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系构建与运行实践

2021-04-18李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理论教学过程

李涛

摘要:现代高职课程教学设计建立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之基础上。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高等性、创新性、素养性等特点,理论上建构主义更适合高职课程教学,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更高,现实中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应用则更加普遍。基于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目标,构建恰当的现代高职课程整体与单元教学设计体系,实施典型的高职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对开展“三教”改革具有引领和推动意义。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体系;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3-0075-05

一、主流教学理论下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主流教学设计理论的特征辨析

1.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强调知识是被传授的。教学设计的重点针对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教学目标;二是如何开展教学;三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因而,教学设计通常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学生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步骤学习,获得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设计原则为设计一系列有序的刺激项目即学习项目,并不断强化刺激,从而使学生形成重复倾向,实现操作行为。典型教学过程是程序教学,即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分析,将教学内容分步骤由易到难传授给学生,并对学生反应及时反馈,其教学导向为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行为主义理论的优点为重视学生的外在行为,关注训练和评价,教学过程设计与组织容易操作,至今广泛沿用;缺点为借鉴动物实验的反应机理,只考虑外在能够观察到的行为,忽视学习内在过程,机械行为较为明显。

认知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学生主动接受刺激与积极思维,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并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重构,教学设计原则从行为模式转向心理模式,分析知识类型、学生认知结构,研究学习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整合新知识,典型教学过程是设计与学生认知经验最关联的学习项目,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与知识重构,并不断强化,其教学导向为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知主义理论的优点为重视人的主动学习,关注学生内在心理结构,重视知识抽象分析和内部信息加工,从内到外提升学习效率;缺点为对学习者的认知特征、水平的判断比较晦涩难懂,对新知识的分类研究比较艰深,影响普遍应用。

2.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基础,强调知识不是被灌输或传授的,而是在应用中产生和理解的,脱离职业情境条件下的学生只会孤立地学习知识,难以形成职业能力。教学设计的重点针对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创设有助于学习的真实情境,因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构建情境资源,包括学习资源、师资力量、学习工具等硬资源,以及相互协作、沟通交流等软资源。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其中情境是指学习的工作背景;协作是指学生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话是指沟通交流,是协作过程的重要环节;意义建构是指完成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目标[1]。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学生主动建构,能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他人的帮助,以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教学设计原则从微观的教学设计转向学习环境的设计,创造尽量真实和互动的学习情境,设计好学习活动的程序,典型教学过程是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让学生在一定项目或任务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学习过程,在整体上同步提升知识和技能,其教学导向为学生主导,教师辅助教学。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为关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重视创造真实体验的学习情境,实现知识技能整体获得,真正培养职业能力,缺点为弱化教师主导作用,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对课程的创新和控制要求更高,容易出现因自由度过大而导致偏离教学目标[2]。

(二)主流教学设计理论对高职课程教学的现实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教学能力基本按照三阶段逐步提升。第一阶段“以自我为中心”,工作目标以“教师讲完”为核心,关注自我胜任能力、对课堂的控制、学生或同行的教学评价,关注教学任务完成度,不遗漏、不犯错等;第二阶段“以课程为中心”,工作目标以“教师讲好”为核心,关注掌握优秀的教学技能,编制科学的教学内容,以高效方式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第三阶段“以学生为中心”,工作目标以“学生学好”为核心,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研究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特征、情感投入等,实施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过程[3]。前二个阶段主要體现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第三阶段主要体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更加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和职业情境,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通过为学生创设真实或虚拟工作情境,让学生体验工作过程,主动进行能力建构,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最终提升职业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双师型的实践工作经验,而且需要项目的创新设计能力及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短期内许多教师很难达到这个水平。鉴于教学水平、工作强度、实施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倾向使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加轻松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高职课程典型教学设计模式的不足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通常采用先理论后实训的模式。从宏观上讲,这种模式整体结构比较清楚,易于理解,且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理论与实训相互分开,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也可以相互独立,因而受到学校的广泛使用。微观上,理论知识自成体系,讲清楚不太容易。学科知识体系,讲究规范完整,离不开概念、作用、分类、历程等内容,其与工作过程所需的操作性知识常常相距较远。讲授具体的操作性知识,知识呈现方式也显得比较抽象,特别是涉及一些操作原理类知识更是复杂难懂,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讲学习相对困难,影响学习兴趣。后续学生开展专门实训时,与理论学习环节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回头看”,整体学习效率也会打折扣。

