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遗产景观中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再生

2021-04-15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杜伊斯堡场所遗产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200

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更新,很多传统工业没落,随之遗留下来许多废弃工业用地。这些工业用地上存在历史、人文、科学、艺术价值,进而成为工业遗产。废弃用地的改造、工业遗产景观的设计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国内工业废弃用地改造起步晚,并且多数采取“不保留重新建”的措施,使工业遗产用地失去了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而变得千篇一律。因此,文章希望通过研究国外先驱案例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借鉴学习国外成熟的设计思想和手法,并研究国内优秀案例岐江公园,探讨如何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来丰富和发扬“场所精神”,最后比较案例异同,总结设计策略,以期今后能通过设计为工业遗产赋予新的生命。

1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1.1 背景概况

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的北杜伊斯堡公园是在原蒂森公司的梅德里希钢铁厂的基础上建成的,在其关闭后,政府选择保留它并计划将其改造为公园。最终,德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中标,他认为这些历经岁月后遗存下来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比人造景观更有魅力,具有极高审美、文化、历史价值。他秉持这种理念对梅德里希钢铁厂进行改造,最终于1991年形成这个具有独特场所精神、可供群众休闲娱乐的大型后工业景观公园。

1.2 场所精神的延续

(1)宏观。①保留整体布局。在全面分析场地内的点线面要素后,彼得拉茨尽可能不过多干涉原整体布局,全面保留原场地布局的骨架结构,保留原功能分区、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只着重处理一些重要地段,对局部进行调整和补充。②博物馆式公园。彼得拉茨将钢铁厂布局和节点要素全面保留,这些工业遗产既具有宝贵的历文化价值,又是历史长河中见证国家工业成长的里程碑,具有极高的科普教育意义,因此他将梅德利里钢铁厂改造成一座“博物馆式”公园,让人们在与场所的互动中了解历史,了解场所精神,正是有了人的参与,场所精神才更加完整。③流线体现场所精神。在设计建筑内流线时,使其与建筑外流线相通,人们可以进入厂房内,看到遗留下来的机器和生产线,穿越历史的界限去了解当时的工业文明,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特有的场所精神。

(2)微观。①对旧建筑物再利用。保留大部分建筑物的整体骨架,只改造其内部功能和局部外观,以更好地服务人群。例如,将原来的中心动力站改造为可以举办国际性会议、展览等大型活动的多功能大厅;将鼓风机房综合体改造为可举办司庆典等活动的场所等。②保留或改造部分工业设施。保留大部分工业设施,保留其外观,体现场所精神,改造其内部功能,以适应时代变化和人们的活动需求,让人们参与到空间中来。例如,保留煤气储罐,将其内部改造为人工潜水中心。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旧建筑物再利用见图1。③对工业废料再利用。将原场地遗留下来的工业废料改造为景观节点,体现着工业精神,例如,彼得拉茨设计将49块铁板整齐排列,尊重自然过程,当雨水在铁板上流过,隐喻钢铁加工制造过程;考珀活动场地是在地面上铺设废弃熔渣然后栽植桦树成为树阵广场等。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设施和废料再利用见图2。

图1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旧建筑物再利用

图2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工业设施和废料再利用

1.3 场所精神的再生

(1)宏观。①场地功能价值更新。改变服务于工业的性质,将其转变为符合时代价值需要的供人休闲娱乐的生态公园。②重新梳理景观层次。由于原场地为钢铁厂,保留下来作为景观节点的建筑物和设施过于细碎,因此彼得拉茨重新梳理园内景观层次,整合为净化河道、设有亲水平台的水公园,具有独特视野、联结工业设施景点的铁路公园,具有大量公共活动空间的公共使用区和联结零散道路成为完整交通系统的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改造。扭转排放废弃产生污染的工业形象,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园,彼得拉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例如利用风塔产生风能打造水的循环系统,以灌溉植物和净化水的质量等。

(2)微观。将原来的料仓改造为具有攀岩、儿童活动功能的活动场所;将原来堆放废渣的场地栽植桦树,改造为林荫广场,供人休憩;重新喷绘个别墙面,利用对比手法凸显旧墙面的工业感,更加体现场所精神。

2 岐江公园

2.1 背景概况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岐江公园是在原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后工业景观公园。粤中造船厂是那个热血工业时代的缩影,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城市记忆。最终由俞孔坚设计的岐江公园充分体现了中山地域文化韵味,是历史和现代的编织,继续向现代社会诉说往日的故事。

2.2 场所精神的延续

(1)宏观。保留自然景观要素。厂址基本保持不动,尊重原场地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保留原场地内部分自然水体和驳岸的形式,保留大量古树和乡土植物,并对江边十多株榕树特殊保护。岐江公园旧建筑物再利用见图3。

