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镇银行社会化金融体系构建的实践逻辑分析

2021-04-20张霞王惠芬唐秋鸿郑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村镇银行资本

张霞 王惠芬 唐秋鸿 郑斌

摘 要:该文总结了村镇银行的研究现状,以无为徽银村镇银行为例,借鉴布尔迪厄实践逻辑理论,对村镇银行社会化金融体系构建进行了实践逻辑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社会化金融体系;资本

中图分类号 F83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6-0001-04

1 村镇银行研究现状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1]。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机构,虽然其总量和资产总额总体规模发展较快,符合当初的建设预期。但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村镇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创新产品,研究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至关重要。为此,近年来诸多学者从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与思考。

1.1 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 虽然近年来村镇银行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总额都在不断增加,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得到了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具体如表1所示[2-5]。

1.2 村镇银行的金融产品研究 村镇银行支农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金融产品设计能否符合农村经济主体的实际需求。学者的相关研究如表2所示[6-9]。

综合上述研究,虽然已有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对村镇银行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约因素、金融产品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大都是分散的,多数只停留在问题的表层,而往往忽略了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动态实践逻辑及其背后的运作机制,即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有效地构建社会化金融体系,高效地激活农村的经济体量以及建立起自身的符号资本,这些都与支农整个过程中村民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密不可分。因此,本文拟引入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并结合无为徽银村镇银行扶贫的田野实验,探究村镇银行构建社会化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村镇银行进行社会化金融转型提供思路。

2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

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之一,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观是将社会看作是实践者、场域、资本、习性构成的有机生命体。其中,资本的形式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

社会资本是同某个团体内部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资本的角度为每个内部会员提供支持。而特定行动者占有社会资本的数量依赖于行动者可以有效运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大小,也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每个人的权力所占有的(经济的、文化的、符号的)资本数量的多少[10]。文化资本主要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但实际上其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和生活方式等。符号资本是建立在知识和认可实践逻辑基础上的声名、特权、荣誉或神圣性的累积程度[11]。基于这一概念,符号资本可被理解为一种受到社会认可的,能够生产、再生产和长期积累的荣誉、声名、精神、特殊性或神圣性等以符号化方式存在的稀缺性资源。符号资本是无形的且具有象征性的,能够增强信誉和可信度的影响力[12]。

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将这一理论根据不同情境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进一步对中国社会的新闻场、福利场、科学场、文学场和体育场等领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笔者在探究村镇银行社会化金融体系构建的实施路径中引入布尔迪厄实践逻辑理论,加之笔者在无为徽银村镇银行的调研经历,探析村镇银行不论是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制度的改革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品牌的建立等,其背后的运作机制除了积累银行的符号资本、经济资本外,也改变了村民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并最终引导村民的习性发生改变,进而村民与村镇银行的纠缠交互进一步加强。这一实践逻辑过程对村镇银行构建社会化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 村镇银行社会化金融体系构建的实践逻辑分析

2010年8月8日,为进一步丰富安徽地方金融体系、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经安徽省银监局批准设立无为徽银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无为银行)。无为银行成立后实施的很多策略、业务活动、金融创新产品等都与村镇的共同物质生产、经济生活、金融活动及文化习性的各个维度高度交织在一起,构建起了银镇混合体下的社会化金融。

