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厌学学生的转化策略

2021-04-18李春玉

天津教育·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厌学心理数学教学

李春玉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导致学习成绩较差,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厌学的情绪,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在改变他们厌学心理的过程中,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群策群力,一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不再感到枯燥無味。那么,这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以后,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进而摆脱学困生的身份。

【关键词】厌学心理;教学时机;群策群力;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5-0016-02

【Abstract】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ome students weak abstract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ies lead to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Over time, they have a feeling of being tired of studying, and as time goes by, their tiredness of study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eir learning-weariness, it is necessary to exert collective strength,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mong schools, parents and society, and work together to help them build self-confidence, so that they no longer feel bored about learning. Then, after thes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they will have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then get rid of the identity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Keywords】Weariness psychology; Teaching timing; Collective effort; Mathematics teaching

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思考问题的抽象能力,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理解能力有所差异,思维能力也因此有所区别。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把学生进行了归类,把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定义为学困生。

一、加强心理疏导掌握学习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厌学学生的教学策略需要因材施教,不可搞“一刀切”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他们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厌学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从他们的心理疏导上下手,让他们克服恐学的心理,对学习不再感到厌烦,然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一是降低难度,让他们从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学习,循序渐进,随着基础知识积累的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逐步提高,这样就能和其他学生有着一样的基础。二是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厌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不足。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优秀的学生争分夺秒刻苦学习,厌学学生则忽视时间的重要性,白白错失了学习良机。三是培养厌学学生的学习方法,厌学学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其中一点是因为他们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生用同样的时间却达不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上不去,久而久之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四则混合运算等的运算法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往往在使用法则的过程中,概念混淆,对各种法则的运用不够娴熟;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准确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因此,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又要加强学生的运算法则的娴熟运用能力,加强他们的学习自信,缓解厌学情绪。

二、树立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信心,只有信心十足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对于厌学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厌学学生会因为学习成绩上不去,自身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也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因此他们会出现叛逆行为。有的教师就把他们简单定性为双差生,学习行为习惯差,思想品德意识差,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一种评价方式,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纠正。

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师应适时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时时关注厌学学生的行为表现,随时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避免他们在课堂上开小差。只有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才能引导他们很好地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厌学学生回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逐渐克服自卑的心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小学数学中的演示实验是操作性非常强的课,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够完成演示实验。厌学学生往往在行动上比较敏捷迅速,这时教师让他们搬运实验器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助调节天平、尝试动手增加砝码。与此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引导他们完成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在课程中,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实验课的趣味性,从而主动地参加许多的小实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三、在互相帮助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天资聪明,但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无法把注意力长期集中于学习当中,从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不佳。对厌学学生的教育,需要发挥班集体的力量,让厌学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长处,主动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组织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厌学学生,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成绩。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根据厌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分组,分成不同档次的组别,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育。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兵教兵”的方法,倡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厌学学生,在强大的班集体的力量之下,帮助厌学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学习风气,优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努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全方面得到发展。比如学习“分数”相关的内容,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让理解了分数概念的学生,课余时间帮助还不能够透彻理解的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分数,对概念的理解存在不足,对日后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帮助学生学习有关知识概念,发挥集体的力量,是大有益处的教学策略。

四、结语

总的来说,厌学学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以及他们接受的难易程度对他们展开合理的教育。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全力配合教育,引导优秀的班干部或班集体,帮助厌学学生缓解厌学情绪,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一定能够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佳颖.农村家庭文化资本对厌学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8(03).

[2]李泰岳.家庭教育理论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16(09).

[3]徐佳琦.家庭文化对厌学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3).

[4]李泰岳.家庭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12(12).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厌学心理数学教学
浅谈中学女生体育课厌学心理特征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