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1-04-19赵敏

文理导航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小学高年级读写结合

赵敏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实现读写结合教学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并且语文老师非常善于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课堂上,语文老师都开始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希望能够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效促进他们良好语文素养的养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科目;读写结合;实践探索

1.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要想真正做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语文老师就要从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入手,在不断丰富学生阅读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增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

所以,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逐渐培养对阅读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当然,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语文老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把更多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加高效地进行阅读,从而提升自身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促进其语言组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要对文章的重点片段进行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对这些段落进行背诵记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丰富的词汇和语句,从而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比如,在对《秋天》这一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可以把这篇文章当作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们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学习。首先,老师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这篇文章,并引导他们从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以及思想感情等方面来分析文章,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悟,让学生们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后,语文老师再引导学生对文章重要段落进行仿写,让学生尝试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促进其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在写作训练中增强读书体验

语文老师还要注重写作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并通过写作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再培养。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老师一定要开展写作训练活动,让学生们在大量的写作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获得更多宝贵的读书体验。语文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学习内容来设置写作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来构思自己的文章,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在反复研究课文内容的同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结合课文的中心思想,设计以“母爱”为题的写作题目,让学生们在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后,开展相关的写作练习。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之后,才能更好地吸收文章的精华,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3.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语文老师的教学眼光就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之上,而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做起,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爱上阅读、喜欢阅读,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生动有趣的阅读内容,以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促使学生在趣味性的阅读当中,逐渐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来选择课外教学读物,如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让学生们能够在阅读有趣的课外读物中,获取到更多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当然,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要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段落摘抄下来,完成语言积累,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语文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写作,引导学生把自己在平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都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再运用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进行修饰和美化,以此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其综合文化素养的显著提升。

4.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

在完成阅读之后,对自己的想法、感悟进行总结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促使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能够锻炼到自己的写作能力,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所以,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撰写读后感这一学习方法,实现真正的读写结合教学。比如,在正式教学一篇课文之前,语文老师就可以先布置预习的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自己进行课文的阅读,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大致的把握。然后再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让他们把自己在文章中体会到的思想感情,都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此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课文学习中,学生还可以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同自己的笔记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发现自己在思考上的不足,及时在笔记上做好补充,实现阅读能力的进一步优化,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

5.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小学教学阶段,语文老师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开展读写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阅读和写作的交互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重视读写结合教育,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们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促进其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让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龚清华.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教学探讨,2018,5(7):103-104.

[2]彭小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切点探析[J].现代阅读,2019,7(15):23-23.

[3]刘燕清.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 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課题结题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2013,5(4):76-77.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小学高年级读写结合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