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类比法浅析夏代玉器

2021-04-18王欣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期

王欣

摘要:青铜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化财富自然是青铜器,它们给考古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考古素材。玉器文化同样精彩纷呈,只不过相较于青铜器的高光时代,难免会有所黯淡。文章对在夏代传世文物中相对稀有、但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玉器文化作出一定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夏商玉器类比;玉兵;勾云纹

约4000年前,禹传位给亲生儿子启,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对后世统治者影响深远。封建社会也遵循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很难出现因为功勋高、能力强而传位给大臣的现象,后周郭氏传位柴氏,可谓空前绝后,足见古人当时的局限性,做不到真正的无私,强调血脉,希望自己家族的人掌握国之公器,和今天的能者居之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夏代流传后世的玉器数量稀少,这里需要对比继承了夏代玉器文化的商代玉器,再进行阐述。

商代大约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而著名的“武王伐纣”事件,为后世创造了一个高频词汇—革命,来自“殷革夏命”,几乎每次写报告都用得到。

夏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其玉器工艺正是对新石器玉器工艺的总结,为后来商王朝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夏代玉器虽然出土量较少,但其在玉器文化中起到的承前启后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说:“夏后启佩玉璜。”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明月之珠,不能无类;夏后之璜,不能无考。”可见夏代玉器尽管传世少,但是考古价值很高。

在夏代礼仪玉器中,兵形玉器占据了重要地位,正所谓:“轩辕氏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直到夏禹之时,“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经过激烈的战争,夏王朝地位得以确立和稳固,因此,玉兵在夏代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象征着夏后氏的军权。

夏后氏经历长期的血雨腥风,才得以稳固江山,因此三类大型“兵杖”玉器反映的是武力和征服,是强权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文化寄托。这三类玉兵是玉戈、玉钺和玉刀。

玉戈继承了龙山文化的装饰风格,援部无脊,保留着龙山文化玉戈的特色。有的玉戈长达43厘米,可谓空前,它是典型的仪仗用器。玉钺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的延续,造型更加繁复,将原本的直刃或者弧刃改为四连刀。从力学上讲,因为受力面积和压强大小成反比,所以杀伤力更强。玉刀延续于生产工具,宽刃者可达65.2厘米,且无使用痕迹,应该只是礼器。

到了商代,玉料来源大增,河南省自古盛产玉石,妇好墓中就有大量采用南阳玉制成的玉器陪葬品,具有显著的就地取材特征。东北的岫岩玉、新疆和田玉和陕西的蓝田玉也被采用,为商代玉器产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商代人除了迷信鬼神,“先鬼而后礼”以外,还具有鲜明的财富观念,同样崇尚武力,因此,夏代崇尚的玉兵在商代依旧存在,代表的是国家的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玉戈、勾云纹造型、柄形饰、石臼、石杵等夏代特有的玉器,在商代被继承下来,并且取得了更大的工艺进步。

青铜时代暂时还没有儒家思想,尽管妇女地位低于男性,但是女性依旧可以通过军功或者其他途径取得功名,和后世封建王朝那种只能依靠男人得以生存的女子,简直有云泥之别。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稳固和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下降。唐代之前是不存在《列女传》的,商代女性,只要不是奴隶,地位是高于汉代的,汉代女性的地位是高于唐代的。因此,妇好女将军掌握军队实权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正是因为妇好立下了不少军功,本身又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之一,她的墓葬之中,玉器非常丰富,有玉凤、玉盘、玉簋等,代表了妇好在当时社会中的尊贵地位,毕竟普通人是没有资格用玉的,后世也说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妇好墓还出土了利用俏色技巧雕琢出的玉乌龟,黑色的龟壳,白色的身体,惟妙惟肖,可谓俏色玉的鼻祖。商代人迷信鬼神,认为玉器是和鬼神通灵的最好媒介,乌龟本身就是可以通灵的,所以将玉作为生活用品,彰显尊贵的社会地位,遇事不决就要占卜,更加离不开玉器。

妇好毕竟是将军出身,她的墓葬当然离不开商代最重要的玉兵,这代表的不仅是她自己的军权,更是国家的权力。除了有夏代就存在的三大玉兵外,还增加了戚、矛。商代对外战争同样频繁,为了彰显军威,出兵前往往要誓师,凯旋后还要歌舞。这里的歌舞以武舞为主,和后世所谓的舞姿应该柔媚,甚至认为男性跳舞不阳刚的刻板印象是不一样的,商代和夏代一样崇尚武力,欣赏不了柔媚的舞姿。妇好墓光是玉兵就出土了54件,可见她军功之高及商代的尚武。西汉戴圣在《礼记·明堂礼》中说过玉兵作为礼器的作用:“朱干玉戚,以舞大武。”這里干、戚皆指兵器。晋代陶渊明曾经在《读山海经》里说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商代玉器上的兽面纹,直接继承夏代,间接汲取了良渚文化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单体的兽面玉佩、玉饰,还是器物之上,比如妇好墓的玉簋上的兽面纹装饰,都可以窥见良渚文化的影响。商代勾云纹在二里头的夏代陶片残留纹饰上都能够找到来源,陶片上的主体纹饰是双龙纹,龙首下方有勾云纹,和妇好墓的玉牛、玉人身上的勾云纹相似。陶纹龙首右侧的勾云纹又恰好和妇好墓的玉象、玉熊、玉燕、玉蛙、玉人身上的勾云纹类似。夏代的云雷纹,在妇好墓的玉戈上得以体现。商代的玉柄饰,在夏代的基础上大量涌现,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谓:“殷以为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夏代文化以及文物是我国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是中华儿女对于五千年文明的骄傲资本。相信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后会找到“夏后氏之璜”这一沧海遗珠。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玉器厂技术研究组.对商代琢玉工艺的一些初步看法[J].考古,1976(04):229-233,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