3.1 创建自主品牌,积累符号资本 由于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新兵”,其品牌效应和知名度并不能与一些老牌的商业银行相比,吸引客户进行储蓄业务的竞争力并不强,因此村镇银行要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宣传,使得村镇银行的招牌能够深入农村地区,得到客户的信任进行储蓄,进而增加银行的资本金和流动资金,增强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无为银行采取了增设网点的措施,通过与村书记、干部进行交流合作,深入了解农户的基本情况,并在村书记的带领下,进行农户的走访,了解民情,最终选择村庄里拥有人缘或地缘优势的地点设置ATM服务点,比如经济资本多的小卖部、粮油店;人流量大的村级医疗服务处;德高望重、信誉口碑比较好的村书记家;村民聚留聚散点的休闲娱乐场所等。这种做法除了减少对客户的管理成本外,其背后的运作机制是充分利用这些人长期在村庄里积累的符号资本,相比于初进村设立的村镇银行,村民更愿意相信长期在村里为他们生活提供便利的人。因此,通过与村庄里符号资本强的人进行合作,对他们进行培训,再由他们引导村民学会在村里存取款,解决进城的不方便等困难,通过长期的不断布点服务,村民会逐渐了解、信赖村镇银行,建立与村镇银行的密切联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及时快速地向客户传递银行业务发展的最新消息,因此网络传播效应也成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无为银行“微贷通”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不仅拓宽了无为银行微贷营销宣传渠道,而且提升了微贷产品“微小宝”品牌知名度,塑造了无为银行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一旦村民有需求可以直接微信申请贷款,既快速又便捷。这种宣传和服务方式能够不断影响并渗透到客户的生活中,使村镇银行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提升村镇银行在村民心中的声名、地位、信誉和可信力,有效积累了其自身的符号资本。

3.2 创新金融产品,积累经济资本 村镇银行在“支农”的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特色经济研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发挥政府支农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比如政府捐助的资金或者来自政府的软贷款都可以作为村镇银行的廉价资金,推进村镇银行的发展,因此积极开发符合用户特点的信贷产品对村镇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无为银行根据无为县农业、养殖业等生产周期来设计授信时长,灵活安排放贷还贷节奏,比如,“呱呱叫”系列农产品,主要为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户服务,涵盖水稻、棚菜、小麦、生猪、螃蟹等多个产品;“农资贷”“农机贷”;“微小宝”小微贷款系列产品,服务个体商户、小微型企业等,由于信贷业务集中于农业生产领域容易由农业的不稳定性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无为银行还增设了消费贷款、教育贷款、农村保险等品种,通过多样化经营分散风险,比如“嘀嘀贷”“网咖贷”,可用于购车、旅游、装修、婚庆、教育等消费的融易贷,创业富民贷款等。这些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客户的生活息息相关,会进一步加强村镇银行与客户的密切联系,增强村镇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断积累经济资本。

3.3 创建创业培训基地,积累文化资本 村镇银行员工素质的高低以及村民的文化水平,对支农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无为银行为了进一步夯实员工的理论基础,会定期举办农业保险贷款业务培训会议、统计分析专题培训等活动,从而使员工积累了自身的文化资本,有效提升了村镇银行的工作效率及业务水平,对日后开展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针对村镇上的拆迁用户,无为银行对其进行主动授信,按照需求给予其发放贷款,同时请专家为其讲解传授知识,提供发展方向和相关技能等,这些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村镇银行服务对象的文化资本。

为了解决村民经营替代性生计缺乏相应技能等问题,无为银行建设了蒲公英学院,对职业农民、农村干部、退伍军人、大学生进行常态化培训,引进专家,建立培训试点基地,对村民进行因材施教,包括创办的“三农服务文化节”“蟹王争霸赛”“芜湖市书法名家送春联下乡”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实质都是无为银行在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向村民传递文化物品,积累他们的文化资本,包括拥有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和生活方式等。这些文化资本的拥有会引导村民更好的发展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资本,为自己赢得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在村里的符号资本,进而形成新的习性。

3.4 开展机制创新,积累社会资本 由于大部分的村镇居民自身信誉度较低,无法获得发展所需求的贷款,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阻碍了其在村镇地区长期发展的可能。因此,无为银行设置了一种“担保自组”的借款方式,使村民利用自己的亲缘、地缘等关系实行互保,即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等。其后的机制是利用村民自身的社会资本,并进一步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重新进行资源在各个关系网络节点的整合。

2016无为银行年制定了”1+N”发展战略,其目标是将无为银行打造成为综合性服务平台,与村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建更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因此,无为银行不断地增加了便民服务站的功能,如开发农产品输出、劳动力输出、医疗服务等。为了整合村镇及周边农户优质的农产品资源通过电商平台输入城市,无为银行与电商达成试合作,将便民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信息、物流节点,在支持农业生产的同时让优质的农产品优价输出,真正实现增产增收,而相关销售款项都通过便民服务站进行结算,使得便民服务站成为村庄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商的引入为村民增加了新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产品的不断输出,村民会得到更多商家的了解和信赖,从而建立起更多的社会联系,即从网络关系中获得自身的社会资本,进而更加积极地投资生产经营活动。

