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球虫病的诊治防范措施

2021-04-16李友刚杨志明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盲肠球虫病肠壁

李友刚,杨志明

吉林省公主岭市桑树台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公主岭 136100

球虫病的出现会对雏鸡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它主要是在鸡的身体内寄生。通常情况下,鸡球虫病主要是对3月龄内的雏鸡产生影响,而处于4~6周的雏鸡患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这种疾病具有鲜明的季节特点,夏季雨水多出现的概率比较高,这段时间气温高、湿度大,会对雏鸡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再加上鸡舍的环境差,采取了不合理的饲养方式,这些都造成了疾病大范围的传播。如果地址选择的不合理,安置在低洼区域,就很容易出现球虫病大规模的繁衍,进而会对鸡群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成年鸡患病之后,在短时间里不会出现相应的病症,存在有隐性带虫的情况,进而成为鸡群重要的传染源。健康的鸡在接触到被球虫污染过的饲料、水源或者是用具,都有可能感染这种疾病。

1 流行特点和致病原因

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段鸡都有可能会感染上这种疾病,其中雏鸡出现的可能性比较高。健康鸡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引发的,其在吃了球虫孢子化卵囊之后,孢子会直接影响到肠壁的上皮细胞,进而造成疾病的出现。主要传染源是带虫鸡和患病鸡。球虫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包括不合理的饲养方式、不健康的卫生环境、较差的空气质量以及鸡群数量等。

2 诊断方法

一旦鸡感染上了球虫病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球虫所有的生活都是直接在鸡的肠细胞中实现的。一般情况下,感染上这种病症之后的第4天,有着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贫血和便血的情况,然后会出现肢体麻痹类的神经系统症状。所有的病理变化都是在肠道中,包括盲肠和小肠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肠壁增厚,肠黏膜出现肿胀和出血。

2.1 临床诊断

首先,1月龄左右的鸡易患盲肠球虫,而2月龄左右的鸡易患小肠球虫。如果患盲肠球虫,会引发出血性肠炎,病鸡出现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的状况,同时病鸡逐渐消瘦,可能在 3~5 d内死亡。再次,如果患小肠球虫,在小肠的中段部位会出现出血性肠炎,病鸡出现精神不振的状况,因营养不良而导致生长缓慢。最后,慢性球虫病主要发生在1~3日龄的雏鸡身上,还会出现贫血和间歇性下痢的问题,患病时间比较长。

2.2 解剖学诊断

首先,如果病鸡患盲肠球虫病,表现为盲肠肿大,伴有盲肠壁增厚的问题,有许多的血斑和坏死点。其次,如果病鸡患小肠球虫病,在小肠黏膜处有大量出血点,同时小肠壁增厚,失去原有的弹性。最后,如果病鸡患慢性球虫病,主要表现为肠道苍白,同时伴有肠壁增厚。

2.3 实验室诊断

首先,显微镜检查。取少量的病鸡黏膜在载玻片上,加入生理盐水稀释,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卵囊,在盲肠部位会有大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其次,病理组织学。采取病理组织学的常规方法对球虫感染组织做常规检查,能够有比较好的效果。此外,一些特殊的技术也能用于鉴定特征的虫体形态。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在日常的鸡养殖管理中,应该重视消毒和通风工作,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粪便的清理,定期消毒养殖场,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干净卫生。此外,使用球杀灵和一定浓度的农乐溶液对养殖场和运动场进行消毒,能够起到消灭球虫卵囊的作用。或者在鸡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硒,能够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对病鸡的恢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3.2 药物预防

首先,常用的药物。现阶段,通过药物防治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抗球虫作用的药物有100多种,多为抗生素类的药物,主要为聚醚类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其次,药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在采用药物防治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鸡球虫耐药性的问题,在鸡群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在增加防治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防治的效果。最后,使用抗球虫药应该注意的问题,坚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和及早用药的原则,采取科学的药物预防措施,注意观察鸡群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有球虫病的预兆,及时用药,会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研发出最新的耐药性比较强的药物,同时进行推广。在鸡球虫病防治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用药措施,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3.3 综合防治

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作为养殖者需要做好饲料的管理工作,为鸡群的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鸡舍要做好通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购通风设备,及时的将舍内的湿气排出。同时,养殖者要定期的清理鸡舍的粪便和污染物等,每天都要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主要是用过氧乙酸溶液对鸡群进行消毒,鸡球虫病流行时期,可以在鸡群的饲料中适当的添加维生素,提升鸡群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定期对鸡群进行接种,3~5日龄的鸡接种球虫疫苗效果最佳,需要注意的是接种前和接种后,要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及消毒剂。

4 结语

鸡球虫病的出现对养鸡业的健康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化学药物的方式较为便捷,而且比较适合大范围的推广,但是如果使用的频率较高,球虫很容易产生免疫,最终体内会有药物残留,对人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的疫苗优势也将展现出来,要科学合理的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减少防治成本的投入,提升养殖户的整体收益。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需要从环境、免疫以及药物等层面分析,综合使用各类防治措施,尽可能的减少球虫病的发病率,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盲肠球虫病肠壁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