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主要在于知识环节与实训环节之间相互割裂、各自独成体系,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训联系不够紧密,存在职业能力培养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学生需要主动建构职业能力,依据设计的学习环境和职业活动任务,在行动中获得能力和知识。学生应该首要获得基本操作能力和对应的具体知识,以“做”为先导,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归纳提炼,教会学生“学”更抽象深奥的知识原理,“做”更高级复杂的操作训练,逐步形成更抽象的理论知识结构与更高级的操作技能水平。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最终实现“做”水平的螺旋式上升,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長规律。而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从行动中学习知识与形成能力的开展过程存在一定差距,与实施“做中学、学中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及效果。

二、现代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的体系构建

(一)现代高职教育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从课程整体设计来看,一是职业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符合未来职业活动需要;二是技能性,教学过程倾向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实践能力;三是高等性,更加注重技术特征,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基础上提高理论技术水平,符合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征;四是创新性,培养具有长远发展能力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五是素养性,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沟通合作、积极主动等品德和素质。

从课程单元设计来看,一是情境性,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贴近真实工作情境的学习情境;二是合作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沟通的社会能力;三是项目化,以项目为导向,学生通过完成整个学习项目,体验项目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评价的完整过程,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四是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学生实际操作完成典型学习任务,熟悉工作过程所需的技术技能。

(二)高职课程整体设计的体系构建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学目标,描述课程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特别加强创新创业、思政课程的教学要求;二是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和情感投入状况;三是教学内容,根据工作领域所对应的学习内容确定;四是项目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及教学内容,依据真实或仿真工作情境创设学习项目,既可以设计贯穿整门课程的综合大项目,也可以分别对应各课程单元设计小项目,项目之间采取平行式、递进式或包含式的关系;五是教学进度设计,根据课程计划学时,通常以图表的方式逻辑呈现教学时间、课程内容、学习项目、能力目标等要素,整体进度按照学时数进行安排;六是教学方法,根据项目学习要求,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综合采用讲授、演示、讨论、操作、角色、案例、岗位实践等多种方式;七是教学评价,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进行综合考核;八是课程资料,包括参考教材、教学资源库、课外拓展资源等,为实施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三)高职课程单元设计的体系构建

高职课程单元主要是解决一个单元或一次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课程单元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单元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二是课程单元的学情分析,分析当前时空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和情感投入等;三是项目与任务,根据课程整体设计时的计划项目,设计项目的具体内容与驱动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如需进一步加深或拓展知识与技能,则还可以补充其他训练项目、任务或案例等;四是知识归纳,对学习本课程单元知识有关的概念、结构、内容等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体系;五是课内外强化训练,设计更多训练任务,对学生开展反复强化训练,以便掌握熟练的知识和技能;六是课程单元教学评价,主要根据课前诊断性评价与课中形成性评价,完成课程单元的综合评价;七是教学经验与反思,反思本单元教学过程和实施结果情况,总结有关经验和教训,以期未来做出发扬或改进[4]。

(四)高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高职课程单元按照教学活动时间大体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按照教学活动规律可划分为“导”“做”“学”“练”四个环节。“导”即学生要知晓主题的背景、意义、目标等,明确学习方向,生成学习兴趣;“做”即教学做一体化,以“做”为中心,学生形成具体实践技能及相应的工作过程知识;“学”即学习系统化知识,掌握抽象规范的知识体系,形成创新学习能力,提升技术含量;“练”即强化训练,通过反复训练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整个教学过程从具体到抽象,从生手到熟手,符合职业认知规律,实现技能与技术培养相结合,最终实现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单元教学过程为例,典型教学过程见表1。通过引入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做一体化,避免了知识与技能相互割裂的问题,学生通过项目的学习,从整体上同步完成了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最大效率培养了职业能力。

三、高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应用实践

2019年,教育部开始发布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大力提升专业技能,特别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平台等前沿技术,充分培养未来从业岗位所需专业技能。以“票据的开具”课程单元为例,充分融合“智能财税”“X证书”的考核内容,实施课证融合,从而培养智能财税岗位所需的票据开具工作技能,并培养良好职业素养。

(一)“票据的开具”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内容

课程选择“财会技能”,教学单元“票据的开具”制定该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大纲。授课学时为2学时,授课对象为一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单元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与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包括K1—理解票据的含义和种类,K2—掌握发票的含义和种类,K3—掌握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电子发票的适用范围,K4—掌握发票票面元素的含义,K5—掌握发票开具的基本流程,K6—掌握发票开具的重要审核点;技能目标包括S1—会向税务机关领购不同种类的发票,S2—会在开票系统中选择、增加、删除商品类别,S3—会设置客户档案,S4—会利用开票系统开具发票;素质目标包括Q1—培养信息收集、阅读资料的能力,Q2—培养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耐心的精神,Q3—培养客户第一的观念,初步具有商业意识,Q4—培养合法经营、诚信纳税的思想品德。

