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饵料种类对青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2021-04-16徐梦谦邬伊田王秀娟吴玉波方怀义张艳秋

饲料工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青蟹杂鱼雌雄

■徐梦谦 邬伊田 张 丽 王秀娟 吴玉波 方怀义 张艳秋

(1.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535011;2.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台州318002;3.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钦州535011)

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短尾亚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广西等省份,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的海洋经济蟹类之一[1]。青蟹因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已成为台州三门地区主要的养殖蟹类。在青蟹传统养殖过程中,主要投喂低值贝类、海水捕捞的鲜杂鱼及冰鲜鱼等饵料,饵料利用效率低,养殖成本高,水体污染严重[2]。随着我国渔业转型升级的推进,青蟹配合饲料逐渐开始推广和应用,但配合饲料对青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仍有待分析。

评价青蟹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包括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青蟹的营养价值和风味[3]。近年来,相关学者已对不同环境下锯缘青蟹[4]、三疣梭子蟹[5-6]和中华绒螯蟹[7-9]等甲壳类养殖动物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但以不同饵料饲喂青蟹后其营养品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青蟹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探讨投喂配合饲料和鲜杂鱼对青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旨在为青蟹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三门县六横线青蟹海水养殖池塘内,采用配合饲料(粗蛋白42%、粗脂肪9%、灰分15%、磷1.9%)和鲜杂鱼饵料(粗蛋白19.1%、粗脂肪14.3%、灰分4.8%、磷0.7%)分别投喂青蟹8 个月,每种饵料3 个重复池塘。每天早晚两次(8:00 和16:00)饱食投喂。饲养结束后,随机采集池塘内雌雄青蟹各10只,群体称重。

1.2 仪器

Agilent1100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HH-2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市金坛区环宇科学仪器厂)、HGC-12A 氮吹仪(天津恒奥公司)、Agilent7890-597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Agilent7890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等。

1.3 方法

1.3.1 形态学参数的测定

青蟹洗净、擦干、称重,测量壳长和壳宽后,将其放入样品袋保存于-20 ℃的超低温冰箱中,作为终末体成分分析的样品。

1.3.2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青蟹样品化冻后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蒸煮(120 ℃)20 min,然后置于烘箱内75 ℃下烘干。根据AOAC[10]方法分析青蟹样品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采用钒钼酸铵法测定磷含量。

1.3.3 氨基酸的测定

称取20~50 mg 均匀样品于密封瓶中,加入5 mL 6 mol/L HCl(含1%苯酚),充氮气1 min,封瓶,110 ℃水解24 h。取出冷却,定容至5 mL,取1 mL 95 ℃下氮气吹挥干,准确加入1 mL 0.01 mol/L HCl 溶解,过膜测定。采用安捷伦公司自动在线衍生化方法,一级氨基酸与邻苯二甲醛(OPA)、二级氨基酸与芴甲氧羰酰氯(FMOC)衍生后过柱检测。

沙沟泥石流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金狮村四社,柏枝溪左岸,属季节性流水冲沟。沙沟为老泥石流沟,该泥石流曾于19世纪的60年代和80年代及近期2016年暴发过三次泥石流,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三次泥石流均为暴雨洪水诱发,主沟泥石流性质为稀性泥石流。沙沟泥石流全貌见图1。

1.3.4 脂肪的提取与甲酯化

称取100 mg 脂质加入2 mL 14%三氟化硼-甲醇,60 ℃水浴30 min 进行甲酯化,冷却至室温,加入1 mL 蒸馏水和2 mL 正己烷振荡,静置分层完全后吸取上层有机层,N2吹挥干溶剂后用1 mL正己烷溶解,样品上GC/MS分析。

1.3.5 脂肪酸的GC/MS分析

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P-5MS(60 m×0.2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为280 ℃;进样量1.0 μL,分流比20∶1;载气为氦气;恒线速度流速1.5 mL/min;升温程序如下:初始柱温120 ℃,保持1 min,然后以6 ℃/min速率升到170 ℃,保持0 min,再以2.5 ℃/min速率升到215 ℃,保持12 min,以4 ℃/min 速率升到230 ℃,保持10 min,最后以10 ℃/min 速率升到280 ℃,保持15 min。质谱条件包括离子源温度200 ℃、四级杆150 ℃、连接线温度260 ℃、电子轰击能量70 eV、质量扫描范围m/z40~550、溶剂切除时间为4.4 min。