4 村镇银行构建社会化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4.1 树立品牌形象,积累符号资本 村镇银行作为后起之秀,不论从资金实力还是客户数量都无法与老牌的商业银行相比,但作为“草根”银行,其承担着服务“三农”的重要责任,其工作的重心是帮助当地农村进行经济建设,不论是发放贷款的制度、还是金融产品的创新都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村镇银行存在的价值。因此,村镇银行首先应树立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例如亲自走访农户,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建立便民服务站,将农产品输出、劳动力输出、医疗服务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加入,这些不仅可以得到村民的信任,还能够与村民建立长期联系,从而得到村民的认可,不断积累自身的荣誉、声名、精神、特殊性或神圣性,进一步增强村镇银行的信誉和可信度,形成自身的符号资本。

4.2 创新金融产品,广泛吸收贷款,积累经济资本 农户作为农村生产经营的主体力量,其贷款意愿和额度对于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乃至各项事业发展有着根本性影响[13]。为了刺激村镇的经济体量增长,村镇银行应根据当地的特色经济研发相应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发符合用户特点的信贷产品。例如,无为银行的“呱呱叫”系列农产品,“农资贷”“农机贷”“微小宝”“嘀嘀贷”“網咖贷”等,都可以促进村民贷款,增加村镇银行的经济资本。

4.3 创建创业培训基地,积累员工及村民的文化资本 由于村镇居民相对城区文化水平较低,对于银行开展的很多金融业务都处于未知状态,为了有效地促进村镇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对工作人员及村民进行培训。例如,举办农业保险贷款业务培训会议、统计分析专题培训等活动对员工进行培训;设立蒲公英学院,对职业农民、农村干部、退伍军人、大学生进行常态化培训;引进专家,建立培训试点基地,对村民进行因材施教;创办“三农服务文化节”“蟹王争霸赛”“芜湖市书法名家送春联下乡”等活动对村民进行文化熏陶。通过不同的教育行动向村民传递文化物品,积累他们的文化资本,包括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和生活方式等,这些文化资本的拥有会引导村民更好的发展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资本,为自己赢得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在村里的符号资本。

4.4 创新机制,积累村民的社会资本 村镇银行可以设立“担保自组”的借款方式,充分利用村民自己的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关系实行互保,促进各网络节点资源的有效流动,而经济的运转也会带动社会网络关系的重构,即积累新的社会资本;电商与村镇银行合作,保证优质的农产品资源通过电商平台输入城市,打破了电商“最后一公里”的壁垒,使得村民有机会进入新的社会网络关系中,从而更加积极地从事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进行生产转型。

参考文献

[1]银监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EB/OL].[2007-01-22].http://www.gov.cn/zhengce/2016-05/24/content_5076294.htm.

[2]彭建刚,王惠,何婧.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41-46.

[3]赵志刚,巴曙松.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1(1):40-44.

[4]劉姣华.普惠金融背景下的村镇银行发展研究——基于孝感市村镇银行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4(1):88-90.

[5]魏建国,罗黎.我国村镇银行的还款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2015(1):65-68.

[6]刘凤军,张屾.刍论金融产品创新与银行营销模式变革[J].中国软科学,2008(2):65-75.

[7]薛继增.金融产品创新对银行信贷运行的影响[J].上海金融,2010(6):89-92.

[8]金峰.我国村镇银行金融产品的现状、问题及优化[J].企业经济,2012(10):295-295.

[9]金晓彤.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村镇银行信贷产品创新:模式建构与实施[J].经济管理,2016(3):12-19.

[10]布尔迪厄,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1]BOURDIEU P,JOHNSON R.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12]王屯,闫广芬.符号资本在大学社会评价中的作用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3):22-28.

[13]张松灿.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6):49-54.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村镇银行资本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当资本无处可去时,可以造车啊!
浅谈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VR 资本之路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资本过热烧出伪需求更多O2O项目可能在下半年死掉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