本单元的学情分析主要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标准、使用教材、X证书等要求,分析当前阶段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行为特征、情感投入或需求等,从而研究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单元拟设计的项目总体方案为:假设你负责共享中心的开票工作,请为客户开具相应发票。具体工作任务为根据发生业务代理开具普票;根据发生业务代理开具专票;根据发生业务代理开具电子发票,还包括学习案例为开错发票金额导致公司发生重大损失;开错发票内容导致不能报销,被客户投诉;开具假发票偷漏税导致会计判刑。此外,开展课内课外强化训练,制定知识与技能训练题量。知识训练以与重要知识点有关的客观题、主观题为主,技能训练根据发生业务开具电子发票。学习评价以形成性考核为主,教学资源包括参考教材、学习微课、发票案例、教学课件、新闻事件、练习题等。最后进行必要的单元教学总结与反思。

(二)“票据的开具”课程单元的教学活动过程

1.“导”环节

具体划分为“导入”“告知”两个小环节。“导入”环节时间为2分钟,教学内容为课前学习背景调查、课前学习测评;为什么要学习票据的开具;正确开具发票的重要性。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指布置手机考勤,讲授导入内容;学生活动指完成自动化考勤,聆听背景激发学习兴趣,主要教学手段为PPT课件、新闻事件截图。“告知”环节时间为3分钟,教学内容为票据的类型;发票的含义、类型、适用范围(重点);正确开具普通发票、专用发票和电子发票(重难点)。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为讲授、提问,学生活动为聆听,记录、回答问题,主要教学手段为PPT课件、讲义、参考教材。

2.“做”环节

具体划分为“引入”“补充”两个小环节。“引入”环节时间为35分钟,教学内容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以北京陈鸿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陈鸿公司”)为例,具体任务为根据发生业务代理开具纸质普票;根据发生业务代理开具纸质专票;根据发生业务代理开具电子发票。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为布置学习项目,边演示操作过程边讲授过程相关知识;学生活动为阅读学习项目,观看、记录演示流程,然后进行操作模仿,主要教学手段为PPT课件、讲义、录屏录像、模拟开票系统、会计资源包、實训设备。“补充”环节时间为15分钟,教学内容为案例分析,即开错发票金额导致公司发生重大损失;开错发票内容导致不能报销,被客户投诉;开具假发票偷漏税导致被判刑。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为提出问题,展示反面案例,学生活动为小组讨论、发言、反思,主要教学手段为PPT课件、新闻案例。

3.“学”环节

指“归纳”小环节,时间为10分钟,教学内容为单元知识体系,包括票据的含义和种类;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电子发票的适用范围;发票票面元素的含义;发票开具的基本流程;发票开具的重要审核点。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为系统讲授相关知识,学生活动为聆听、记录、总结,主要教学手段为PPT课件、讲义、参考教材。

4.“练”环节

具体划分为“强化”“总结”“作业”三个小环节。“强化”环节时间为20分钟,教学内容为知识训练包括10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以及技能训练根据假设经济业务,为陈鸿公司开具专票。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为辅导、检查和分析结果,学生活动为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全部训练,主要教学手段为PPT课件、讲义、模拟开票系统、会计资源包、实训设备。“总结”环节时间为3分钟,教学内容为回顾发票的类型和适用范围;发票的开具流程;发票的审核要点。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为归纳重点、设计思维导图,学生活动为回顾、提炼重点,主要教学手段为PPT课件、讲义、参考教材。最后“作业”环节预计时间为2分钟,教学内容为布置课后作业与问题反思,同时预告下次单元内容,即外来票据整理与审核,要求预习讲义或教材内容,并课前测评。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为布置作业要求,预告未来学习要求,学生活动为聆听、记录作业要求和做好课前准备,主要教学手段为PPT课件、讲义、参考教材。

参考文献:

[1]郭官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价值取向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2]钱研.教学设计思想研究评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茶文琼.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阶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4]华文立,闻学,陈克军.高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规范研究[J].求知导刊,2015(10):25-26.

(责任编辑:刘东菊)

猜你喜欢

高职课程教学理论教学过程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慕课对于高职课程教育形态的创新与推动作用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