1.3.6 脂肪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利用计算机NIST 11 谱库数据库检索、参考脂肪酸标准谱图和各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定性出所有的脂肪酸。将脂肪酸甲酯封面乘以相应校正系数f,再按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求得各脂肪酸百分含量。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方法检验饵料种类和性别对青蟹生长、形态学参数、体成分组成(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磷)、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比较各组青蟹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上述参数(one-way ANOVA),差异有显著性的变量再进行多重比较(Duncan's test检验)。取P<0.05为差异显著性水平。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饵料种类对青蟹生长和形态学参数的比较(见表1)

由表1 可知,饵料种类显著影响青蟹的体增重(two-way ANOVA,P<0.05)。投喂鲜杂鱼组青蟹的体增重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one-way ANOVA,P<0.05)。雌雄性别和饵料种类不会对体长比和体宽比产生显著影响(one-way ANOVA,P>0.05)。

2.2 饵料种类对青蟹蟹体组成的比较(见表2)

由表2 可知,饵料种类、雌雄性别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不会显著影响青蟹蟹体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磷含量(two-way ANOVA,P>0.05),但饵料种类显著影响青蟹蟹体的灰分含量(two-way ANOVA,P<0.05)。投喂鲜杂鱼组雄性蟹体的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组雄性蟹体的灰分含量(Duncan's test,P<0.05)。投喂配合饲料组雄性蟹体的磷含量显著高于投喂鲜杂鱼组雄性蟹体的磷含量(Duncan's test,P<0.05)。

表1 饵料种类对青蟹生长和形态学参数的比较

表2 饵料种类对青蟹蟹体组成的比较(%)

2.3 饵料种类对青蟹氨基酸组成的比较(见表3)

由表3可知,蟹体的Leu含量显著受青蟹雌雄性别的影响(two-way ANOVA,P<0.05),而蟹体的Tyr和Ser含量则显著受饵料种类的影响(two-way ANOVA,P<0.05)。必需氨基酸方面,饵料种类和雌雄性别不会对青蟹蟹体的Lys、Thr、Met、Ile、Leu、His、Phe、Arg和Val产生显著差异(one-way ANOVA,P>0.05)。非必需氨基酸方面,饵料种类和雌雄性别不会对青蟹蟹体的Ala、Cys、Glu、Gly、Pro和Asp产生显著影响(one-way ANO⁃VA,P>0.05),而投喂鲜杂鱼组的雄性蟹体Tyr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组(Duncan's test,P<0.05),投喂鲜杂鱼组的雄性蟹体Ser 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组雄性蟹体(Duncan's test,P<0.05)。总体来说,不同饵料类型和雌雄性别之间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差异(one-way ANOVA,P>0.05)。

2.4 脂肪酸组成的比较(见表4)

饵料种类显著影响青蟹蟹体的C14∶0、C16∶1(n-7)、C18∶4(n-3)、C18∶2(n-6)、C18∶1(n-9)、C18∶0、C20∶4(n-6)、C20∶5(n-3)、C20∶3(n-6)、C20∶2(n-6)、C22∶5(n-6)、C22∶4(n-6)、C22:5(n-3)、脂肪酸总量、PUFA(n-3)和PUFA(n-6)含量(two-way ANOVA,P<0.05)。投喂鲜杂鱼组的C16∶1(n-7)、C20∶5(n-3)、C22∶5(n-6)和C22∶5(n-3)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组(Duncan's test,P<0.05),而其C18∶2(n-6)、C20∶4(n-6)、C20∶3(n-6)、C20∶2(n-6)和C22∶4(n-6)则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Duncan's test,P<0.05)。总体而言,饵料种类和雌雄性别不会显著影响蟹体饱和脂肪酸总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one-way ANOVA,P>0.05),但投喂鲜杂鱼组雌蟹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雌蟹(Duncan's test,P<0.05),且饵料种类显著影响PUFA(n-3)和PUFA(n-6)组成,投喂鲜杂鱼组青蟹蟹体的PUFA(n-3)含量显著低于投喂配合饲料组,而其PUFA(n-6)含量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Duncan's test,P<0.05)。

