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1-04-16胡家耀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耳病猪群猪舍

胡家耀

安徽省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安徽宿州 235200

1 猪蓝耳病的特点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性疾病[1]。该病的病原在碱性环境或室温的条件下耐受性较差。猪蓝耳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传播途径是通过带毒猪、精液和污染物等。吸血昆虫在传播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猪蓝耳病还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只要猪群中出现一头患病猪,整个猪群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大规模的流行。有研究表明:猪蓝耳病不仅在患病猪身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繁殖障碍等情况,而且患病猪中的1/2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2]。

2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怀孕母猪在感染猪蓝耳病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厌食、嗜睡、流产、产木乃伊胎和死胎、产弱胎等,甚至发情推迟;公猪在感染猪蓝耳病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食欲和饮欲降低、嗜睡、精液的质量和数量下降、精子的活力降低,严重的公猪还会出现不育等。仔猪在感染猪蓝耳病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流鼻涕、食欲和饮欲降低、伴有腹泻和呕吐,严重的四肢僵硬、共济失调,并伴有关节炎症,病死率高达55%。肥育猪在感染猪蓝耳病后,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在发病的初期会伴随着厌食,进而导致发育缓慢。此外,少数的患病猪在发病数日后,猪耳尖、外阴部、四肢和腹部等部的皮肤会出现发绀。

3 猪蓝耳病的诊断方法

临床兽医可根据猪蓝耳病的特点和临诊症状对患病猪进行初步的诊断,可借助病原检测、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等实验室诊断技术对患病猪进行确诊。PRRSV的分离可选取患病猪、死胎或木乃伊胎等的肺、脾和血清等作为检验材料,其中弱胎猪的检出率最高。PRRSV的鉴定可采用单克隆抗体、RT-PCR技术和电镜技术等。血清学诊断技术主要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间接ELISA和血清中和试验(SN)。此外,在鉴别诊断猪蓝耳病时,还应注意与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和猪瘟等其它猪繁殖与呼吸障碍性疾病进行有效的区分。

4 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户可通过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来降低猪蓝耳病的发生。饲养管理工作可从以下方面进行:①科学、合理的向饲料中添加猪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以此保障猪的营养需求,提升猪群的抗病能力;②加强养殖场内水源和饲料存储仓库的管理工作,以此保障猪群的饮水和饲料安全;③养殖户每日均应对猪舍进行清扫,且清扫过程中应注意清洁程度和清水冲刷后猪舍湿度的变化;④养殖户应定期对猪舍开展消毒工作。在猪舍消毒剂的选择上,养殖户应根据猪蓝耳病病原特征和消毒剂对猪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情况进行选择;⑤做好猪舍的通风和保暖工作。养殖户应根据天气和环境来开展猪舍的通风和保暖工作,进而保证猪群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的生长环境中生长。

4.2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规划

养殖户在猪蓝耳病的防控中,应根据当地政府的免疫要求、养殖场所在地区近年来猪蓝耳病流行情况,并结合养殖场的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规划,这样可有效的降低猪蓝耳病的发生概率。

4.3 构建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

养殖场应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通过每日对猪的体表温度、皮肤黏膜颜色、食欲和饮欲、猪舍环境的温湿度、疫苗接种后抗体变化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制定出适合养殖场自身猪蓝耳病发病情况的监测体系,并根据制定的监测体系对养殖场猪群猪蓝耳病发生概率的整体情况进行预判分析[3]。

4.4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有效防止猪蓝耳病的进一步传播。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够促进细胞介质的不断生成,提高猪对病毒抵抗力和免疫能力。因此,向抗生素中添加黄芪多糖可对猪蓝耳病进行有效的治疗[4]。

5 结语

针对当前我国的动物防疫情况,养殖户当前应提高对猪蓝耳病的认识,是养殖户在进行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养殖户还应加强对猪蓝耳病的学习和认识,提高养殖场自身对猪蓝耳病的了解和处理能力,并积极地做好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以保证养殖经济效益免受损失的同时,还能促进我国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耳病猪群猪舍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蓝耳病的防控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