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动物疫病的预防及防控措施

2021-04-16周选文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养殖场养殖户疫病

周选文

甘肃省通渭县陇阳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通渭 743324

动物疫病是指发生在动物之间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不仅会危害动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一旦暴发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动物疫病防控则成为促进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1 动物疫病防控的必要性

动物疫病防控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疫病防控工作中,需要根据病源、发病特征、治疗方法等综合考虑,做好有针对性的疫病监测工作,最大程度地消除疫病传染风险。

开展疫病防控,便于及时掌握动物疫情。一直以来,疫病防控都是动物养殖的主要工作,在发现疫情时,第一时间便分析疫病种类、危害情况、病情进展等信息,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阻断疫病传染,避免出现大规模发病的状况。

开展疫病防控,可以维护动物生长规律。疫病防控中最主要的便是监测工作,这对于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养殖人员可以结合动物生长情况,结合现有的防疫手段开展免疫工作,借助先进的监测技术与设备,密切关注疫病发生情况,提前设置应急方案,及时上报,给动物建档立卡,定期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

2 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体养殖户疫病防控意识不足。上述提到,受经济利益的趋势,很多个体养殖户在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技能训练便加入到养殖行业中,对动物养殖所涉及的场址选定、卫生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等内容认识不清,甚至盲目追求养殖场的扩张,而标准化、科学化严重不足。这些都为畜牧业带来很多不利风险,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滞后。

二是兽医行业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我国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较晚,很多标准、规范与制度都是后期制定,缺乏长期实践经验的验证。各地区的动物疫病防控标准有着差异,基层检疫配套建设不足,这些外在因素直接影响到兽医行业人员的执业水平。随着动物养殖数量地不断增长,当前的从业人员数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动物量,疫病防控工作也就无法及时开展。此外,很多基层的从业者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缺乏系统化的检疫技能,对部分疫病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往往是在大面积发生传染病后才意识到。

3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疫病防治宣传

为了提高动物疫病的超前性,首要任务便是大力宣传疫病防控知识,做到人人有意识、人人负责任。政府、畜牧部门要做好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重视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1]。定期下派专业队伍进行检疫,强化个体养殖户的养殖知识与技能,提高对动物疫病防控的认识,认真做好养殖场内的消毒管理,消除疫病传染风险。基层部门要明确主体责任,统筹规划防控方案。严格按照国家动物疫病法律规定,确保防疫工作的可操作性。引导养殖户依据相关要求,积极配合下派人员的防疫工作,总结经验。通过部门人员与基层养殖户的相互配合来构建良好的疫病防控氛围,加强各责任主体的疫病防控知识,真正消除疫病传染风险。

3.2 科学选择养殖场

动物养殖场的选择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符合国家与当地政府的规定。一是要确保养殖场远离居民饮水源地、屠宰加工厂、畜牧集贸市场、动物诊所等场所。二是在设置隔离场所时应当确保与原址隔离3 000 m以上,避免疫病传播或交叉感染。三是不得设立在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机构等人口密集区域、也不得设立在公路、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建立养殖场时不能搞形象工程,违反原则,以免增加疫病传播风险。要秉承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防治结合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选址时应当注重地势高且干燥的环境,地面尽量平坦,具有1%~3%的坡度最好,以便及时排水,保持圈内干燥的环境,利于动物活动。要避免圈舍迎风,养殖场要受到充足的光照。养殖场应当具备较好的水源条件,确保动物饮水的便捷性,要便于疫病防控措施的实施。

3.3 做好源头疫病防控

为了减少外来品种潜在的病毒风险,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降低疫病传入养殖场的概率。养殖场每年都要对动物进行健康状况检测,检测间隔最好半年一次。对于隐性带病毒的动物,应当及时淘汰,做好无公害化处理,防止疫病的大量传播,影响其它动物的安全性[2]。源头防控是养殖健康动物群体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养殖出壮硕的幼崽。针对引种养殖场,应当严格按照畜牧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检疫。引入动物品种应当隔离饲养,至少观察一个月,然后开始进行标准疫苗免疫工作,免疫内容主要有猪瘟、口蹄疫病、蓝耳病等常发疫病。免疫10 d后才能正式引入圈舍饲养。为了确保引入品种的安全性,最好在经过实验室检验确认后再混入健康群体,以免形成交叉感染。当前部分养殖场在引种时只进行隔离观察,不落实实验室检测工作,甚至还有不进行隔离、不免疫、不检测就直接引入养殖场的,极易造成大规模的疫病传染。很多动物体内都携带着各种病毒,在真正暴发之前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如果不做好入场前的检疫工作,就很可能给后期的防疫工作带来困扰。

3.4 注重饲养管理

要落实饲养管理的相关措施,针对大规模养殖场,必须实施“全进全出”机制,进场前必须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理,控制交叉感染的风险。夏季做好防暑降温,秋天做好防风,冬天做好保温。饲养密度应当合理,注意舍内通风,确保空气清新,减少外界气候剧烈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各阶段的动物都应当确保营养供给营养充足,清洁的饮用水。动物每年都要进行驱虫,特别注意养殖场内的灭蝇灭蚊工作。对饲养场周边也要加强消毒,防止鼠类、昆虫等媒介传入疫病。

猜你喜欢

养殖场养殖户疫病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