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1-04-18张蕾

天津教育·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教学运用策略

张蕾

【摘  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美术教学元素更加多元、生动、有趣,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5-0143-02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odern education is gradually widespread. Teachers us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ke art teaching elements more diversified, lively and interest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art quality, aesthetic ability and creativit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efficiency of art classroom teaching is also improve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fine arts teaching, and studies and discus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elementary school fine arts teaching; Using the strategy

在小學教育阶段,小学生的两种能力仍处于雏形阶段,首先是感知行为能力,学生缺乏审美观念,同时对于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极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其次是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生活经验较少、知识视野较窄,因而缺乏空间想象力。教师若采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简化复杂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优势体现在:教学资源选择性强,信息容量大,可以创建美术资源电子图书库;教学形式生动、直观、形象,通过文字、图形、声音的有效结合,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打破,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运用中,还停留在图片展示的功能操作方面,对于学生美术知识的深入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实际运用中,还普遍存在着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过于依赖、运用不合理等,使其技术优势无法有效发挥。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的技术,使美术教学资源能够更直观众、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感,同时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和创作兴趣,积极参与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绘画训练中来。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幻灯片、图片等静态形式进行艺术展示,并通过口头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感受,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对学生学习兴趣造成不利影响。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一改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动态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借助声音、视频、三维构图,对经典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现,不仅能够欣赏其整体,还可以拉近仔细观察作品细节,如在建筑艺术作品欣赏时,可以对建筑物内部构造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态演示的形式,充分感受建筑物各个侧面的具体构造。

(二)将多媒体和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还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并在学习过程中予以体现和发挥。教师可以通过其他学科知识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学习,进一步对其他学科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目前小学美术课程主要通过绘画和手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创造力,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与其他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训练学生自主学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其中合作学习模式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结合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同时,营造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如在《行走的动物》课程学习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电脑完成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小组成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擅长的领域进行合理分工,有的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有的负责动物图片的整理;有的负责资料整合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和协作,使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增强自身合作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和动物世界,增强学生保护地球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启蒙课程,对于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形象、生动、有趣、具体的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从而使其学习美术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元素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美术作品能够更丰富、更立体地呈现,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切实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如在《下雨啦》课程的学习时,需要对学生运用线条的能力进行訓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下雨天相关音乐的播放,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在下雨天会联想到怎样的场景,并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疏密、粗细、色彩,以及节奏的线、点等形状,对下雨天的情景进行创作。最后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共同欣赏和点评,教师应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对自己作品中的独特之处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和机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手段呆板、模式化的情况,导致创新性不足,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听觉、视觉等方面的冲击,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艺术作品。

如在讲《盘泥条》课程的学习时,教师可收集和整理好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成课件进行播放,同时也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陶艺作品等,使学生能够在观赏陶瓷艺术作品的同时,感知其独到之处,并对中国瓷器有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也使美术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在实际运用过程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感知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得到有效促进,学生的绘画技巧也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瑶.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08).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教学运用策略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