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修辞学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2021-04-18张海峰

天津教育·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高中生高中语文

张海峰

【摘  要】修辞学历史悠久,向前我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辞达而已矣”的说法,为修辞的运用提出了基本要求,修辞就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人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古典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引用、借代、拟人等。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些都是需要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研究和继承内化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关键点、把握诗歌的意向,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修辞学;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5-0128-03

【Abstract】The rhetoric has a long history. We can go back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nfucius put forward the saying that "speaking is nothing but eloquence" and put forward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use of rhetoric. Rhetoric is used to express thoughts and feelings. In order to better express their true feelings, the ancients used a lot of rhetoric in classical poetry, such as metaphor, parallelism, quotation, borrowing, and personification.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se all need to be studied and inherited in the usual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ers should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poetry appreciation, grasp the intention of poetry,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poetry.

【Keywords】Rhetoric; High school Chinese; Poetry appreci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高中語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新课改提出:语文教学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发展思辨能力,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古典诗歌作品的讲授,古典诗歌拥有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其中还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如果高中生能把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学习透彻并能够灵活运用,其语文水平一定大幅度提高。高中生可以从古典诗歌中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本文笔者主要站在修辞学的角度,对高中古典诗歌作品的鉴赏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一、捕捉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美

在古典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总会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现出来,把握住这些代表性的事物,可以增加对诗歌的感知力和领悟力。很多学生都说诗歌难学,难以融入诗歌的意象里,课堂上学生虽然也很努力地学习,但是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有的学生对诗歌学习失去了兴趣,每次遇到诗歌鉴赏题都是去猜测答案,根本没有运用诗歌鉴赏的技巧。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将修辞学中的鉴赏技巧教给学生,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深刻体会诗歌深邃的意境,在阅读中增强文学知识储备。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去搜集作者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诗歌的写作思路,找到作者的情感寄托点,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诗歌。

比如讲人教版高中语文《短歌行》,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体会魏晋诗歌的用典比兴手法,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人生苦短,生命无常,作者曹操在这首诗歌中流露出了对生命短促的伤感之情,但曹操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树立了远大的抱负,最终成就一番霸业。教学时语文教师给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短歌行》的视频片段,在观看过后形成学习的动力,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境,以通情达理的姿态去吸引人才,还运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曹操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句子,含而不露地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求,运用“婉而多讽”的表现手法,将忧而奋发的思想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移情入景,感受诗歌情感美

纵观我国古典诗歌,诗人有时候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将情感寄托到景物上,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正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移情入景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韵味,完美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移情入景关键在于“移”,景是次要的,情是主要的。修辞学中有系统化的修辞介绍,其中包含辞藻美、整齐美、音乐美,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修辞学和课堂教学的关系,注入理论发展的动力。帮助学生总结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的鉴赏方法等,在感受诗歌情感美的基础上,对诗歌有全方位的把握。“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学生鉴赏时要从情入手,这样才能够得心应手,发挥出修辞学对语文教学的工具作用。

比如讲人教版高中语文《蜀道难》,学习这首诗歌主要感受的是浪漫主义气息,感叹蜀道之难是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本文的艺术手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诗人李白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1.神话传说。以“六龙回日”的传说衬托山势之高,借助神话色彩,引人入胜。2.大胆夸张。用四万八千岁写出了时间之久,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出了蜀地之凶险。3。虚实结合。实景有高峰、飞瀑、剑阁等,虚景有开国的传说,五丁开山的传说。4.比喻。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给人以朝不保夕的感觉,通过互文的方式体现作者的情感。5.拟人。诗人用猿愁、鸟悲,瀑喧等,将自然万物赋予人物的情感,渲染了环境氛围。

三、物我情融,探索诗歌含蓄美

物情与我情融合,意境自然,浑然天成,写出的诗歌才会一鸣惊人,心物之间的高度交融把诗歌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们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感受对作品进行创作,但有时候可能会很含蓄,不能通过诵读体会出来,其实这是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王国维认为诗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美的形态,每一种形态都有特点,在鉴赏的时候要根据修辞学进行深挖,感受诗歌的韵味,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古典诗歌更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诗歌给人们以无比广阔的思维空间,诗歌的情感与作者自身境遇相互交融,给人丰富的美感享受。

比如讲人教版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习诗人的豪放词风,体会艺术美的感染力,在雄浑的气势和悲壮的情调中,领悟诗人壮志难酬的情感。高中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身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远大抱负。苏轼在人生的劫难期登上赤壁矶,看到奔腾的长江水引发了无限的感慨,想到了古人功成名就的事例,又想到了自己老来无成,笔墨之中显现了悲壮之感。苏轼把豪情壮志与自然情景合二为一,获得心灵的解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精妙,有声有色,其中穿、拍用到了夸张的手法,彰显了山崖的陡峭和江水拍打的力量。卷、雪用到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波涛的汹涌和水色洁白。这些都为下阙周瑜的出场做好了铺垫。

四、意趣独特,挖掘诗歌的技巧美

古典诗歌具有审美价值,它们或意境深远,或充满情趣,但都体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在鉴赏时应该注重诗歌的技巧美,对诗歌中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进行辨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宝贵财富。有的诗歌是虚实结合,有的诗歌是动静结合,还有的诗歌是托物言志,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可以说是“意与境深”的地步,唤醒人们心中的意绪。想要了解一首诗,往往可以通过找诗眼的方法,把握住诗歌的情感。诗的诗眼都是带着情感色彩的词。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抓诗眼的时候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揣摩诗句精妙之处,在看与读的基础上,整合自己的信息。

比如讲人教版高中语文《声声慢·寻寻觅觅》,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全词通過描写残秋的景色和感想,抒发了因家破人亡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是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围绕着“愁”进行展示,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后期的“愁”是亡国之愁,沦落之愁,孀居之愁。诗词中,“雁”是词人表达情感的一个意象,因为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与词人有家不能回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词人沦落天涯的感情。在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很多词人都有自己的愁绪,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他们抒发愁感的技巧不同,所表达的愁绪也不同。柳永的愁是对个人仕途的失意之愁,李煜的愁是对国破家亡的国恨之愁,李清照的愁是闺阁相思离苦之愁。

五、心凝神释,领悟诗歌的无理美

通过研究修辞学发现,很多古典诗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理而妙”,指的是诗歌描写事物的时候用词不合常意,但是颇有意蕴,将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更加直观和清晰,给阅读者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达到真切情至的效果。如今的高考对古典诗歌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而且考查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广,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诗歌,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拓展诗歌鉴赏的渠道,不仅对课本的诗歌做到活学活用,还要深入学习诗歌的写作特点,逻辑关系等。古典诗歌在审美上讲究的是言外之意,道出了理与情的辩证关系,学生在学习时应加强对诗歌内容、情感及体现的美学特征的重视。

六、结语

总之,修辞学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是作用不可替代的,有利于准备把握诗歌的意境,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技巧,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要想学好古典诗歌,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蕴含的道理,就必须吃透古典诗歌中所蕴含的修辞手法,增加文化储备,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鉴赏教学,指导学生自主辨别诗歌中的各种修辞手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写作和阅读当中,做到举一反三,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孙建泉.浅谈培养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J].现代语文,2017(04).

[2]王慧玲.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旬刊,2018(06).

[3]谭紫菱.修辞学视野下的高中文学作品阅读学习[J].孩子天地,2016(31).

[4]王学慧.修辞学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6).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高中生高中语文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