图3 岐江公园旧建筑物再利用

(2)微观。①旧建筑物地再利用。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并在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例如,保留标志性建筑船坞,去除表皮留下结构,一座改造为钢结构架在水上,另一座改造为水泥结构架在陆上供人近距离触摸感受,两座船坞保留材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为人们展示多样的“场所精神”;保留场地内铁轨,保留其轨道和枕木,并铺设白色卵石填充缝隙,让人们在历史的轨迹上行走,体验沧桑变化。②保留或改造部分旧产业设施。保留和改造部分工业设施留做场地内景观小品。例如,直接保留龙门塔吊;保留两座水塔,一座使用减法裸露其骨架,另一座使用加法为其加上玻璃罩子和灯光,一座向人们展示着工业之美,另一座有了新的功能成为新时代引航的灯塔。岐江公园旧设施再利用见图4。③文化展馆。将原场地内东部船坞改造为中山美术馆,不断向游客展示场地文脉,也体现着场所精神。④保留标语。将那个工业时代的标语保留下来,标语以最直接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着场所精神。

图4 岐江公园旧设施再利用

2.3 场所精神的再生

(1)宏观。①“工业风”路网设计。俞孔坚并没有采取传统岭南园林的曲折的路网,而是结合场地气质和场所精神设计了笔直的路网形式,直线形道路贯穿并分割整个场地,更加符合工业原始、质朴、直白、简洁的工业风格,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保留和延续了场所精神,更是发扬和补充了场所精神,将新时代的场所精神传递给游览者。②生态再生。园内水面涨幅明显,水位变化大,可用栈桥式亲水性的生态护岸取代脏乱差水岸环境,采用梯田式种植台、临水栈桥、水际植物群落的方法解决问题。尽可能使用当地材料,大量使用乡土植物和乡土材料,既保护了乡土植物,又降低了后期管理成本。③精神再生。除了工业遗产传递出的场所精神,也对中国工业时代、社会主义工业运动时代留下来的集体主义、红色革命精神用景观的手法进行了诠释,这样的场所精神的再生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2)微观。场地内增加了一些景观节点。例如,最具特色的是在道路中间放置的红色盒子,一角正对着入口,两条笔直的道路斜穿过盒子,盒子内部有一汪清水,水面映出红色的倒影,盒子仿佛封印了当年的故事,红色也是革命的颜色,每位来此的游客无论男女老少在穿越它时总能有所感悟,唤醒岁月的回味,用如此简单的设计表现手法,却使场地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岐江公园活动场地再生见图5。

图5 岐江公园活动场地再生

3 归纳设计策略

3.1 两个案例的异同点

(1)相似之处。①保留场地整体布局和大部分原有要素。②合理保留和再利用。保留场地内大部分建筑物、构筑物、工业设施,并进行局部改造成为新公园内景观节点,或者改变建筑物、构筑物内部功能以适应时代需求。③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改造。④建设新活动场地,丰富场所精神。⑤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场地内不管是保留的、改造的还是创造的,都尽可能考虑人的参与,而不是只能远观不可亵玩。

(2)不同之处。①原场地要素保留程度不同。北杜伊斯堡公园是大部分保留,岐江公园是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②设计重点不同。北杜伊斯堡公园的设计重点是保留和再利用,岐江公园的重点是再生。国内对待工业遗产的态度不同于国外,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改变过程,因此现阶段工业遗产全保留是不合理的。所以保留一部分,重点是再生,对场地文脉再创造,才能更好地将场所精神传递给中国的使用者们。

3.2 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再生设计策略

(1)借鉴学习国外案例。我国在工业遗产景观设计方面起步晚,应该多借鉴学习国外经典案例,全面理解场所精神,拒绝裹足不前,将所有工业用地改造得千篇一律。

(2)考虑国情,重视地域特征。由于国内对于工业遗留用地的态度不同于国外,很多人很难将其当作文物和遗产来看待,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科普教育工作以改变观念。因此,现阶段设计应综合考虑国情,学习国外设计手法并进行内化,结合不同场地地域特征,设计出能让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易接受易使用的作品。

(3)符合时代价值。工业遗产要适当加入符合时代价值的功能,满足使用者需求,使用者才能更好地体验场所精神。

(4)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改变原场地被污染环境,以自然过程为设计依据,把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融入设计,让“场所精神”长久地流传下去。

(5)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设计要尽可能听取群众的意见,设计时要不断考虑使用者需求,当人与场所产生互动,场所精神才能发挥价值。

4 结束语

通过对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案例分析,发现可供我国学习借鉴之处很多,我国应深入挖掘场所具有的精神,最大程度上保留和延续场所精神,并结合时代发展后人们的需求进行改造,让场所精神再生。同时,也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原场地进行生态改造。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让场所精神在与人的互动中发挥更大价值。岐江公园更加考虑国情和地域特征,它的成功给国内城市更新、工业遗产改造提供了借鉴。场所精神的延续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而是代表着对过去价值的认同,场所精神的更新代表着对当代价值的认同,尊重历史尊重文脉,让场所精神在现代以新的形式继续发光发热。

猜你喜欢

杜伊斯堡场所遗产
遗产怎么分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千万遗产
恋爱场所的变化
Из Синьцзяна отправился первый грузовой состав по маршруту Урумчи-Дуйсбург
遗产之谜
遗产