在《远大前程》这部作品中,狄更斯将社会阶级的矛盾注入在皮普的身上,他先制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皮普,然后在作品的后半部分,又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上层的皮普。同样是一个皮普,生活在不同阶层,他的内心和行为都发生了大量变化。当皮普还是一个孩子,生活在社会底层时,他最敬佩的人是乔,他最想做的职业是像乔一样能够做一名打铁匠。对于此时的皮普来说,稳扎稳打的追求温饱生活,已经是自己最大的梦想。然而,当皮普接受了莫名的资助来到伦敦以后,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改变。他想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和更高阶级的身份。然而当他自以为能够有一个远大的前程时,一切又都化为乌有。狄更斯在皮普身上注入的阶级矛盾,有意的凸显了。生活在社会底层和生活在社会上层人士在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之间的差异。不可否认的是,狄更斯更加贊扬小时候的皮普,因为那时候的皮普,代表的是社会底层人士最单纯朴素的愿望,而这些单纯朴素的愿望,让社会底层人士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快乐。然而,生活在社会上层的人,是尽管光鲜亮丽,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已然发生了扭曲,他们没有社会底层人士的单纯,穿插的全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尔虞我诈的生活节奏。由此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利用皮普的身份变化,鲜明的突出了社会阶级矛盾的这一主题。

3.3理想与幻灭

《远大前程》这部作品在命名上似乎已经注定了主人公被讽刺的命运人生。在这部作品中,理想与现实、实现与幻灭交叉出现,每当作品中的人物即将触碰到自己的理想时,总会发生一些事件让主人公的理想变成泡沫。长期被贵族郝微香雇佣的皮普,对自己的身份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幻觉。在来到郝微香的别墅之前,皮普的世界观里,能做一名打铁巷,过上安稳的生活,就已经是最高的理想。然而,当皮普见识到贵族生活的物质富裕、美丽漂亮的艾斯黛拉以后,他错误地以为,自己也已经融入到了贵族的生活中。此时的皮普,已经产生了幻觉,他不再想脚踏的实地的做一名打铁匠,而是想争取做一名上层人士。从现实主义角度来说,皮普的想法可谓是遥不可及,然而正是因为狄更斯塑造出的这种遥不可及让后来皮普接受罪犯的资助成为上层人士时变得更加讽刺。在狄更斯的笔下,理想与幻灭只在朝夕之间。他更想强调的是,像皮普这样不劳而获,好高骛远的人,只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和别人的人生中留下一段笑话。狄更斯更想强调的是,追求梦想的过程,仍然需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这种不现实的好高骛远,只会让人变得堕落和迷茫。

4.结论

《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狄更斯晚年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塑造了主人公皮普的人物形象。作者通过描写皮普从下层人士变成上层人士的奇妙过程,讽刺社会阶级的差异,揭露了部分社会下层人士想要成为上层人士的不切实际的迫切愿望。在狄更斯的这部作品中,叙事结果具有鲜明的教化意识,他希望读者通过这部作品,能够深切的意识到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的文章内涵。同时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运用皮普的回忆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切换,使读者有了更多维度去了解皮普正在经历和发生的事情。在《远大前程》这部作品中鲜明的道德主题、社会阶级主题和理想与幻灭主题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意蕴。作者通过构筑不同的主题意蕴,使整部作品趋于饱满和连贯。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更多的读者在阅读。《远大前程》这部作品过程中,从多维度视角解读狄更斯在字里行间埋下的作品内涵,并为更多的读者深度解读《远大前程》这部作品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品.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分析[J].北方文学,2019(21):2-3.

[2]李泽豪.论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J].2019(5):236-236.

[3]王玉文.批判现实主义创作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运用——重读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J].2021(6):64-66.

猜你喜欢

狄更斯理想道德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狄更斯钓鱼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