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观的转向与变革探究

2021-04-20吴琳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环节重点主要放在知识性、审美性、文化性、民族性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大学语文学科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亲身经历、参与体验,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获得文学启示、精神陶冶。大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过程,是在多元对话和沟通中构建文本意义,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拓展、审美审辩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与思辨;文化参与

一、大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念源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同时体现出了时代与社会发展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具备科学性、时代性与发展性等特点。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教授曾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主要形式。从活动内容看,阅读教学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感知、理解、运用语言的训练,而这种训练又明显带有心智活动的特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关注语文知识技能之外更加重视语文课程的隐形价值,关注语文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内涵与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在动机上更强调对于母语学习的期望。唤醒学生的阅读行为,使学生主体的阅读学习成为主动行为、有序行为。阅读教学对于大学语文这个学科而言,也不只是对于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加强调阅读的体验与认知的构建。

二、大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目标的转向探究

1.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传统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语言的习得与使用,缺失了对语言的建构。我们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语言的建构,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通过让学生参与到阅读与鉴赏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建构能力。初步建构逻辑方式、阅读经验、表达习惯。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语言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传统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对于思维培养通常是阶段性的,目前我们更加提倡阅读教学目标的体系化,即思维养成的体系化、思维品质发展的系统化。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经典文本,逐步感受形成感性思维,同时提高联想能力,培养他们捕捉灵感的能力,形成逻辑思维,发展推理、批判思维,并形成审美审辩思维模式,推动创新思维的养成,更加强调思维的系统养成性,强调形成和发展思维品质。

3.审美鉴赏与创造

传统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耿注重审美教育环节,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提倡鉴赏与创造并重,学生在阅读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类不同艺术形式時,能够在语言、情感、意蕴等各个方面获得审美体验,体会作者独特的美学价值、艺术特点。同时培养学生辨析事物本质的能力,辨别美与丑,提高审美理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更要提升学生阅读体验,增强审美追求。

4.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与传统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相比,当前更加强调文化自信,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不只是抽象的习得文化知识。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欣赏、体验、感受的基础之上,形成文化意识,培养文化精神品质内涵,增进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历史的、辩证的审视、评价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三、大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内容的转向探究

1.强调建构与应用并重

伴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完备,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由传统的读写能力培养,逐步转向语言能力、思辨能力、文学素养共同提升。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强调语言的学以致用,更强调语言的构建。通过阅读经典,让学生能够主动收集整理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培养探索语言运用规律的兴趣,通过语料的整理分类,发现联系,加深理解和认识。在语音运用中,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组织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有效的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实现沟通交流。同时,能自觉、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语文学习,乐于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主动帮助他人提升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

2.强调思辨意识与能力的养成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隐含在文章的分析理解中。当前,思辨性阅读作为单独的内容被提出来,旨在增强学生的理性思考意识与能力。思辨性阅读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评论名篇、精彩时事评论等。要想让学生学会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通过阅读思辨性文本,使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并具有自觉分折问题、归纳要点、评价赏析的能力。多动脑思考,不仅有利于增强阅读效果。而且有利于锻炼思维发展智力。另外,在阅读中能主动查找参考资料独立获得知识、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强调文学性阅读的整合性

文学性阅读的内容转向是清晰的,强调不同文学体裁的专项学习,尤其强调不同文学体栽的系统性整合。文学性阅读主要指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优秀作品,系统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意图。同时,还指阅读和写作的整合,强调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文学作品之后,学生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个性化写作,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强调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参与性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一直是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阅读教学不仅强调文化的文本解读,还强调“社会性参与”。也就是语文阅读对象不仅指向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包括当代的社会文化现象。阅读教学要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联系,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文化现象展开交流和研讨。设立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例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角等,由学生自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观察内容,完成调查报稿,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展视野,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在跨文化、跨媒体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发展语文专长。

总之,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和内容的明确,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由单向的认知要求转向为复合的、体系化的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由传统的重复性读写转向语言、思辨、文学、文化参与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薛猛.课程与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

作者简介:吴琳(1982—),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