3 讨论

3.1 不同饵料类型对青蟹生长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鲜杂鱼和配合饲料两种饵料投喂青蟹,试验结束后发现投喂鲜杂鱼组青蟹的体增重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表明投喂鲜杂鱼饵料的饲养效果较好,更有利于青蟹的快速生长。然而,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匮乏,海水增养殖过程中配合饲料必将逐渐取代冰鲜鱼饵料。因此,在青蟹池塘养殖过程中,还需进一步优化配合饲料的营养结构和组成,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效率以便更好地满足青蟹快速生长的需要。

表3 饵料种类对青蟹氨基酸组成的比较

3.2 不同饵料类型对青蟹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研究发现,养殖水域环境、饵料种类、生长阶段等因素显著影响养殖动物的营养成分[11]。高露娇等[12]以不同饵料饲喂褐牙鲆后,发现摄食杂鱼组褐牙鲆鱼体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摄食人工饲料组。李旭光等[13]采用冰冻鱼为主的动物性饵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后将导致蟹体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然而,投喂冰鲜鱼和人工饲料组后大黄鱼背部、腹部肌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14]。杨志刚等[15]以配合饲料替代杂鱼饲喂中华绒螯蟹后,其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与本研究中的结果相一致,投喂不同饵料也不会对雌雄青蟹蟹体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产生影响。此外,投喂配合饲料组雄性青蟹的灰分和磷含量显著高于投喂鲜杂鱼组。其原因可能是配合饲料中所含较高的灰分(15%)和磷(1.9%)含量所致。

3.3 不同饵料类型对青蟹氨基酸的影响

人体对食物蛋白质的需求,其本质是对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需求[16]。氨基酸分为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快速生长的需要,需要从食物中额外获得[17]。可见,青蟹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组成比例是决定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中,青蟹摄食配合饲料和鲜杂鱼后,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一致,且雌雄青蟹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饵料种类不会影响雌雄青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投喂鲜杂鱼饵料或配合饲料均可获得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蟹类。研究发现,呈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蟹蛋白质口感的鲜美程度。本试验中,青蟹蟹体的呈味氨基酸(精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和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投喂鲜杂鱼饵料和配合饲料不会影响青蟹的鲜美程度。Glu构成了青蟹蟹体主要鲜味感来源[18],其含量高达18.77~27.57 mg/g,这与野生青蟹所含25.5 mg/g谷氨酸含量相似[19],表明养殖方式的不同不会造成青蟹鲜美程度的降低。

3.4 不同饵料类型对青蟹脂肪酸的影响

机体脂肪酸的种类、数量及组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养殖动物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理化调节反应[20]。黄苏红等[21]指出脂肪酸组成对养殖蟹类的营养价值、风味、品质等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投喂鲜杂鱼组雌蟹的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雌蟹,表明饵料种类显著影响雌青蟹蟹体的脂肪酸含量。此外,与投喂配合饲料组相比,投喂鲜杂鱼组雌雄青蟹蟹体的PUFA(n-3)显著降低,而其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PUFA(n-6)显著升高,表明饵料种类会显著影响青蟹PUFA 的组成和比例。PUFA不能通过自身的脂类代谢途径所合成,必须通过食物途径摄取[22-23]。由此可见,饵料来源的不同是引起雌雄青蟹的脂肪酸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相较于配合饲料,投喂冰鲜鱼饵料饲养青蟹的效果较好。饵料种类不会对青蟹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产生影响,但会显著影响蟹体脂肪酸总量及PUFA(n-3)和PUFA(n-6)的组成和比例。只有根据青蟹的营养需求,合理优化配合饲料配方以满足青蟹快速生长的需要,才能为配合饲料全面取代鲜杂鱼养殖青蟹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青蟹杂鱼雌雄
太行鸡雌雄鉴别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情系野生小杂鱼
免雌雄鉴别的省力高效蚕种生产新技术
两只螃蟹
钓到餐桌上的快乐
膨化配合饲料和天然饵料对拟穴青蟹育肥的影响
清除 蟹池中野杂鱼的方法
不入谱的烧杂鱼
雌雄时代
雌雄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